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娟 《考试周刊》2011,(70):91-91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当对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呢?我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和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好基础阶段的有机衔接是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和初一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对学生在初二、初三乃至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重视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和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好基础阶段的有机衔接是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和初一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对学生在初二、初三乃至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重视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赵寿松 《学周刊C版》2010,(4):128-128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难题——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初二更为明显。但追本穷源,分化却始于初一年级。怎样预防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早期分化,我三十二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必须从初一抓起,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和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好数学教学基础阶段间的有机衔接,是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效途径方面谈一点思考与探索.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种被忽略的割裂状态,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初一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议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以后,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教材难度大了,学科门类多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再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因此,作为初一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哪是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如何进行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小学生进入中学  相似文献   

9.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连续吻合起来,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有哪些?如何进行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 初一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内容。由小学学习算术数(非负有理数),到中学学习有理数,这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基本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数学概念、运算技能以及具备有关数学思想、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那么这个学生就是差生.我们调查了三届初中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在教学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差生.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控制差生、促进差生转化的试验.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分析产生差生的原因,探索用反馈控制教学转化差生的可能性.调查证明,学生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分化,初二年级分化程度加剧.平面几何是学习分化的主要误程.其原因有中小学衔接没有处理好,造成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很多老师将初中数学的特点归纳为:初一数学知识点多,初二数学难点多,初三数学考点多.可以说,初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由此可见,能否学好初一数学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质量,及其它自然科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庄双成 《学苑教育》2012,(17):44-44
初中学生从初一年级进入初二年级以后,数学成绩会出现明显分化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几何“入门”没有跟上。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部分小学基础较差,再加上初中数学内容多、要求高、进度快,所以接受新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 ,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 ,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现在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从教材编排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虽然能应付自如,但也慢慢出现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会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刘代富 《快乐阅读》2012,(12):106-107
小学数学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和扩展.两个基础教育阶段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其各自独立性。中小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上,如何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教法,增强自学与自制能力,顺利渡过衔接关,合理的做好了这项衔接工作,我们的教学才会顺利的进行,学生才会很好的接受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因此要教好初中数学,必须要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初一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这里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的衔接,学生意志的培养,层次教学和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对初一数学的启蒙教学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无论是从教师、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材内容的角度,中小学教育教学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因此,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无缝对接,是需要中小学数学教师攻克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做好衔接工作的基础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小学,主要学算术数,到初中,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无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