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处处是学问。央视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新春使者送春联”,这些春联或幽默、或庄严、或直白、或含蓄,溶热情喜庆吉祥和谐于一体,雅俗共赏,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其中不仅富有美好前景和时代气息,更包含许多文科综合知识。这些春联既是春节晚会中特殊的主持串联词,又为春节晚会增加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平添了一份喜气。借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读春联、学知识、巧出题”活动,  相似文献   

2.
生活处处是学问。央视20O5年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新春使者送春联”,这些春联或幽默、或庄严、或直白、或含蓄,溶热情喜庆吉祥和谐于一体,雅俗共赏,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其中不仅富有美好前景和时代气息,更包含许多文科综合知识。这些春联既是春节晚会中特殊的主持串联词,又为春节晚会增加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做到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聊春联、识春联、贴春联、读春联、品春联、诵春联、写春联。这所有的教学环节,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本次课堂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年关近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的门上开始贴上大红的春联,喜庆的气氛出来了,年味也浓了。春联的起源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桃符”、“对联”。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老百姓就在大门的左右两边悬  相似文献   

5.
春节话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多在春节时使用而得名。每当春节来临在门前贴上一幅得意的春联,会增添新年佳节的喜庆气氛,因此,春联很受人们的欢迎,一直沿用至今。 春联古称“桃符”,或叫“仙木”。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即桃符也。”据《山海经》等书载称,上古时代,传说神茶、郁垒为兄弟俩,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  相似文献   

6.
春联也自嘲     
光泽 《小读者》2013,(2):36-37
“两姐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这是一则谜语的谜面,它的谜底是“春联”。春联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兆吉祥是春联的主要内容,但也有一反常态说丧气话、吐苦水的奇特春联。 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能诗善对。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幅春联贴在自家门上: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春联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搜集、赏析、创作春联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做好多媒体课件;写好五副春联并粘贴在展板上。学生:了解、搜集春联。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一、了解春联1.简介春联。教师谈话导入,揭示活动主题。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联的资料。教师简介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之夜创作的,它便是(课件出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学生读课件上的春联。2.认识春联。教师活动:随着春联的兴盛,春联变得越来越完美了,打出课件“一夜连双岁五更分…  相似文献   

8.
春联小史     
战国时,中原老百姓把用桃木刻的木偶,挂在门旁,称为“桃梗”,据说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即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句,被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自此,春联之风便在民间流行起来。 春联小史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一】选春联师 :同学们请看 ,这里是春节之前街头的一个春联小摊 ,这时你来到了这个小摊 ,你打算为谁选春联?准备选哪一副呢?(学生选春联并说话)生1 :我为爷爷奶奶选“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这副春联 ,希望爷爷奶奶健康长寿 ,永远幸福。生2 :我为爸爸妈妈选“比翼齐飞百年好 ,志同道合千秋缘”这副春联 ,因为我想让爸爸妈妈永远幸福 ,和和睦睦 ,亲亲热热。(众笑)生3 :我的同桌有些贪玩 ,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所以我为他选“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这副春联。师 :那么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3 :(走到同桌前 ,把春联送给他)对他…  相似文献   

10.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挖掘出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从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春联”入手,把春节晚会引入语文课堂。一、寻寻觅觅配春联出示“春晚”上出现过的20来副春联,上下联均已被打乱,让学生找出配对的上下联。学生在寻寻觅觅中体会到了对联的主要特点: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配好对的春联还要确定上下联,这是个难点。我趁机告诉学生: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是平声。找到配对的对联的学生再一起讨论确定上下联,然后模仿“春晚”上全国各地电视台主持人两两配对,展示春联。学生配好的对联有:…  相似文献   

12.
奇特的春联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这是一则民间谜语的谜面,谜底是“春联”。此谜既写出了春联的对称特点,也写出了春联的祝颂内容,堪称佳谜。  相似文献   

13.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珍珠。它从不断的革新锐变中走来。饱含了人文色彩,张扬了中国元素。春联承载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是其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揭示春联的传承“密码”,有助于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大屏幕”。  相似文献   

14.
春联的来历     
春联,即在门上贴上吉祥的联语,上方还有横批,横批一般为四个字。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一般都在五个字以上,为对偶句。近春节时,在腊月29日,家家户户门上贴上春联,民谣中有“二十八白面发,二卜九贴道友”,“道友”即是春联。此时,户里户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再加大红的春联,烘托出了一派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15.
教学依据苏教版第七册《春联》。教材解读这是一篇介绍春联知识的通俗小品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形式和特点。著名语言学家袁晓园先生说过:“汉字能使人产生联想,而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汉字正是开发智力的魔方。”  相似文献   

16.
教学依据苏教版第七册《春联》。教材解读这是一篇介绍春联知识的通俗小品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形式和特点。著名语言学家袁晓园先生说过“:汉字能使人产生联想,而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汉字正是开发智力的魔方。”在众多的文学艺术门类中,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并理解意思.2.多种形式品读春联,学习通过“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清晰而富有层次地介绍春联“内容丰富、讲究对仗、用词讲究及声律美”的特点.3.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卖春联     
快过年了,我和妈妈上街准备买点年货。来到卖春联的地方,我惊奇地发现以前的邻居唐芸姐姐在那儿卖春联,我心想:唐芸姐姐家那么有钱,为什么还在这里卖春联啊?我试探地问唐姐姐,她神秘地笑着对我说:“天机不可泄露。”我看她忙得不可开交,就要帮她的忙。唐姐姐听了,高兴地说:“当然好啦,我恨不得多几个助手呢!”就这样,我跟着唐芸姐姐一块儿卖起春联来。我刚上岗,一位顾客就说:“请帮我写一副春联。”“您要写关于什么的字,用墨笔写,还是用金笔写……”姐姐笑眯眯地问了那位顾客许多问题,顾客也都一一回答了。我按照姐姐的指示开始工作了:我先…  相似文献   

19.
1、2月份正值寒假和春节,除了开展一些传统性的系列活动外,还可以利用这一时机,遵照全国少工委的号召,组织队员开展“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一、春节系列活动(一)集春联。把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进一步扩展,增加收集春联的内容,发展为春联系列活动。春节期间,队员们到机关、学校、工厂、部队、商场、车站、影剧院、展览馆等不同单位,每人收集10幅春联,然后举办一个春联研讨会,对春联的内容、形式,各行各业选择、张贴春联的特点和春联所反映出的民心、民情进行研究。活动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典故,队…  相似文献   

20.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亿万中国人热情的期盼里,春节来啦!今年的“兔宝宝”可调皮了,这不,它正和我们玩捉迷藏呢!春节藏在哪儿呢?它藏在门框上一副副春联里和屋檐下一串串大红灯笼里。除夕前一天,家家户户都把旧春联撕下来,贴上崭新的春联,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笔下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小的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火红的灯笼则被高高挂起,祥和喜庆的新年气氛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