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实验显示,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重申报结果,轻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轻内容重形式、使用推广不足等问题。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3年教育部全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经过10年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重教轻学、重硬轻软等问题,而开源软件Moodle网络平台具有丰富的课程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人性化的交互手段等优点,能很好地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精品课程建设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精品课程强调教授主讲课程、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强调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精品课程的关键是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足、重网络轻质量的弊病。  相似文献   

4.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着盲目建设、随意扩大范围、重形式轻质量及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为了使精品课程建设取得实效,需要促成精品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包括规范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设计有效的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以及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中相关问题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部分高校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评审,忽视了后续建设,出现了重评轻建等诸多问题,精品课程的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因此要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规划、后续管理机制、资助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强化精品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适应于开放式教学和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基于当前精品课程评审体系的导向,精品课程网站形成了重建设,轻应用的格局。经过对部分精品课程网站应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精品课程网站在宣传、内容设计、网站维护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阻碍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实际使用效果。因此,必须端正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切实发挥精品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江西财经大学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为抓手,不断深化"中国税制"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着重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欠缺、学习自主性欠缺和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合作等问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潜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形成"两基四段案例牵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精品课程建设普遍存在者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内涵的不良倾向。高等学校为确保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对教育部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技术化的量化解析,课程建设过程中为片面追求与指标的吻合度,而只在形式上按照指标的要求进行后续性的补救和强化,并不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的量化传递和信息最大化追求,在方法和手段上偏向于形式化和技术化,其结果淡化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结果走向了知识型和技术型教育的误区,从而很难保证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优质课程,有力地推进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针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分析其问题所在,并以高职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导向,提出了与日常教学结合,进行精品课程常态化后续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连喜 《教育与职业》2012,(29):130-131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在精品课程建设上普遍不被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从高等数学的学科地位和高职院校学生状况等方面出发,阐明了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等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的建设为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在实施中重建设轻应用,缺乏对精品课程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导致精品课程实际的利用率较低。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协作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基本要素、操作流程等进行了研究。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重在建设——以成都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述了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特别强调不能重申报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网络利用、教材及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来加以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重建设轻应用,重评审、轻维护、漏更新已成为共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应用问题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的协作学习为例,从协作的目的、协作的平台和技术路线、如何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了资源共享新模式,对协作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教育部2011年10月12日印发的教高[2011]8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审视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目前尚存在着各自为政、影响有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网络不畅、学习受阻等问题。将全省高校精品课程集中展示在一个网站——省级精品课程集群网站,既能充分实现每一门精品课程应用价值最大化,又能彻底根除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重申报、不重使用,重荣誉、不重实际,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效能的名利意识与肤浅心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改变以往精品课程“重申报,轻建设”,“重评审,轻使用”的现象,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理念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开放,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切入点,走“以生为重、师生共建”的可持续、有成效的发展道路,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建”并重,尝试构建“师生共建,学生为主,生动实效”的新型精品开放课程。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建设理念落伍、重形式轻内涵、课程总量不足、缺乏特色.应确立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坚持产学研结合、挖掘潜力、增加课程总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水平等为对策,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核心内容,自2003年实施至今已经历8年的改革实践。精品课程建设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精品课程共建、共享中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缺乏相容性、技术平台和参数复杂度高、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不强等。为了提高精品课程的共建、共享水平,应借鉴创新扩散理论,建立统一的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平台,建立多元化评估机制及动态检测机制,从"重建设"向"重更新、主推广"转化。  相似文献   

18.
1 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的教学工作已经逐步退化为学校的第二工作点,各大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将科研工作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位,而受到职称评比制度的影响高校教师也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紧抓六大要素打造精品课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 校决定用5年时间 ,在我校省级和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建设一批能反映我校学科特色和教改成果的精品课程 ,从而提高我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规范精品课程的建设 ,增强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我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明确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在制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时 ,从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入手 ,紧抓六大要素 ,有计划、有步骤、创新性地建设精品课…  相似文献   

20.
谈高职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要素。教育部2003年开始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两年的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的评选,创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精品课程,有力地推进了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如何在学校已有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高职特色,加强管理,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是最值得探索实践并升华提高的。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有别于本科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它不强调本科所特有的学科性及“重基础,宽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