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在身边     
每个人的身边有着相同却又不同的爱,说它“相同”,是因为每个人都享受着家人的爱,师长的爱,朋友的爱。说它“不同”,是因为爱存在的方式不同,每个人对爱的领悟不同。浓浓亲人爱父母,是我们一生的亲人,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可为什么我们还抱怨不停?总说他们不体谅自己,不了解自己,罗罗嗦嗦。其实,这都是爱的表现,只是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爱,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爱,这种爱是随着教师角色不同,所教学科不同,面对学生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教师的爱随着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你是科任老师、班主任、校领导或工友时,教师爱的内容随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做科任老师时,教师的爱是备好课、上好课,维持好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爱与智统一是教育的精神。我们发现,有智无爱者,无心搞教育;有爱无智者,无力搞教育。而做好教育是需要一个教师心力兼备的,要言之,就是要一个教师能够爱智统一,能够"以己爱智,育人爱智"。《说文》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仔细品味,教育的真谛,就是由爱者培育人之善,由智者培育人之智。首先,爱的教育需要耐心的智慧。世界上爱有不同种类,不同的爱具有不同作用,导致不同结果。如在  相似文献   

4.
刘玉春 《考试周刊》2011,(26):219-220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对爱的需要来自生命的呼唤。但怎样进行爱的教育,怎样在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情况下,按照儿童内在爱的发展顺序来进行爱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按照儿童个人内在爱的发展顺序阐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内容的爱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爱的类型:小学生对师爱、父爱体验偏少 “爱的类型”是指不同主体间的爱。所有文章共谈及“爱的事件”335次,不同主体间的爱涉及:学生对老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爱、同事之间的爱、父爱、母爱、其他家人之间的爱、领导对下属的爱、对自然和生命之爱,对他人、国家、社会之爱等。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粘合剂。只有有了爱,其智慧才能像春雨,无私地滋润着幼苗和花朵。班级管理也需要爱,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在爱的氛围中进步。而班主任就是严父、慈母、朋友的角色。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去实施爱?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集体?在农村中学,不同阶段的管理给予"爱"的不同诠释。  相似文献   

7.
我们爱母亲、爱父亲,爱亲朋好友,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一个人与几个人的爱。可爱祖国就不同了,爱祖国是人与祖国的爱,那种爱与爱父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爱中国,是因为我的父母是中国人,是爱中国的中国人,还因为我的血也是中国人的血。我爱中国,是因为我吃着中国的米、面,是中  相似文献   

8.
学生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领略教师爱的过程,是被教师关注、激励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注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凡是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注,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罗森塔尔效应让我们懂得教师的爱应当是博大精深的,在不同的阶段应具有不同的阈限和针对性。教师的爱是有技巧的,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的爱播入不同类型的学生心里。才会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迈步前行。  相似文献   

9.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变的基调。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纯洁美好的情感。如阳光温暖了人灰冷的面颊,如雨露滋润了人干涸的眼睑。爱是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们共同向往的完全一样的心灵沐浴。但阳光也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候,雨露也有被风沙吞噬的命运。比如中学生对“爱”的别解就比较多。他们高唱的“爱”之歌,其实质是——缺乏奉献精神的中学生认为爱是单方面的付出。因而他们开口往往是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雨     
雨,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甘露.不同时节的雨有着不同的面貌:春雨是温柔细腻的,夏雨是粗狂豪迈的,秋雨是清凉舒爽的,冬雨则是绵绵不断的.不同地方的雨也不尽相同,但我最爱故乡的雨!爱她的温柔,爱她的猛烈,爱她的清爽,爱她的绵延.  相似文献   

11.
爱是什么?爱就是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就是爱惜、珍惜。爱与喜欢不同,喜欢意味着占有,而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寻找救世药方,得到答案是“爱”。“爱”在不同时期作品中表现不同。童年的“爱”是纯洁、朦胧的;青年的“爱”明确指向下层人民,带有施舍意味;到创作中期,“爱”进一步深化,肯定人民,赞扬人民;到晚年世界观转变后,“爱”的思想成熟,爱一切人。这种“爱”实质上是原始基督教中的博爱。他的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实中行不通,同时也具有进步性,它深化了托尔斯泰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玫瑰     
我们都渴望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构筑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可是,爱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是得到、占有、付出,还是奉献?相信每个人,甚或是每一种动物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答案。现在,就让我们在以下两则故事的带领下,去看看一位老先生和一匹小马对爱的不同诠释吧。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充满柔情、充满情意的习作,读罢令人欣慰,令人回味。人类之爱是永恒的主题,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无以伦比、永不磨灭的。人世间的爱有多种多样,朋友之情、亲情之爱等等,人们最常见的是亲情之爱,这种爱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中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也是写亲情的文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就如鲁迅所说的,人人戏法会变,各人巧妙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各人的社会环境迥异,各人对亲情有着不同的感受,各人笔下的亲情也有着不同的状态就在所难免了。本文…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人们用尽各种美妙的语言来雕饰"爱",给"爱"以各种诠释。可"爱"到底是什么?当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时期对于"爱"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事教育工作十一年了,经过多年的深深体会,我逐渐知道: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爱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因为爱,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一个个单纯  相似文献   

16.
爱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无私付出,更在于它的教育意义,不同爱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不同的.中西方“爱的方式”的不同在儿童文学电影中表现得尤为的明显.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通过宴会参与者对爱神不同的颂词,展示了关于爱的众多观点。爱能让人勇敢不畏牺牲,爱是美好品德之间的相互吸引,爱维持了大自然的和谐状态,爱是对属己之物的爱,爱也是对美的爱。柏拉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否定与整合,借助苏格拉底的叙述,最终为人们描述了爱的本质与功用。  相似文献   

18.
尽管安娜和繁漪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她们却有着极为相似的爱情历程,她们都经历了被爱囚禁——被爱唤醒——勇敢追求爱——爱情幻灭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只要你心中有爱。因为有爱,才有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内心深处总是希望爱的存在。正是这些不同形式的爱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生活。爱的形式虽然因人而异,但爱的力量都是一样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爱,是人间的“精灵”,它能给予每一个心灵上增添温和的阳光,使你感到无比的快乐,幸福和温暖。爱有很多种,如:母爱、友爱,对事物的爱等,每一种爱的含义都不同,所以亲身体验的感受也不同,如:母爱,是天下第一的爱,是无私奉献的爱,是无法抵挡的爱,是……当你孤独悲伤的时候,母亲会来安慰你,使你感受到母亲的爱;当你下学回家晚时,妈妈会亲自去接你,使你感受到母亲的爱;当你住校时,口袋里没有钱时,母亲会亲自跑来,送吃的和钱,使你感受到母亲的爱,当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