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散文二篇”的“文眼”早有定论(如全国职高教材教参),即《绿》的文眼是开头一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的文眼也是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新版全日制普高试验本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24页也说:“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这样的“定论”总是让人感到“颇不舒服”,细究才发现定论欠当。理由如下:查遍《词典》和《辞海》,并无“文眼”词条:但根据“文眼”的母源词“眼”、“诗眼”等,我们就可大致确定“文眼”的概念。1999年版《辞…  相似文献   

2.
再论《说文》中的“教”字●王静我的《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在1995年《教育研究》第3期发表之后,该刊第12期登载了湖北秭归县何启贤先生的《也说教育二字》的文章。(以下简称《何说》)对于拙作,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说《王文》对...  相似文献   

3.
常用字辨正     
常用字辨正李乐毅是“”(mì)的本字,义为覆盖东西的巾或幔。《说文》:“冖,覆也。”但是《说文》把应属于同一义类的字分为“冖”(如“冠”字等)、“”(如“同”字等)、“”(如“冕”、“冒”等)三部。而归入“冖”部的现代汉字,却又有由别的部首演变...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拜读了徐群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10年7、8合刊)上的《一想到语文,我就心痛》一文。身处语文“江湖”,我能体会到徐老师所提及的高三语文教师的心痛:高水平习作不是好的“应试作文”、教师棱角在教学中被磨蚀等等。碰巧,我今年也带高三,可我想说:一想到语文,我就感到幸福。因为,这一学年,我们一直带领学生追求语文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我不能改变别人,但我能改变自己!”“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要回头?”“要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才能热爱学习。”“做语文老师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了王泽钊编写的《新语文》,共三册,每册有64篇课文,共150万字,每篇课文的结构都包括作品、注解、作者与作品、问题与思考、课后一得、换换脑筋六部分。该书打印稿曾在青岛市四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试点使用,学生的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前茅。青岛啤酒集团等一些企业也将选用该书作为人文素质培养的读物。络腮胡子,一头卷曲的过耳长发。1958年出生,1984年从教,从教期间换了4所公办学校,至今共送走17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在青岛市里一直名列前茅。其人其语其书  相似文献   

6.
蒸包子上层先熟乎?下层先熟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人丰 《物理教师》2005,26(4):61-61
近日阅读本刊第 1 0期《敢于质疑 勇于探究》(下简称“《质》文”)一文 ,对于蒸包子是上层先熟还是下层先熟的讨论 .作者对蒸包子一事 ,竟然能够通过实验给出数据来说明是哪层先熟 .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令人佩服 .不过 ,蒸包子确实有上层先熟的 ,也有下层先熟的 ,我说的可不是《质》文所说的哪种蒸法 .江苏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和《质》文作者其实都忽略了蒸包子的一个细节 ,蒸包子一般都会垫一层浸湿的纱布 ,这层纱布的作用 ,本来是为了使包子不会从空隙里陷下去和不会粘在蒸笼底上 .但这层纱布却使下层的包子变得较易蒸熟 ,因为这层纱布的致…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六册《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两个字值得商榷。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其中的“百”,有的选本,如《古文观止》,写作“昔”。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有这样一段话:“(曾皙)日:‘莫春,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这段话可译为:“(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199年9月湖北第5次印刷)《卖蟹》一文存在三个错别字:172页“公的满膘,母的饱籽,肢脚尖里都是肉”中“籽”应为“子”。《辞海》(1989年版)(下文只称《辞海》)1259页“.”注释③:动物的卵或植物的种子。如:鱼子;菜子。2172页“籽”:植物的种子。如:菜籽;花籽。“蟹’境动物,当然应用“子”,“母的饱子”中的‘呼”,释为“螃蟹的卵”。175页“抹去秤杆上的水草沫儿”中的“沫”应为“末”。《辞海)1405页“末”注释⑤:碎屑;粉末。如药本。1017页“沫”注释①:水泡。如泡沫。《新华字典》(1…  相似文献   

10.
成语“蓬筚生辉”的“筚”,又写作“荜”,许多词典没有对此作出规范。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题用了后一种写法。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条成语里“筚”是本字,“荜”是借字。筚,《说文》:“藩落也,从竹毕声。《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辞源》:“荆条竹木之属,可以编成篱落或简陋的门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与《辞源》基本相同。荜,《说文》未载。上引其他三部词典和字典,均释为:(1)荜拨,草名;(2)同“筚”。可见“荜”是借字,而且仅是一个“字”,连语素…  相似文献   

11.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李延年吉发涵同志的《也说“毕月乌”)一文(以下简称《也说》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12期),发笔者心中所想而口中不能言之论,读来甚感痛快,且颇受启发。《也说》对贾笑孟同志《“毕月”辩讹》一文(以下简称《辩论》,载《文...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篇末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用时有笔下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当代的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许多书中所选的《西洲曲》此句也都是“莲子青如水”。②“莲子青如水”是颜色的比喻。说莲子“清”就不好解释。整首《西洲曲》从春天梅…  相似文献   

13.
替代字刍议     
陈澧说:“文字既作,意与声皆附丽焉。”(《说文声表自序》)本来,根据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抽象概念的认识,拟制文字形体,以寓语音意义,似乎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然而,我们对汉字系统作一古今比较,便不难发现,复杂的内部矛盾运动贯串于汉字演变流程,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循音而易字,易字而托义。例如:①(爱字的友字底换成心字底)一爱~,《说文》:“惠也。”表示“喜爱”义实为此字,已见于周代青铜器中山王方壶、中山王圆壶铭文。爱,《说文》:“行貌也。”后来都以“爱”字代“~”,并取得“喜爱”的意义,如《诗·小雅…  相似文献   

14.
子子孓了子,古文字作①,像个襁褓中的婴儿:大头,双臂伸出,下肢被裹紧的样子。如《触龙说赵太后》中“丈夫亦怜其少子乎?”它著作左偏旁时,就写成“子”,如孩、孙等。子,篆文写成②,《说文》:“无右臂也。”引申为孤单。如子然一身。孓,篆文写成③,《说文》:“元左臂也。”这个字,只同“子”连用。子、孓这两个字是由“子”分化而来的。现代汉语中只有蚊子的幼虫叫“子孓”。了,篆文作④,《说文》:“无臂也。”表示已将婴儿全部包在裙褓之中,即结束。完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它读轻声,如春天来了(卜)、他走了(卜)…  相似文献   

15.
释“楬”     
本文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说文》“”篆所释之本义;(2)、《说文》“”篆所引之本义例证;(3)、当代一些汉语字典辞书关于“”篆研究成果的引证训释方法。(一)、二徐本《说文·木部》均训释曰:“,桀也。从木,曷声。《春秋传》曰:‘而书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正为:“,也”,并注曰:“赵钞本及近刻《五音韵谱》作‘’。宋本、叶本《类篇》、《集韵》、宋刊《五音韵谱》皆作‘’。……今按:作‘桀’不可通。……‘’见《周礼注》:‘今时之书,有所表识谓之。’《广韵》曰:‘,有所表识也。’,汉人语,许…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女儿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问我小说中所说的那种喜欢偷吃西瓜的猹是什么动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不清楚。事后查了有关资料,才有了答案。《现代汉语词典》“猹”(音茶)字条这样讲:“野兽,像獾,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辞海》的解释是:“獾类的野兽。”鲁迅在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鲁迅先生一向治文严谨,为什么会生造出…  相似文献   

17.
说“玦”     
《鸿门宴》中有一句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高中语文教科书在其句下注道:“玉半环形的佩玉。‘’与‘决’同音,范增用块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欠妥。首先,对“玫”的形状,不宜采用“半环形的佩玉”之说。据考证,不同形状的佩玉,在古代是有着不同名称的。质好而环形的佩玉叫“壁”(《讲.玄》,瑞玉圆器也。);质次于壁的叫“环”(《说文》:壁属也。);半环形的佩玉叫“磺”(《说文》:半壁也。);环而有缺口的佩玉才叫“块”(《广韵}):佩如环而有缺。);这种不…  相似文献   

18.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19.
“奥”:奥地利乎?奥匈帝国乎?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十六章第三节多次出现“奥国”,这里的“奥国”是奥地利呢?还是奥匈帝国?奥地利何时变成了奥匈帝国?学生多次对此提出疑问。查遍整本教材无一处对奥地利变成奥匈帝国作出说明,给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刊登的《“除”与“除以”之我见》一文,觉得张维宁老师说的“应该把‘除’与‘除以’两个概念统一起来”,我实不在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