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研究范式。从宏观意义上,教育研究的对象可表述为价值与事实。一般而言,对前者的研究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后者的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而事实上,鉴于职业教育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很多研究往往既涉及价值,又与事实相关联,单纯应用或过于倚重某一种研究方法会造成整体研究的系统性不足,或环节之间的割裂。为此,一些研究者呼吁,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有必要渗透整合研究思想。  相似文献   

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日益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整合”,希望通过两种方法的整合来消除单纯一种研究方法带来的偏蔽,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活动本质。但问题首先在于二者能否“整合”。其实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范式,有各自的活动边界和独特的品质追求。性质不同的研究范式是难以整合的;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要求二者的“结合”,即综合运用两种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4.
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和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研究目标、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8个步骤;它的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和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取向。本文就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背景、理论观点及特征等作了阐述,并比较了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定量教育研究方法的差别,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的范式之争可谓旷日持久、从未消停,其真正的解决可能需要我们转换所持的范式立场,而混合方法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转换的范式基础。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项目中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综合运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或策略的研究类型,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的内在优势。在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坚持自觉的方法论立场,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方法意识和素养;以"问题"论方法,加强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融通和整合,倡导混合研究方法,以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研究质量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混和方法研究是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但是纵观现有国内研究文献,还未见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深入研究.为了丰富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范式,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推进混合方法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必要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三者比较的角度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进一步译介.  相似文献   

8.
定性与定量研究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领域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的发展上表现为定性研究范式与定量研究范式的并存互补,定性、定量研究是研究者分别通过非数字和数字的信号来表征教育现象的方法.定性、定量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二者的整合,对于科学地揭示教育现象和规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定性与定量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应用范围和整合的具体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针对整合后所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门学科称之为科学的关键在于它有系统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对于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而言,研究方法决定着教育学的科学性质。分析国际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运用情况,探讨我国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存在的范式问题,探索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研究整体水平。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实证与思辨两大研究范式具有相应的方法论地位。当前西方教育研究方法体系被强烈地赋予实证的特征,国际教育研究趋势越来越倾向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整合量化与质性研究而形成的混合研究。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范式仍然存在单一化问题,思辨研究仍然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实证研究虽然逐渐受到重视,但比例很少。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应加强体系与规范建设;加强实证研究取向,提倡研究范式多元化;加强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混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它们各有利弊,二者的整合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过程整合范式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是传统教育管理研究的两条惯用套路,它们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实地研究正是试图在克服和消解这些弊端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它力图对现实中的管理作为和实践问题予以理性反思和阐释,构成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2.
理论思辨的失真及实证研究的乏力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症结.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深刻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寻合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已迫在眉睫.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困境、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及发展性、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整合化的趋势呼唤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兴起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弥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实践基础的缺失,彰显主体间性、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推进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与互补.我们在开展现象学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多种范式的融合和优势互补,迈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杨捷 《教育科学》2006,22(1):57-5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处于一种浅表的状态。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教育叙事可以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从而为培养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4.
Autoethnography and narrative inquiry, with their focus on researching the personal dimensions of human experience, are overlapping realms within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hile the dominant ways of know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academy remain that of empirical observa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from a distanced perspective, these approaches attribute little meaning to the culturally relevant and reflexive accounts of those involved in the autoethnographic and narrative inquiry. In this paper, I critically reflect on my experiences of negotiating identities as an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r over time against a backdrop of professional anxieties produced by policy and political imperatives that have increasingly pervaded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Adopting an autoethnographic style, I contemplate the complexiti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have inscribed my various identities as 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over a career, crossing from traditional research to creative narrative and arts-informe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一性是教育研究主体与对象关系特殊性的表现。其现实性存在取决于人们把实践性作为教育研究价值的主要取向;其功能特点表现为反思性、解放性与创造性。它是教育理论研究走向本土化和独立化的要求,是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为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对校本教研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综合而言,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蕾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106-108
解释学方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解释学研究范式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解的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和整体性,对教育研究方法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继续关注解释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引入,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研究的教育叙事,不同于文学和史学表现手法的叙事,它是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它不可虚构教育事件,并且还有作为研究方式所必然具有的规范、程序和要求。运用者必须要掌握这些规范、程序和要求,这是能否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教育叙事研究,是量的研究的补充,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Action research is suggested as a way to engage teacher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better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s in schools based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activities. As in other educational domains, ac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is employed with both aim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develop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o contribute to teacher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variety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using ac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exists, from more technical toward more emancipatory interpretations. The range of educational settings and goals for which action research is performed is also quite broad. The purpose of this analytical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available literature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aspects in applying ac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