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丢本忘纲课本是最重要的资料来源,《考试大纲》是中考复习的“指南针”,可惜不少同学误认为课本太简单,考纲没用处,导致课本不看,甚至草率结束,结果出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2.
黎福庆 《广西教育》2015,(12):31-3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是设计高三总复习的思想基础。一、《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理科)》及《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理科)》(以下总体简称考纲)解读依据考纲,2015年高考数学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  相似文献   

3.
2009年高考课标版《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由于《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必须遵循的法则,所以认真解读考纲,关注其中变化点,把握命题新趋向。对于考生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期老编特邀全国各个学科的顶尖名师专家,深度解读课标版《考试大纲》,并依据考纲精神为考生点明复习方向,传授备考策略,希望以此能对考生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每月提示     
2010年全国《考试大纲》新鲜出炉。《考试大纲》体现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延续性。在微调中具有新意。作为复习备考的重要风向标,2010年全国《考试大纲》的相对稳定,也让广大考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本刊将约请全国著名考纲解读专家于2010年第三期,分学科对全国《考试大纲》进行权威、系统的解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一狠抓基础知识《一九八○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下称《考纲》)的总说明中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这个精神对历史课的复习具有指导始终的根本性的意义。一般说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如果我们是认真地按时间顺序系统复习的,学生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数学科备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由其学科内容的抽象性和综合性决定的。在有限时间内,如何更好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追求复习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一、精心研读《大纲》准确把握要求《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考试大纲》是数学教学指导和复习指导的纲领性文件,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几乎完全相同,故两纲均可成为复习的依据。(一)明确考试内容《考纲》明确了考试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7.
导——是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中进行主动的学习。正确的“导”使复习的方向明确、目的性更强,从而使“学”有针对性。如研究高考化学科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大纲,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 (以下简称“单招”)语文考试复习大纲 (以下简称“考纲”)是以原国家教委、省教委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为基础 ,同时兼顾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求制定的 ,是单招考试命题的依据 ,也是命题人向考生公开透露的准确权威的信息。考纲规定了单招考试的性质、复习考试的内容范围、形式要求及能力层级。基于这一点 ,笔者的体会是 ,单招的语文复习考试要“以考纲为依据 ,以课本为中心 ,以能力为根本”。一、以考纲为依据———单招语文考试复习大纲的构成及其内容、要求按常理说 ,考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依…  相似文献   

9.
对于参加职高对口高考学生来说,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就已经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职高学生的弱项,因此,怎样进一步提高文言文复习的效率,是每位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以多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的经验认为,只有熟悉考纲、着眼课本、精讲多练、寻找规律,才能达到上述目的。一、紧扣考纲、熟悉题型在复习阶段,文言文复习应进一步明确《考试大纲》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教委为了实行向新的考试方式的过渡,对文理科数学的教学要求已逐步靠近。高考数学试题中的绝大部分题目文、理是相同的,往往只有最后一个压轴题和不同范围内有限的两、三个小题目不相同。这就使得文科数学的复习任务比较艰巨。如何搞好文科数学的复习?这里谈一点我们的看法。首先教师要掌握好文科数学复习的范围,也就是要认真学习和分析研究“两纲一本”(《教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对于“大纲”中的“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种要求要分清层次,复习时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复习时对文科学生首先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它是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的前提条件。当然,这并不是说对文科学生就可以忽视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反,为了实现向新的考试方式的顺利过渡,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市高三“一诊”英语试题从整体上体现了《大纲》精神和《考纲》的要求并有机地结合了高三上期的教学进度和复习情况。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选材新颖,命题灵活,突出交际,能力要求适中,充分考虑了高三上期的阶段性。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较好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对高三英语学科教学起到了较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处理好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总复习的主要依据是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它体现了国家对考生的要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它的钻研,明确各项纲目所要求的广度和深度。但是我们认为,单凭《考纲》还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必须把《考纲》跟《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教材(目前有些地方还只有“征求意见本”),三者加以对照,逐条弄清具体要求。否则必将出现遗漏或者给的份量过多,增加学生负担,影响对主要问题的掌握。这里拟以1979年《考纲》中《中国近代史》部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节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部分学校二轮复习已近尾声,马上就要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在最后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复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全国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是《考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所以这一段时间的复习一定要回归《考纲》,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复习的每一个词、每一部分内容都出自《考纲》。  相似文献   

14.
依据大纲,组织教材。教学大纲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要紧扣大纲,组织复习教材,增加难度或降低要求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对于手中掌握的复习资料只能精选其中符合大纲要求的部分,用来充实课本,绝不能丢掉课本另搞一套。 复习内容力求全面。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个特点,要把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对数学中依据大纲,组织教材。教学大纲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要紧扣大纲,组织复习教材,增加难度或降低要求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对于手中掌握的复习资料只能精选其中符合大纲要求的部分,用来充实课本,绝不能丢掉课本另搞一套。 复习内容力求全面。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个特点,要把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对数学中  相似文献   

15.
恢复高考以来,语文试题在贯彻教学大纲引导中学教学、选拔高校新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高考应考什么样的语文素质,一直成为命题者与中学语文教师在学科观念上的冲突焦点。 每年高考前后,命题者(组)都有不少解说。要求依据大纲教学,依据考纲复习,认真教好、复习好课本,兴奋点要放在大纲考纲上,不要被其它复习资料及模拟试题搅乱了阵脚。考后则对试题的命制意图进行逐一阐释,结论为都在大纲考纲教材之内,没有半点可以非议的。而教师呢,含辛茹苦多年,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照大纲、考纲教材来进行教学与复习,考试前仍惶惶然,考试后  相似文献   

16.
在这里,我想就历史学科的复习与准备参加成人高考的朋友们,谈几个复习中的认识问题。一、认识“考纲”《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复习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内容以“纲”为范围,不多不少,不猜不疑;能力要求以“纲”为准绳,不升不降,不超不缩。有人说:“心中有‘纲’.不乱不慌;学会用‘纲’.纲举目张”。这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岑芳 《新高考》2004,(7):117-118
2004年的高考江苏省有了“自主命题权”,但为了保证命题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将遵照2004年的《考试大纲》,因此,认真学习“考纲”,明确考试要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制定的高考《考试大纲》和各省市制定的《考试说明》,通常简称为“考纲”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考纲指导学生复习,并以此衡量高考试题,于是便有了“超纲”的舆论。  相似文献   

19.
董自江 《陕西教育》2005,(12):22-22
高三化学总复习主要是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同时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率。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纲,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将课本、“两纲”作为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考,必须研究“两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即“考纲”)“一题”(全国高考试题),尤其是要研究“考纲”。因为它既是大纲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又是高考复习命题的依据。抓住它,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高考《语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