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胡风的文艺思想通过其在现实的实践斗争中形成了启蒙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胡风继承了鲁迅的文学"为人生"的"五四"启蒙精神,将启蒙思想纳入到他的"主观战斗精神"、"大众化"等理论体系中,并通过文学的"实感"使启蒙思想通过文学的方式得以实现。总体说来,通过文学实现五四启蒙精神,并建构起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是胡风传承鲁迅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中,先后遭到了政治文化语境的误读和后启蒙文化语境的全面抛弃,成为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镜像。在新中国早期的历史中,鲁迅被解读为政治性的文化符号,这不仅使"鲁迅精神"遭到了删减化处理,而且严重地背离了启蒙思想,使鲁迅仅仅成为一个半张脸的神话。而当代的后启蒙文化语境则对"鲁迅精神"进行了全面拒绝,既表现为世俗文化对鲁迅作为"普通人"的还原,为进一步抛弃鲁迅埋下了伏笔;又表现为消费社会"娱乐至死"的文化功能本能地拒绝鲁迅式的精神深度,这使原本半张脸神话的鲁迅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归根结底,鲁迅问题的症结在于"鲁迅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对立,即"鲁迅精神"绝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或学术观点,而是一种指涉现实的精神力量。因而,尽管"鲁迅精神"面临遗忘的文化命运,它却无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以缺席的方式彰显着它的永恒性存在。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他被描画为现代中国的圣人;封建社会的逆子二臣;诗人和战士;启蒙小说家;批判理论家;民族魂等.其实,他对自己也进行了描画,比如"牛"或"蜗牛"等,并在其创作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中的地位时至今日也是唯一的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鲁迅留学日本,归来后曾消沉了几年。他正式的崛起是在狂飙突进的新文化运动之中,可以说他是崛起于启蒙之中,又经历了启蒙退潮之后的时代。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与那个时代的思想主题一启蒙相一致的地方。如,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引入介绍西学和激烈的批判传统文化等等。就这些思想而言,他与同时代的人像胡适、陈独秀等人没有什么不同。但鲁迅的思想中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虽处在一个启蒙及启蒙退潮后的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18,(1):74-79
"启蒙"与"救亡"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因此中国的文学革命以"人的文学"和"国民性改造"为主题进行启蒙,但启蒙因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源的阶级性和理论研究方式的"他者化""殖民化",而使中国陷入西方的"现代化"囹圄。鲁迅作为中国启蒙先觉者,一方面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因其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反对庸众,反思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革命的关系,表现出具有辩证思维特质的决战精神和主体性建构的复杂过程,是解决当代的"现代化"困境的重要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思想家,体现其伟大思想家地位和特点的是他以"立人"为思想革命的目标,以改造国民性为途径,达到改良人生、改造社会的目的的启蒙理想和实践。《一件小事》就是其启蒙理想和实践的人文思考与探索的艺术展示。人力车夫的高大形象,使知识分子"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升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是曾奋斗在绝望、虚妄与希望之间的鲁迅,后来从自我解剖与寄希望于人民中找到了"反抗绝望"之路的最初思想闪光。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18,(1):68-73
"进化"与"启蒙"是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线索,而鲁迅的深刻正在于深信进化而又深疑进化,倡导启蒙而又警惕启蒙,达到了五四时代现代性的最高度。《狂人日记》是表现知识分子"二次觉醒"与鲁迅式"辩证的启蒙"精神的典型文本。但在五四以来激进的新文学主潮中,鲁迅式"二次觉醒"并未得到有效继承,对于进化、启蒙与革命自身的反思往往被延宕或清除。新时期开启了新的时代,但对进化与启蒙的崇尚仍是埋藏在新时期内部的一条主线索,从新时期至新世纪,知识分子对于20世纪80年代精英启蒙的反思也是滞后的,《废都》的畅销、误读与批判就是启蒙反思滞后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以《摩罗诗力说》为代表的鲁迅早年文章,既是他启蒙思想的发端,也成为日后新文化运动的基础。《摩罗诗力说》呈现出鲁迅早期的宗教观,以"摩罗"精神抵抗统治者的权威,以"反抗之音"挑战"不撄人心",这些宗教内容同时构成了鲁迅早期启蒙思想的重要资源,也是其"立人"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还与启蒙形成了某种张力关系,敞露出鲁迅早期思想的紧张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鲁迅基于中国启蒙主义的基本立场并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创作了一些复仇主题作品,在其作品中深刻地展现了启蒙主义者与民众之间存在的深度“隔膜”并由此而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鲁迅独特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巨大的噬力的极为清醒的感悟,促使他以一种绝望的反抗姿态,开始其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启蒙行为.鲁迅的启蒙观注重进化论的理性价值和唯意志论的生命自觉意识,强调弱者的反抗,反对强权意志,<呐喊>、<彷徨>则以独有的黑暗寒冷基调的营造,直接典型地印证着鲁迅的启蒙心态与启蒙行动;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封建传统奴役下中国黑暗寒冷的社会环境、近乎无事的悲剧个案、新生力量的孤立无助和退却、以及作为启蒙信息发布者的"我"的复杂暖昧;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对传统中国的"陌生感"、"荒原感",以及置身其中、无法摆脱的无奈的"漂泊感".恰如严冬长夜里一盏高悬于华夏苍穹,顽强燃烧的思想孤灯,启示人们以坚韧的战斗精神,去展开艰辛漫长的反封建持久战.  相似文献   

11.
古典爱情的现代演绎:《伤逝》与《莺莺传》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伤逝》的故事情节,大胆借鉴了《莺莺传》的叙事模式,并将现代青年的“恋爱自由”,纳入到传统“私奔”现象去加以思考,进而深刻表达了鲁迅对现代思想启蒙的困惑与绝望。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迅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更改。鲁迅“救孩子”,“救妇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设立了“阿Q病房”;医者鲁迅有其自身的痛苦,也有其独特的超越方式。鲁迅的医者品格和文化品格是统一的,通过还原鲁迅的医者身份进而认识鲁迅的文化品格,不失为研究鲁迅的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鲁迅的散文诗《风筝》,不应该是他"心灵的忏悔"或严于自剖高贵品质的体现。联系鲁迅早期的"立人"主义和在五四新文化退潮后绝望的心境,梳理了《风筝》中"我"的情感逻辑,认为《风筝》旨在揭示鲁迅关于天性丧失或难以存续的绝望心理。  相似文献   

14.
鲁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的是乡村寡妇。她们是鲁迅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透视点,也是后人研究鲁迅妇女观的恰当切入点。鲁迅对乡村寡妇形象的深度刻画展现了其对妇女解放、社会变革以及知识分子命运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认知。在鲁迅看来,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是妇女走向解放、知识分子实现启蒙、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根基和资本。  相似文献   

15.
<呐喊>、<彷徨>时期的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启蒙者,通过文学形式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对个体生命状态的深切体验.其作品不仅体现了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度,而且记述了作者深刻、复杂、痛苦的心灵历程,作品内容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因素,后者是鲁迅作品价值构成的重要方面.鲁迅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生存困境中重塑的人格,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因素,又体现了极具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为鲁迅提供一个思想与情感的喷发口,使他得以从失望、低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发出自己的启蒙声音,同时《新青年》热烈的氛围使鲁迅看到了改造国民性的希望,自愿加入写作的队伍,而他对文体的选择有着自觉的意识,不仅渗透着他的启蒙意愿而且包含着他对文体的自觉认识。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有小说、诗歌与随感录三种文体,对小说的选择源于他想通过这一文体来表达启蒙的主题。随感录体式灵活,可以涵盖许多内容,它可以使鲁迅的思想主张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示,“随感录”也正是在鲁迅笔下承载着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任务,显示出深度与力度,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野草》是鲁迅急需抛弃一切绝望,寻获新生而艰难探索的集中体现,而《过客》则又集中体现了《野草》对希望与绝望、历史与背景等悖论的拷问过程,是鲁迅开始走出"第二次绝望"的一个转折点。他试图通过忘却、疏离来摆脱"虚空中的暗夜",哪怕前路也是虚无,他只需要当下的"在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结合《野草》整体和鲁迅创作的时期特性的广阔背景上考察《过客》,我们才能理解鲁迅投射在《野草》里的基本面貌,才能使鲁迅研究"从独断型诠释学转换为探究型诠释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人群申与尼采的形象很相似:一个惟一者,启蒙教师,圣人与民众对立。尼采37岁悟到,欧洲文明的演化规律就是永恒轮回;鲁迅37岁时悟到,中国历史就是一治一乱的大循环。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是为了综合提升文化,尼采对文化的态度也是提倡综合。  相似文献   

19.
鲁迅对上海文化的建构主要以批判性、否定性姿态作出。对道德感情的偏执和对崇高话语的坚持,造成了鲁迅的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角度之“狭”,而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洞悉又导致其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程度之“深”。鲁迅的上海文化观为后人审视上海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