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首要和核心的工作是教学,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等都是围绕教学而展开并为教学服务的,“末位淘汰制”也不例外。本文拟从教学的角度谈一下“末位淘汰制”这种从西方舶来的教师管理制度。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教师终身制根本不存在教师被解聘、待岗等,而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末位淘汰制定义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末位淘汰制原理及其理论依据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高校实行末位淘汰的初步构想和设计思路,以期为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尽一点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末位淘汰制”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是否可行作为思维出发点,通过对市场经济下“末位淘汰制”在教育管理的运用中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了思考,同时又对该项管理制度实用学校条件等因素进行了考证,最后确证了学校教育管理中实行“末住淘汰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概念界定1.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管理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概念有诸多的叙述,不过它们总的内涵则是大同小异。在本文中,笔者采用韩德强的定义:“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2.教师末位淘汰教师末位淘汰是指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继续聘任,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它是一种教师管理制度。二、末位淘汰制的来由末位淘汰制理论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一些学校实施的教师“末位淘汰制”,从实施的目的开始分析,进而对实施的前提和引起的后果进行质疑,得出目前中小学不宜实施“末位淘汰制”的结论,同时对评价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强势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发展,但在与高校管理体制融合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注意的地方,高校管理者应该在运用末位淘汰制的过程中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它。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否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是目前学校管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期刊登的《“末位淘汰制”应淘汰》一文从实施该制度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身心健康等五个角度阐述了在学校管理中不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的观点。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许多企业相继采用了末住淘汰制这种绩效管理制度.文章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了末位淘汰制的内涵,优缺点.并分析了末位淘汰制在企业中的具体操作,以及注意的事项和准备工作.并就取代末位淘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下,在一些学校风行“末位教师淘汰制”——在一个学校里,对所有的教师进行筛选,能者上庸者下,选上的就教书,没有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者说下岗。初看这个“末位淘汰制”,好像出发点很好,很公正,可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对那些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是一剂良药,同时可以激励先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否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是目前学校管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学校管理中不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学校实施末位淘汰制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此,它是一种消极的、简单化的、缺乏科学性的管理手段,是学校管理无为、无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末位淘汰制定义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末位淘汰制原理及其理论依据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初步构想和设计思路,以期为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尽一点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简便、易操作和易体现校长的权威,教师末位淘汰制受到学校领导的普遍追捧,近年来大有蔓延之势。但是,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即便在企业中也应是有条件才能使用,在教师管理中使用此法弊远远大于利,特别不适合教师群体。为此,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对末位淘汰制进行剖析,以期对教师管理措施的制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末位淘汰制,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以绩效评估为基础,按一定的比例,将处于末位的员工淘汰出局的一种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最初见诸西方一些大型销售企业。这些企业规定,按一定的比例,将该月或该季度销售额最低销售人员的一切奖金和福利扣除。为了避免成为末位,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很努力地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此后,这种管理制度被许多销售企业所采纳,并为其他行业所效仿和发挥。后来,末位淘汰制发展为不是淘汰末位者的奖金和福利,而是将人淘汰出企业。如全球最大企业之一的IBM,至今仍以每年高达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学校实行了针对教师的“末位淘汰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它的作用和问题,以使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趋向公正、合理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中小学风行“末位教师淘汰制”,学校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就教书,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笔者认为,这种从企业管理中借鉴来的强势管理措施。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一、从教师职业的劳动特性看,“末位教师淘汰制”不适合在中小学推行。实行末位淘汰的前提是,必须设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不宜实施教师末位淘汰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强势管理制度,在中小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并引发了某些负面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组织规模不具备、管理体制不配套、考评方式不科学.作为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施行"末位淘汰制"的允许条件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谨慎用之或改用其他更积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优缺点,论证了末位淘汰制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弊大于利",因而在我国实行"末位淘汰制"不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薄祥慧 《吉林教育》2005,(11):17-19
随着末位淘汰制在学校教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负面应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未位淘汰本身的缺陷和它在教师管理中的不利影响出发,认为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应慎用末位淘汰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一些学校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制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对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将评估积分进行排队 ,排在最后的或连续几次排在最后的教职员工被解聘 ,或调到较次要的岗位上去。这种竞争机制有其强大的优势 ,同时 ,其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用好这一竞争机制必须谨慎 ,要认真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一、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积极作用其一 ,实行末位淘汰制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学校的管理长期缺乏竞争机制。教师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0.
一、概念界定 1.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管理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概念有诸多的叙述,不过它们总的内涵则是大同小异。在本文中,笔者采用韩德强的定义:“末位淘汰制是指上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