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即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要做好的两件事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已经正式启动。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获得相应的专业发展,树立"教育要发展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专业思想,在专业知识上要有量、质、结构的发展,关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并形成相应的专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关键能力,更要关注必备品格。培养必备品格是当下数学教育的应然追求,无论是在实践界还是理论界,对必备品格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空间。数学必备品格有着一定的内属结构且与关键能力之间有着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关系,教师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学生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满足素质教育、又满足新课改要求。所谓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与能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表现为具有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及责任担当等要素,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知识内容依据学生现实生活而展开,并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视野,关注学生这一生命体的发展需要,通过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来拓宽学生知识眼界,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任务,打造生活化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4年教育部提出各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布置不能再仅仅以学业质量为标准,同时也应该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在数学学科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对于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更新学生观和教学观,真心把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做数学、探索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中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思维能力。教师要创设思维空间,指导学生再创造,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这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又该聚焦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是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以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为例,设计教学环节,建构概念教学,对如何达成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蒋东 《学周刊C版》2021,(16):83-84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给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学生学习成长以及未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的变化需要初中数学教学要做出针对性调整,从数学教学的各方面出发,优化教学实效,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 素养。简单来说,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而,教师 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把知识讲死了,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合 理呈现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不断提 升自身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品格。基于此,本文对基于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聚焦点,其主要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注重核心素养的训练,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促进个体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通过设计真实性和法治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设计社会性和参与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教师应通过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话题帮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柏洁 《中学生物学》2023,(3):50-51+54
<正>教育要充分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学科关键能力因其评价的可操作性成为衡量学生核心素养是否落地的重要指标之一。纵观历次课程改革实况,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通过国内外部分有影响力的学科能力体系梳理,以“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四级能力系统在初中生物学一线教学中被普遍认可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研究主题。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英语作为学生与世界直接交流的工具,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而部分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忽略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长期和全面发展的考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能力、思维品质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莫延蓉 《青海教育》2021,(3):45-45,47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开展以生为本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通过阐述审美教育的意义,强调教师要挖掘语文教学的美育元素,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健康生活并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课程教学改革逐渐走向纵深,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数学作为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