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捣衣”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李白诗《子夜吴双·秋凤》中的名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写到捣衣或捣练,以及用于捣衣的杉和杆,特别是写到砧上搞农声的名篇佳作,为数不算少。这类名篇佳作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化之情的,是描写妇女罹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情。除了李白的《子夜吴敬·秋歌》之外,比较著名的如北宋温子升的《捣衣诗》、唐代杜甫的五律《捣衣》、北来贺铸依词牌本义写的《古捣练子》组词《现有五首》等,都是描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丈夫捣衣时所引起的思念之情的作品。虽然,涉及搞衣的诗词,未必都涉及征成之事,但…  相似文献   

2.
这是有“北地三才”之称的北朝诗人温子异著名的《捣衣》诗,也是古诗中写捣衣比较纯粹、典型的作品。它的凄婉华艳、缠绵感伤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对后世以捣衣为题材的诗作构成了巨大影响。在汉魏六朝至唐代诗歌里,关于“捣衣”的描写和记载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3.
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之三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① 对于诗中的"捣衣",众说纷纭,笔者拟对这一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化价值又有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捣衣,捣衣     
读到一本画册,画的都是唐人诗意。书中选了李白的《子夜吴歌》之三,这也是许多选本都选了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写得极为动人,与诗相配的画,也很幽雅,是几个女子在池塘边用棒槌敲洗衣裳。塘边有竹林,...  相似文献   

6.
李晖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2 0 0 0年第 2期撰文指出 ,“捣衣”不是洗衣 ,不是缝衣 ,也不能说是捶衣。它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 ,设此道“工序”的目的 ,是使衣料变软 ,便于缝制。“捣衣”风俗的源头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捣衣”诗赋 ,六朝时期已初盛于文坛。“捣衣”诗的兴盛 ,是在唐帝国的中晚期 ,与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 ,征夫越多 ,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就越普遍 ,出现李白在《子夜吴歌 (之三 )》中描写的“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的典型情景 ,战争不息 ,“砧鸣”不歇。“捣衣” ,…  相似文献   

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家喻户晓,传诵千古的《静夜思》,曾经惹动多少游子的思乡恋情,曾经让人在如霜的月色中兴起多少对团圆的渴望与思乡的缱绻。而他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歌》)又牵动多少征人思妇的离情别绪,在月夜捣衣声中传递出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翻开唐诗,类似李白这样腊月抒写乡恋别情的咏叹,不绝于缕,绵延成一道月夜迷蒙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文老,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以数字入诗多不多呢?以数字入诗的诗歌是很多的,就说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吧,他的诗歌里用数字的诗句俯拾即是。你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还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看光是李白的诗就有很多用数字表达的。文老,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那么李白到没到过武夷山呢?  相似文献   

9.
“捣衣”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美丽意象。它是古代对丝绸进行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序,此工序的存在是由丝绸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丝绸文化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唐人“捣衣”的目的、唐代中何以有“万户捣衣”的场面及这一文学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兴衰流变进行释疑。非物质文化中文化意象的传承及转换是文学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在文学研究时,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出发,追本溯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一些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春江花月夜》里“捣衣”一词未能给出具体解释,本文作者就此对“捣衣”的解释给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捣衣”进行进一步思考,追溯其风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诗赋源于西汉时班婕妤的《捣素赋》,此后在文学的发展流变中“捣衣”意象产生了由艳丽到切近现实人生的变化,并对后世的思妇诗和思乡诗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凄美的秋月“捣衣”,给我们带来了永恒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继彦 《华章》2011,(7):50-50
有一道考题,要求写出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作者,考生写“唐李白”,却不得分,因为标准答案是“李白”。难道此诗并非唐代李白所作,而是异代同姓同名的人所写?当然不是。莫非历史上有个姓唐名李白的人,那个答案误指了此公?似乎也不是。何以不给分?因为不是标准答案。我疑心这试题是由电脑改卷,它只认标准答案。电脑也有不如人脑之处,此其一也。  相似文献   

12.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用杜甫《秋行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篇,编者对诗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中"急暮砧"作了如下注释: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每每授课于此,心中不清不楚,甚至有照本宣科之嫌,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甚了解。师惶惶然,生默默焉,不了了之。其实,"捣衣""砧声"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尤为突出。如,王勃《秋夜长》"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岑参《杨固店》"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等等。这两个意象几乎已成为游子思妇言写离情别意的专属品,所以,全面、正确、深入的诠释此类诗歌之内涵,绕不开"捣衣"砧声"两意象,这不是夸张。而这两个意象其实也如一纸两面,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3.
刘忠 《语文知识》2014,(5):59-60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闺怨诗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是金戈铁马背后的小窗幽鸣,总是在不经意间拨动游子的心弦。明月夜,秋风起,思妇良人两地望,一片愁茫茫。对于游子而言,远游戍边开启了追逐功名、实现梦想的人生模式。他们或自觉或被动地享受这一过程。而在他们背后却站立着一批女人,夜来幽梦,捣衣声寒,把酒黄昏,独上高楼。她们不免嘤嘤凄凄,发出“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  相似文献   

14.
《诗·唐风·绸缎》三章句式相类,首章言“见此良人”,二章言“见此邂逅”,本章言“见此集者”。小序以此诗为“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姑无论小序之说确否,而此诗言婚姻,或言性爱,则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以“良人”为丈夫,但《诗经》之“良人”未必不是女子;《国语·周语》有“三女为第”之说,则‘“集者”指女子无疑。“‘邂逅”,毛传云:“‘解说(悦)之貌”,若以“良人”、‘“奖者”之实指人者类推,”‘邂逅”不当是“貌”,且“见此解悦之貌”也甚不辞。《诗经》多有数章反复吟咏一事之例,如《魏风·伐植…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要表达与衣着服饰有关的动作行为,常用的动词有:穿、围、套、披、系、裹、戴、佩等。其中最常用的有两个,即“穿”和“戴”。“穿”和“戴”在语义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后面各自带的宾语为什么自成体系?“穿袜子”、“戴手套”为什么不能说成“穿手套”、“戴袜子”?“穿衣戴帽”为什么不能说成“戴衣穿帽”?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16.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回车叱牛牵向北”,各种注本都解作:唐代长安市场大都在城南,皇宫在城北,所以叱牛车回转向北面去。我以为此说值得研究。首先,我们要辨清诗中的方位以及老翁的行状。老翁“伐薪烧炭”的处所是“南山”,即终南山。《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连绵峙踞其南。”可见终南山是在长安城的南面。老翁“晓驾炭车”向长安进发,直至“市南门外泥中歇”,结束这一段行程时,老翁仍处于长安城的南  相似文献   

18.
《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描述的是天还没亮时,一个人就被他的上司急急召去工作,他慌忙起身,衣服都穿颠倒了,本该穿在上身的衣服穿到了下身,本该穿在下身的又穿到了上身。咦?我们仔细一想,衣服裤子怎么会穿得上下颠倒呢?原来古人的“衣裳”和我们现在说的“衣裳”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9.
如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五彩斑斓,如我们写了一些东西想发表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上传媒等得以发表。那么,唐代诗人写了诗是怎样“发表”的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呈示寄赠。这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船上拜访,当面吟诵自己的诗给杜甫听。2.投诸名流。唐代许多举人文士为了获得名誉,顺利及第,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  相似文献   

2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咀嚼。像这样有意地避开诗题的写法,叫做不犯题,不犯题的诗就称之为“避题诗”,有趣的是许多“避题诗”其实可以把它看为“谜语诗”。你看,我们不妨将其诗句看作“谜面”,诗题不就是“谜底”,是不是挺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