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被称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前香港特首董建华之父董浩云先生,原名董兆荣,浙江定海人.海边长大的他,从小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洋人统治国内航运业的现实情况,更是激发了他长大后驾船驰骋大洋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携夫人到天津市档案馆参观视察,他认真仔细地翻阅着世界船王董浩云当年在天津航业公司创业时的档案,激动地说,我没有想到,你们把我父亲当年在津活动的档案保存得这样好,这样完整。据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珍藏了董浩云曾供职的天津航业公司档案671卷,详细记录了董浩云从1931年初到1937年末在津活动及1938至1947年回到上海后与天津航业公司来往情况,  相似文献   

3.
由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编纂的《船王董浩云在天津》一书,日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浩云先生的长子、原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为该书题词“启航实录”。11月19日出版座谈会在天津市政协礼堂召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1月18日上午10时整,笑容可掬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和夫人,在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韩正、副市长姜斯宪、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裁陈小津等领导的陪同下准时出现,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步走进上海交大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向汇集在院廊内的众多嘉宾频频颔首,并和相识的友人一一握手致意。董建华此行是专程前往上海出席“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开馆仪式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是由董氏东方海外基金会捐资500万元人民币,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的,馆址就选定在交大新中院。经过10个多月的修…  相似文献   

5.
《新闻天地》2010,(7):29-35
董浩云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他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起家的。他从40年代踏入航运界.到1982年4月15日去世.一手创立的“东方海外”航运事业.已在国际航运界占有重要地位.他拥有一支强大的船队.共有150多艘巨轮.总吨位超过1100万吨。几十年来,董浩云在开创中国民营航运业.建立家族航运业王国的艰辛过程中.在世界上名声显赫。  相似文献   

6.
7月21日,天津市档案馆内花团锦簇,洋溢着节日气氛。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携夫人,在市政协副主席王家瑜等的陪同下,来到市档案馆参观视察,并阅览了其父董浩云先生民国时期在津活动档案。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前香港特首董建华之父董浩云先生,其船王之路始于天津.有关其早期致力于天津航业公司的工作、生活档案资料经多方努力,开始公布于众.其中在1936年天津大沽口冰难中,其所表现出的热心公益、坚定沉着的品格以及联络通达、指挥有方的领袖才干在我国航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董浩云:理想与成就》一书褒扬董浩云振奋人心的开创精神,也赞颂他极富人情味的逸事。上海是董氏的老家,也是董浩云事业起步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大陆对董浩云知者甚少。本书的出版,将会弥补这一空白。本书由澳大利亚作家、董浩云的挚友麦克·康纳斯与董浩云长女金董建平合著,在1984年4月董浩云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出版英文版,在1995年4月出版中文繁体字版。受董氏航海基金会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2003年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开馆之际,出版本书的中文简体字版,以示对董浩云先生的敬意,也给莘莘学子和青年朋友送…  相似文献   

9.
1936年5月,交通部为了制定航业政策、促成国内航业合作及组织专门性的航业金融机构,先后召开“航业促进会议”、“整理民营航业会议”,邀请航业界同人参加,董浩云作为航运界的后起之秀也出席了相关会议。会后他有感于整理国内航运事业迫在眉睫,于是在征询了同业各方意见之后,草拟了一份洋洋万言的《整理全国航业方案》呈请交通部实施。该方案的主旨是以金融力量促成航业界的合作,以保息制度控制业务自由,并组织一个专门性的金融机构予以推进。董浩云主张将各民营轮船公司合并(股本以其船舶折价计算),成立一个大型的专业公司,同时将船舶统一…  相似文献   

10.
看了《兰台世界》2010年8月上半月的王静著《船王董浩云与九号码头之争》一文后,颇感疑点甚多。我们对原天津航业公司的发展及其人员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很难与王文中对董浩云在租借九号地产中的作用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