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镝 《记者摇篮》2005,(10):33-34
最近,辽宁日报要闻版连续推出了《远看辽宁装备制造业》、《近看辽宁装备制造业》、《横看辽宁装备制造业》、《辽宁国企改革生态报告》、《辽宁国企改革路径选择》、《辽宁国企改革动力源泉》、《看好双重机遇》、《把握双重机遇》、《赢得双重机遇》以及《建设和谐辽宁实现全面振兴一来自老棚户区改造的报道》一组三篇,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和高端读者好评。赢得这种赞誉的报道在体裁上说,就是我们常讲的“深度报道”。有时我们常这样设问:究竟什么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观点:给深度报道以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辽宁日报》要闻版连续推出了《远看辽宁装备制造业》、《近看辽宁装备制造业》、《横看辽宁装备制造业》、《辽宁国企改革生态报告》、《辽宁国企改革路径选择》、《辽宁国企改革动力源泉》、《看好双重机遇》、《把握双重机遇》、《赢得双重机遇》以及《建设和谐辽宁实  相似文献   

3.
在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 ,本人与《经济日报》记者梅绍华采写的特稿《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是这样被发现的》报道 ,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这篇报道的采写经历本人感触颇深。偶然机会发现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线索做为一名记者 ,每年在3月5日来临前夕 ,总想采写出独家的具有份量的“雷锋新闻” ,为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也是检验一名记者的思想能力与业务水平的一次考试。雷锋的第二个故乡在辽宁 ,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足迹。为了找新闻感觉、捕捉雷锋新闻的“灵感” ,我开始有目的地寻找搜集有关雷锋方面的图书资料甚至传说…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以下简称《辽》),因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采写报道的该记者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遭受质疑。1月8日,当地公安机关正式撤销立案、撤销拘传,并派人登门道歉。  相似文献   

5.
《记者摇篮》2006,(3):63-63
近儿年,《大连日报》在开展农村报道中,以落实“三贴近”为突破口,集中人力,集中版面,注重采写“农民看得懂、喜欢看”的系列报道和重点报道,形成强势报道,影响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司成钢 《记者摇篮》2004,(10):12-12
7月4日,《辽宁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发表了我和高刚共同采写的《本溪百家民企“凤还巢”》的报道。既受到报社领导的表扬和鼓励.也得到当地领导的赞许和好评。当然,最兴奋的还是我自己.要知道这可是我这个新闻战线的新兵.三年多来第一次完全靠独立发现、独立思考、独立采写完成的第一篇抓典型的一版头题。兴奋之余,回顾整个稿件的  相似文献   

7.
1997年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的生活》杂志为配合省委提出的“抓住第二次机遇、搞好第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组织了一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报道记者大行动”,并从1998年第1期开始,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隆重推出。我采写的新闻述评《让劳动者真正当家做主》作为首篇报道发表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活动结束后,这篇报道被评为唯一的一篇优秀文章一等奖。 通过对这次采写实践的回顾,我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陈丹 《记者摇篮》2005,(7):59-60
3月3日,随着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召开,辽宁卫视200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徐徐拉开了帷幕。18点30分,所有观看《辽宁新闻》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辽宁新闻》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直通北京》首次采用双视窗,以沈阳、北京两地演播室主持人互动的方式对全国两会进行播报。  相似文献   

9.
我采写的短新闻《火车嗓门变小了》获得了中国企业报新闻奖二等奖。回想采写经过.这篇稿子是从一次工程验收会上“拣来”的。  相似文献   

10.
胡振栋 《新闻天地》2006,(10):21-24,41
本刊2005年第2期报道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的传奇人生,但对于这位红极一时的新闻人物是如何被挖掘出来,以及乐园公社首创的合作医疗是如何红遍全国、走向世界的诸多谜团,至今仍鲜为人知。近日,原作者寻访到了37年前独具慧眼,自发采写反映这一“伟大创举”的《调查报告》,又径直上报毛泽东主席和《人民日报》,且很快得到毛主席赞赏并亲笔批示的幕后“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1.
系列报道“十六大代表杨凌娜手记”,是十六大期间《宁波日报》除了发好新华社的来稿之外,推出的一组自己策划、采写的报道,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读者每天都在报纸上找这组报道看,在杨凌娜所在的海曙区,《宁波日报》一时“洛阳纸贵”。这组报道后来被评为2002年度浙江省好新闻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我采写的消息《农民要看文件何罪之有》(刊于《湖南日报》1996年9月1日)获得三等奖。评委、《中国妇女报》副总编刘永祥这样评价该文:“触及时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特点:“一是记者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采访扎实深入,事实准确;三是文风朴实、客观公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见《中国记者》1997年第11期《报纸、通讯社言论、消息评选扫描》)  相似文献   

13.
刘华 《新闻窗》2006,(5):54-55
在2005年度贵州新闻奖和第20届(2005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六盘水日报》的“走四方看发展”系列报道同时荣获一等奖。作为参与这组报道的记者,我们不仅在采写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项重要的思想成果,即市级党报要增强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的主动性,加强策划,在新闻报道中以深取胜,从而不断提高主流舆论引导水平,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使报纸更具有党报风范。  相似文献   

14.
一件事成为一则新闻必须具备新闻价值。理论上讲,虽不苛求其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同时具备,但至少也应多数占有。这样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最近见诸报端的两则“道歉”的报道,我以为完全没有资格“升格”为新闻,而只能算作一般信息。这两则信息都来源于河南省:一则是省公安厅厅长在“群众来访接待日”三次向上访者道歉;(见2005年2月26日《大河报》)一则是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在“群众来访接待日”三次向上访者道歉(见2005年3月10日《人民日报》)。顺着记者的报道往下看,原来除了标题相同之处外,内容也惊人地相似:群众反…  相似文献   

15.
围绕“中国梦”这一报道主题,以北京日报《我心我手中国梦》专栏为样本,通过剖析该专栏在策划运作、稿件采写等方面的成功之处,阐明了如何以“走转改”的方式,围绕热点采写身边普通人的“圆梦”历程,通过挖掘正能量,以激励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2 002年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该报通讯员和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 ,题目是《究竟是谁之错》 ,副标题是《———对一起同居怀孕大学生被开除事件的调查》。该文分三部分 ,用了“起因”、“变化”、“说法”三个小标题。应该说 ,作为教育部的机关报 ,对于发生在西南某高校的一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反应太迟钝了 ,广州、北京、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报纸和互联网站早在一个星期以前已经刊登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不过 ,作为机关报 ,以严肃为基调 ,这似乎仍可理解 ,但这篇报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倾向性却引起了读者的不满 …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上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最高奖1等奖。这篇582个字的短新闻给我们采写新闻佳作提供了如下三点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如实地采写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是记者神圣的天职。今年8月24日,《工人日报》在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一篇述评性新闻《如果把真实情况告诉人民……》。这是一篇真正的独家新闻,正是沉重的使命感督促我完成了这篇报道记录了这段历史。今年5月底6月初,四川凉山州首府西昌及周边各县突然传出“西昌要发生8级以上毁灭性地震”的谣言。谣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我在学者型记者之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采写200多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其中20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同时,还通过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辨,获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历;学术论文《从三篇新闻分析看问题报道的运用艺术)}获湖北省第四届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新闻人才论》由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块“砖头”,奠定了我申报主任记…  相似文献   

20.
人常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认为,记者、通讯员也要采写门边稿。1989年夏天,《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我写的通讯《卖瓜人语》,并配有画家苗地的杰作:“全家福”,就似“兔子吃了一次门边草”。这篇稿发表后,引起读者注意,《中国日报》、《中国妇女》杂志、外文出版报等记者纷纷到瓜摊采访、拍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