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秘的南极     
南极是人类发现最晚的一块大陆,对其原始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的演变历史和预测人类的未来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介绍了南极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海冰变化特征、南极的区域地质特征及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南极,了解南极,从而研究南极,以致未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  相似文献   

2.
南极洲又称第五大陆,是地球上最后被发现,四周被浩瀚海洋包围的一块与其它大陆相隔离的孤立大陆。以南极横贯山脉为界,南极大陆分为东西两块大陆,亦称东,西南极洲(图1),在地质演化史上,东西南极大陆有显著差异。东南极大陆是比较稳定的前寒武纪地质组成,而西南极大陆则是较活动的中生代火山岩系地质,至今还常有海底火山和裂谷运动发生,尤其是南极半岛地区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3.
走进南极     
人们在1840年前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95年比利时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1889-1890年由英国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越冬考察队开展了越冬考察南极,而真正实质性和国际性的南极科学考察始于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自人们考察南极至今的200年来,人们才轻撩其神秘面纱.初揭其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4.
由于南极条约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运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地球物理学家在南极不仅观测出了磁南极的确切位置,而且还意外地发现磁南极和磁北极一样,它们的位置都是在不断  相似文献   

5.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了2000—20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中外发展态势和进程,明晰了近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在地球科学(综合)、生态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发文量较高,而环境科学在南极研究的受关注程度呈不断提高态势;②美国在南极领域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合作密切;③近年国际南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南大洋生物资源和碳循环,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异常过程,南极地质演化和古环境,南极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南大洋水团及其动力学等;冰盖质量平衡、乔治王岛、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是近年南极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④中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相对侧重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食品科技等领域,而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合作,在学科交叉、边缘部分寻求突破,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科技》2005,(4):48-49
罗伯特·弗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旎 《百科知识》2012,(15):15-16
人类踏上南极大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们已经知道,南极是一块被冰雪严严实实覆盖着的广阔大陆。而如今,人们想知道的是在厚厚的冰层下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南极冰层下的微生物5年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副教授布伦物·克里斯汀纳花了大量时间对南极洲进行研究,他在远古冰核中和冰川下发现了一些可存活的微生物,证明南极冰盖下存在着大量  相似文献   

8.
南极大陆上生活着多少只帝企鹅?别急着立刻动身前往南极去数帝企鹅,让卫星来帮忙吧。英国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识别出了南极大陆图像中的海鸟、冰块、阴影,甚至帝企鹅粪便。校准数据后他们发现,南极大陆目前有44个帝企鹅种群,其中的7个种群过去并未发现。图像分析表明,南极帝企鹅总数接近60万只,比过去生物学家的估计要多一倍。  相似文献   

9.
<正>奇怪!南极也曾有过恐龙根据许多地质和考古上的发现,现在人们认为,远古的时候地球上只存在两块古大陆。一块是劳拉古陆,它包括现今的北美、欧亚的大部分地区;另一块是冈瓦纳古陆,它以现在的南极大陆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0S):7-8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关心着除地球以外是否还有外星生命。2001年2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科学家们发现了在火星上可能存在原始微生物的新的有力证据。航天局在一份声明中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一块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进行了检测,在石内发现了呈长链状排列的磁晶体,这样的排列形状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才会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印象里.南极一直是寒冷和荒凉的。南极陆地表面绝大部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白茫茫的一片死寂。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南极冰层中含有远古时代的微生物,并把它们带回实验室养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采自南极维达湖的盐水由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在南极冰盖以下约20米深处的盐水湖中,科学家发现湖中的微生物生命与外部世界已经隔绝了近3000年。此项研究的细节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3.
正澳大利亚南极科考项目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今年1月23日至26日期间,他们在位于南极温森斯湾的凯西研究站记录到超出历史纪录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其中,1月24日录得凯西站的最高气温为9.2℃,比当地平均最高气温高6.9℃。1月25日清晨,研究人员录得当地最低气温的极端纪录2.5℃。这些数字表明,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南极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  相似文献   

14.
魏鹏 《知识窗》2006,(6):43-43
第18种企鹅是他发现的,因为他熟悉已经发现的17种企鹅。 那天晚上,已工作了一天的他想放松一下自己疲劳的神经,于是他来到一家电影院。 电影院里正在放映《南极考察记》。影片讲述着探险家们南极探险的稀奇故事,也不时地穿插一些南极动物企鹅、鳞虾和逆戟鲸,像是怕探险家们过于寂寞似的。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声,2017年5月30日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给大家带来了特别凉爽的体验。电影里,因为夏天实在太热了,大雄突发奇想和朋友们去南极避署。大家在冰天雷地的南极发现了一只来自十万年前的金手环,在寻找手环主人的过程中,发现了南极冰山里埋藏的上古时代的秘密城市。在时光腰带的帮助下,大雄和朋友们来到了十万年前的地球,得知地球面临被冰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肯·斯科特(RobertFalconScott)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斯科特攀登南极点的行动虽比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早约两个月,但他却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极点桂冠的第34天,才到达南极点,他的经历及后果与阿蒙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他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文化》2010,(6):55-55
台湾南极科学研究团队,在南极实地考察当地环境,采集土壤中的成分样本,意外发现新种无脊椎动物,并以外形命名为“海舌头”。这个研究团队是由台湾海生馆、正修科大及东华大学的成员组成,并得到中国大陆极地办公室的支持协助,于去年10、11月分两批抵达南极,展开长期的极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2-I0006
新华社巴黎3月1日电一个欧洲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对南极冰芯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末次冰消期,南极气温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步发生。这一发现表明,二氧化碳极有可能是这一时期南极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南极的气候、地质、生物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各国都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而科考站的建筑样式都很奇特,充满了未来感,当然不是为了形象角逐,科考站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最有限地利用能源,尽可能地不破坏当地的环境,以至方便迁移。本期所介绍的5个南极科考站可以成为当今世界环保建筑最先进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南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极的矿产、能源、水、生物等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