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8日,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于哈尔滨书博会正式推出国内第一套采用100%再生纸印刷的儿童奇幻小说《魔灵禁地》。此套书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合作,成为中国绿色图书重要的新成员。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与“绿色和平”希望继《魔灵禁地》之后,  相似文献   

2.
“本版”和“外版”或“本版书”和“外版书”,是出版发行行业习用的两个专用术语(“行话”)。《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收这两个词。《出版词典》等出版发行专业词书也未收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和含义是什么,现在有点模糊不清。 什么时候在出版发行业中出现这两个术语,难以进行精确的考证。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出版发行界,这两个术语是常用的,而且含义是清楚的。出版社对本社所出版的书称为本版书,对非本出版社出版的书称为外版书。商务印书馆门市部,当时既销售本馆出版的书,也销售非本馆出版的书;对本馆出版和非本馆出版的书,有加以区别的必要,因此使用了“本版书”、“外版书”两个术语。生活书店、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也是如此,都有区  相似文献   

3.
索尔·斯坦是美国斯坦——戴公司的总裁,他曾写过六部小说。他在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版的美国《出版商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使一般图书出版业有利可图》。“一般图书”的英文名词是“trade book”,即指在书店公开出售、盈利的一般图书,既不包括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专业图书,也不包括政府出版物,所以有时在中文中译成“贸易书”或“商业书”。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1,(16):29
本刊讯(记者韩阳)5月28日,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于哈尔滨书博会正式推出国内第一套采用100%再生纸印刷的儿童奇幻小说《魔灵禁地》。此套书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合作,成为中国绿色图书重要的新成员。童趣出版  相似文献   

5.
王益在《中国出版》1993年11期上说,美国出版业依据图书产品,销售市场的性质以及进入市场的方法把图书分成十类。所谓图书产品性质指的是图书的用途(一般阅读用还是供学校教课用,一般消闲用还是求知用),图书的制作和外观质量(硬皮书或软皮书);销售市场的性质指销售对象(读者);进入市场方法即指发行方式:出版社自办发行、直接销售、通过批发公司、书店等。 十类书:普通书籍、宗教书籍、专业书籍,大众市场纸皮书、图书俱乐部读物、邮购出版物、大学出版社读物、中小学教科书、大学教科书、预订工具书。 从美国的图书分类中,有些什么可供借鉴呢? 一,我们能不能试办图书俱乐部?图书俱乐部可以看作是出版业的一个部门,一种销售图书的方式,一条发行渠道。它2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美国有各种类型的图书俱乐部150多个,会员达700  相似文献   

6.
不少图书都有“出版说明”(或“编辑说明”),内容大致是从出版社(或编者)的角度向读者说明一部书(或一套书)的出版目的、编选意图、编辑过程等与成书有关的文字,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无疑是迄今为止在断代诗歌总集中份量最大的一部诗集。这部书到1995年底已经出版了25册,但是,全书一共有多少册?编辑、出版者没有在书里交代过。偶然从一则图书广告中了解到,《全宋诗》一至二十五册北宋部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物是商品”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编辑的头脑之中。我国出版界几乎所有编辑都已经认识到图书出版市场对于出版社和编辑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研究市场,试图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指导、组织编辑工作。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编辑还只能着眼于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没有能力跟踪国际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更少有编辑能够把自己编辑的出版物推向国际市场。1886年,由法国大文豪雨果倡导的《保护文学和艺术的伯尔尼公约》在瑞士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性的版权贸易开始出现。狭义的版权贸易一…  相似文献   

8.
出版空壳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出版业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码洋很高,却没有什么利润,实际效益当然不会好到哪儿去。出版社的外壳看上去很大,但囊中空空。这就是近年出现的出版空壳现象。出版空壳现象是指掌控书号的正规国有出版企业——出版社,以合作方式向业外非国有文化单位——“工作室”提供书号、负责终审,而图书的成本投资、营销策划、编排制作等运作均在“工作室”完成,“工作室”图书制作费用经出版社转账,日:“内循环”,“工作室”向出版社支付(书号)管理费用,或提供较低折扣的图书由出版社自行销售后获得利润。也就是从投入到产出到获利整个过程在社外进行,出版社只对部分关键运作起控制作用,从中获取管理费或少量利润。这种现象称为出版空壳现象。由于审批制的原因,“工作室”即使已经具备了出版功能也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因此,出现了“工作室”借鸡生蛋、借社生书的奇特现象。在其他行业几乎是不存在的,出版空壳现象也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图书出版行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跟风书”、“平庸书”、“盗版书”越来越多。为此,政府和出版单位都采取了不少管理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是政府的管理不到位?是出版单位的管理不到位?还是图书市场的不完善?然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先知道政府该管什么?出版单位该管什么?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因为要想知道管什么和如何管,就要对管理对象进行评价,以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本文试图就有关图书出版的评价做一简单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图书出版中的哪些问题是政府应该…  相似文献   

10.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11.
营销策划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需要策划,营销同样需要策划。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经营”,这是制约出版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转变观念,确立现代营销观念与营销策划意识已是出版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当务之急。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在出版行业,国内外在图书销售观念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在国内,出版社的图书销售部门称为“发行部”,而在西方国家则称为“营销部”或者“市场部”。发行部把书送到新华书店,以后的事就不管了,这完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现在不行了,出版社都已成为独立核算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徐晶卉 《新闻世界》2008,(10):109-109
喜欢看书淘书的人不难发现,近来从海外引进的图书越来越多。从当红小说《追风筝的人》,到哲学经典《沉思录》,到儿童读本《不一样的卡梅拉》,到视觉类图书《ISPY视觉大发现系列》,可说种类齐全。但是,一些出版翻译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我们的图书引进存在“功利性”严重的倾向。出版社通过引进图书获取经济利益无可厚非.正当的“利”谁都要图。比如2000年引进的《穷爸爸富爸爸》,在国内热卖的同时,也带来了财富启蒙思潮;又如《我的名字叫红》,在其作者帕慕克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就有出版社独具慧眼将其引进,并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然而,当这些书热卖了,赚钱了,利益趋使导致图书引进产生了一个怪圈。  相似文献   

13.
一、出版社加强图书宜传的重要性图书宣传是出版工作的延续。过去,一谈出版工作,就是编、印、发“一条龙”。其实不然,“出版社出了书,只算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还有“评”、“读”两个环节。这是检验出版发行工作质量的试金石,也是社会主义出版发行事业区别于资本主义出版发行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过去,一些出版社只管编书,不管宣传、发行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制度上的“大锅饭”,责、权、利不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二是购销形式上,书店征订包销,出版社对书的销路如何不怎么关心,反正  相似文献   

14.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01,(4):35-36,31
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的出版社,文化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文化产品是其生存的条件。作为图书出版社,图书是维系出版社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所说:“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出版社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图书经济运作方式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图书文化内容的强调;对编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出版业市场的强调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而忽略或淡化了文化思想的含量。因此,出版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植树节期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携手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和北京先知先行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率先签署绿色出版承诺书,购买“森林友好型纸张”印刷书籍,以保护危机中的全球森林。他们将逐步加大再生纸的使用比例,并在三年后达到所有出版物使用再生纸的目标。弘文馆和先知先行在绿色出版承诺书中声明:“他们将在第一年内做到10%的出版物用100%再生纸印刷,并在三年内对适宜的出版物全部采用再生纸印刷。”绿色和平也将监督出版公司的纸张采购,确保承诺得以执行。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S.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中说过:“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这句话一语破的,道出了创造出版品牌对于出版社具有的重要意义。出版品牌的创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策划工作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做选题规划时,应将创造出版品牌作为图书策划的高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份标准的名称应当确切地反映它的內容,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的“普通图书”及“著录规则”两部分均有可商榷之处: 一、“普通图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普通图书”一词是解放后流行于图书馆界的一个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除“线装古籍”、“旧平装书”(解放前出版的精、平装书)、“内部书”“外文书”  相似文献   

18.
苏联《书的世界》通讯员B·谢尔格耶娃向苏联几个中央出版社提出了下列问题: 今年出书计划的特点和主要方针是什么? 预计要有哪些出版计划措施? 出版社对苏联国内最重要的事件将有何反映? 出版社将以哪些有趣的图书来充实各图书馆和弘人藏书? 政治书籍出版社副总编E·л·劳什卡列夫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介绍了该社出书计划的几个重点。一、今年出版计划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阐释和宣传苏共二十五大和随后几次中央全会决议精神的书籍; 二、出版关于苏联新宪法的书籍,阐述苏联宪法的内容、意义和它与各  相似文献   

19.
现在国内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越来越多,但真正对外出版的图书较少,能在国外主流市场销售的图书更少。本文从“出版合作”和“合作出版”两个词汇入手,尝试厘清其语义差别,然后介绍我国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收支项目,并讨论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俄罗斯医学保健图书在书店可以说已经泛滥成灾,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在打医学、养生、保健图书的主意。1997年在莫斯科还成立了一家以“顺势医学”为字号的出版社,专门翻译出版国外“非传统”的医疗保健图书。市场的需要决定着出版选题,《21世纪自我医疗大全》、《家庭医生百科全书》之类的图书应运而生,几乎什么都能治病,手掌按摩、脚掌按摩、印度音乐疗法,差不多什么都入药,胡萝卜和土荤香、圣水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