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生命.一节有生命力的课堂,"情"字一定贯穿始终.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过:"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课程的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融入音乐,要让情感始终流淌在音乐课堂中,让情为音乐课堂增添生命的色彩.对于构建音乐生命化课堂中如何运用情感,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生命.一节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情"字一定贯穿始终.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过:"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和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融入音乐,让情感始终流淌在音乐课堂中,让情为音乐课堂增添生命的色彩.对于音乐课堂中如何运用情感,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3.
<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从而构建语文的快乐课堂。一、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能使人产生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唤起听者情感上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与教材相适应的音乐可以极好地调动情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听觉、视觉、心理等全方位的投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更是一门情感艺术。不管在课堂内外,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弘扬民族精神。音乐老师的师德魅力也非常重要,课堂提问应该抓住有效性,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他们乐于其中,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处理好歌曲细节(情感处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让学生在兴趣中喜欢音乐。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要关系到学生整体,还要尊重各个学生之间的不同和差异,在课堂中运用快乐教学法,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音乐的轻松氛围。在构建快乐学习的课堂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加关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活动。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音乐学习课堂中的快乐教学进行研究,提出几点符合课程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用情境引趣,表演激趣,乐器添趣等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微笑面对学生,用幽默这种调味品感染学生和课堂。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的体验也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干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创造活动时,在音乐课堂内外教师都应营造出浓郁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一堂音乐课成了音乐教师永恒的追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三方面人手: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是要创设一种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让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音乐具有抒发情感、交流情感、宣泄情感等特征,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在情感的经历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本文笔者论述了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原因和作用,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佳凌 《教师》2014,(13):68-68
新形势下,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教学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初中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音乐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任务,应该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不应该离开音乐艺术形象进行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11.
作为音乐的传授者,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视音乐的本体,却忽视音乐文化的内涵。然而挖掘音乐文化内涵对音乐教学有重要作用,可营造课堂积极氛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眼界。  相似文献   

12.
赵洁 《教师》2013,(25):85-85
情感体验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情感体验与音乐紧密相连.要突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高中音乐教学应尽量淡化理论知识传授的痕迹,让学生在感受、探究、创新过程中主动提出对学习的需求,感动于音乐所带来的美.从而真正感悟生命的真谛,实现美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3.
<正>1.营造气氛,铺垫情感体验音乐教师是艺术的传播者,也是情感的培养者。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句话来激励学生。要引起学生的"情",教师必须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特定的情感氛围,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让他们体验情绪。2.联系生活,点燃情感火种音乐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气氛,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面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音乐课上,情感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需要有激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激情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由“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目标明确地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诚然,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把音乐的基本要素及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唱唱、说说、表演的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美,让学生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方式中感悟音乐,以学生参与体验音乐为中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的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一、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助力情感体验1.利用开课导语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导语是将学生引入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适当的导语可快速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7.
董玉美 《现代教育》2011,(Z3):112-112
音乐课教学的最核心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使学生更好地在音乐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丰富学生的人生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需要有激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激情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由"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能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则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作为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了解怎么样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地喜欢音乐和理解音乐。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用心体验音乐情感、陶冶情操,使他们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秦晓静 《考试周刊》2011,(21):29-30
在语文教学中,将音乐与文字结合,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对营造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的写作等都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因此,当语文与音乐携手同行,语文课堂定会呈现出一番全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