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声情并茂地读完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看学生还沉浸在其中,于是加以引发:宋濂是一代大家,他的求学之路是如此艰难,但最终学有所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习必须‘勤且艰’。所有的学生都动容,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一位哲人望着月亮,如痴如醉。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怎么那么高兴?”老师平静地回答:“我在赏花。”学生很是吃惊:“老师,哪儿有花啊?”“心中有花,眼里自然也就有花了。”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应好好挖掘利用。仿写是桥梁,将诗歌与作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践表明,妙用诗词,巧作仿写,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有助于学生领会写作理论与技巧,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作文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习作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还应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自改作文,需要教师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并给学生提供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这样学生才能有章可循,有的放矢。1.适时性。学生完成作文后,其情绪还处在较亢奋的状态,往往不能理性地分析作文的得失优劣,所以教师不宜在写作后立刻组织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现在的部分学生肚里没有多少素材,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普遍存在思路狭窄、空洞无物、结构雷同,甚至千篇一律、只会模仿、生搬硬套的毛病。还有些学生一写作文就是抄抄抄,要么从网上下载,要么找一本作文书,不管三七二十一,题目、内容一股脑儿抄来,应付了事,甚至里面的地名、人名都不做修改。明明是高中学生的"新学期寄语",他却把"交通大学大四学生"的新学期寄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是语文的生命,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灵的美。阅读者如一片绿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阳光、养料和水分,生命在知识的滋养下升华。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强调多读名著的原因(1)中学生读书率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享受能力也"与时俱进"。很多的学生浸泡在电视或网络中,吃着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要说,有课自网上来,不亦乐乎?不久前我听的一节《愉快地阅读,积极地思考》的课,借助于网络,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囿于教室和一个班级学生的时空限制,既有师生间、学生间的零距离交流,又有网上各个节点的多向互动,令人耳目一新。上课过程简括如下:首先进入教师阅读网,学生浏览教师课前制作的主题学习网页:1.介绍“阅读指导”。2.浅谈“感想式小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其次阅读文章,学生谈看法:学生登陆校园网的BBS,对课前浏览过的四篇文章,选择其一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回复跟帖的形式)。最后交互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8.
阙红秀 《考试周刊》2012,(32):32-33
书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现今,视觉信息日益发达,热爱书籍、静心阅读的人却少了。在这种现状下,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尤为重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白阅读的价值,拓宽阅读的视野,力求达到"腹有诗文气自华"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罗霁 《时代教育》2007,(7Z):83-8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简称《读本》),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这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读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甲成 《学周刊C版》2014,(11):175-17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现在的部分学生肚里没有多少素材,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普遍存在思路狭窄、空洞无物、结构雷同,甚至千篇一律、只会模仿、生搬硬套的毛病.还有些学生一写作文就是抄抄抄,要么从网上下载,要么找一本作文书,不管三七二十一,题目、内容一股脑儿抄来,应付了事,甚至里面的地名、人名都不做修改.明明是高中学生的“新学期寄语”,他却把“交通大学大四学生”的新学期寄语抄到自己的作文中,真是懒得出奇.找来学生问其中的缘故,有的说“一写作文就头疼”,有的说“无材料可写”,有的说“不会写”,究其根源,除了写作知识和技巧外,主要是胸无丘壑难成章.  相似文献   

11.
再过一个月,一年—度的高考,就要和莘莘学子握手了。高考作文是教师头疼、学生犯难的传统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学生置身茫茫题海,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生搬硬拼,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思维狭隘,视野短浅。原因林林总总,而因材料运用不当造成作文得分不高的文章所占比例相当之大。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学生选材失误主要表现在:取材撞车、缺乏新意;生拉硬扯、强贴标签;胡编乱造,敷衍  相似文献   

12.
教读古典诗词,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注重积累的基础上欣赏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从而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整体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备课也如此.用心备课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专心钻研教材,了解知识的内容;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的方法;三是细心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思维来设计教法;四是潜心地学  相似文献   

14.
正自打第一眼见到泽阳,就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诗意美的男孩。齐齐的刘海,圆圆的眼镜,散发着一种温厚的气息。他时而笑语连连,时而无语默默;时而跳脱,仿佛规矩容不下他,时而宁静,好像能与一切握手言和。他的言与行,都若有若无地透着诗的气息,或宁静,或躁动,却是那么好,那么美。泽阳对古典诗词有很深的了解。有一回语文讲评,我让学生们竞答含"月"字的诗句。当泽阳不紧不慢地将《诗经·陈风》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句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自读要有时间保证林振树拜读2004年2月本刊杨智慧老师的教例《让自读课创造性地自读起来》,很受启发。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期。在语文自读课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自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杨老师巧妙设计自读课流程,规范学生研读方法,都显示出了创造性的教学。但我依然觉得美中不足:学生的自读似乎缺少时间的保证,全体学生的阅读效率可能要打折扣。以《柳毅传》教例,在“自读的点拨”中,杨老师提供给了学生明确的研读方向。1郾文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其积累和运用知识奠定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责任帮助孩子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悟性和灵性,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使孩子终生受益。随着阅读与积累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发现尝到快乐的孩子们已经在书海中流连忘返了。  相似文献   

17.
教室书香弥漫,学生出口成章,才华横溢,是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境界,书读得多,不断积淀语言精华,笔下就会生花。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下面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我最怕写作文了!"这是许多学生的肺腑之言,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么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
  1.丰富语言,奠定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汲取有效写作方法的最佳通道。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浮现于脑海,跳出来供你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不假思索地运筹帷幄,进而标新立异,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先进的文化思想和优美的语句,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感受,又能陶冶情操。读读背背名篇佳句积累写作材料。另外,向学生推荐反映"真、善、美"的文章,让学生借阅或上网在线阅读。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名着、武侠传奇演义、港台小说,校园文学作品,富有时代感的诗歌美文佳作等,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的意境,领悟诗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四字秘诀——读、释、悟、用,与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讲自评,较单纯的老师讲学生练来说,优势是很明显的。一是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思维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能发扬学生思维的个体特点,完善独特的解题思路;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找到学生知识消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数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