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龟与人类     
龟类栖息在地球上已有二亿多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我国古代人们称龙、凤、麟、龟为"四灵",其中前三者都是人们凭想象而虚构的,唯独龟才是实实在在的爬行纲、龟鳖目、龟科动物。早在原始社会,龟就作为部落氏族的图腾受到至高无上的崇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古人以灼龟甲使其裂变成为五花八门的"龟象"  相似文献   

2.
谈龟话沧桑     
在古代传说中,龟是四灵之一。龙、凤、麟、龟,龟是唯一实有的生灵。龟象征着高贵、神灵。神龟负书兆盛世,龟象征长寿。随时间推移由于龟的习性渐为世人熟知,所以一些不雅的事情遂与龟挂钩,于是有了恶名。  相似文献   

3.
读《诗》说“麟”──兼说“驺虞”周蒙麟,是古人幻想出来的虚妄反映的产物,并非现实中存在的实有生物。先秦古籍《礼记·礼运》,把它列在传统文化“四灵”──“麟、凤、龟、龙”之首位。《孔子家语》说:“毛虫三百六十,而麟为之长。”《抱朴子》又说:“麒麟,寿二...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视野     
100多年前,商王室的档案在殷墟出土,给它取什么名称好呢?当时,许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这些文字都是刻在龟甲上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龟”、“龟甲”、“甲文”、“龟甲文”、“龟甲文字”、“龟版文”等等。但反对者认为,其中有的文字是刻  相似文献   

5.
跨化交际的差异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褒扬有加、充分张显化内涵而步入神坛的“四灵之主”,即:龙、凤、麟、龟,在英国人眼中却历来不怎么视为神圣之物,极少反映英国化意蕴。从中英双方对龙、凤、麟、龟四种动物所表现出的带有根本性不同的情感反应入手,分析中英方在该民俗化上存在的差异,透视出化本身特有的民族性和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性,理性地预测对方的交际意向。从而全面把握跨化交际中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的差异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褒扬有加、充分张显文化内涵而步入神坛的"四灵之主",即龙、凤、麟、龟,在英国人眼中却历来不怎么视为神圣之物,极少反映英国文化意蕴.从中英双方对龙、凤、麟、龟四种动物所表现出的带有根本性不同的情感反应入手,分析中英方在该民俗文化上存在的差异,透视出文化本身特有的民族性和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性,理性地预测对方的交际意向,从而全面把握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新读写》2010,(1):31-31
凤与麟,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在古代传说中,凤为百鸟之王,常用以象征祥瑞;麟是一种奇特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披着鳞甲,被古代称为“仁兽”,也常用以象征祥瑞。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古代龟崇拜的时代背景,破译了淹城3000年历史密码,淹城三城三河与龟甲上三盾三线相一致,整个城池就象一只匍伏的乌龟,因此可以看成是黄帝图腾的龟演化来的,是一个地道的龟城。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作者认为.荔枝壳表面的块状裂片因为像龟甲所以叫作龟(州)裂片。实际上,这是因误读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1.“殷墟”之名源于“商朝都城留下来的废墟”。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墟,即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商朝从此稳定下来,“殷墟”成为商朝帝都的名称。上个世纪初,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墟”来指称殷墟的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并非因其成为废墟而得名。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背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应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为除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外,还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西周早期的甲骨文;而从已出土的甲骨文看,所用龟甲通常是龟的腹甲,有时也用龟的背甲。3.判断…  相似文献   

11.
<正>一、龙具有人杰喻体形象的缘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龙的,"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中可知,龙是变化无穷,是灵异的。并且从《说文》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也可知龙是"善变"、"灵异"的。因为龙"善变"、"灵异"的特点,龙成为古人心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因而如  相似文献   

12.
王绩“古意”非泛泛的“托古喻今”,而是诗人借竹、龟、松、凤、桂的兴衰命运,兴寄对生命个体有限性的忧思和对自我生命存有的独特反思,寄托深远,颇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绩“古意”非泛泛的“托古喻今”,而是诗人借竹、龟、松、凤、桂的兴衰命运,兴寄对生命个体有限性的忧思和对自我生命存有的独特反思,寄托深远,颇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教师在讲授商代历史备课时参考,以提高学生对商代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商代“甲骨文”的感性认识,我们曾在本刊1979年第9期以《甲骨名片选读》为题,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一章第16页的龟甲、兽骨插图之一——《菁》2或《通》512进行了介绍。这里,我们将同页左边一片整龟的内  相似文献   

15.
鹿与鹿角的象征功能──兼论楚文物、萨满文化圈和南方铜鼓里的角鹿、麒麟和水鹿萧兵鹿是中国人的吉祥物。鹿角更象征着力量与权威。石器时代的“权杖”或“指挥棒”就常以鹿角制成。鹿的符号象征功能更是多元的,层叠的。与龙、凤、龟并称“四灵”的以供主要以某种鹿为模...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元旦,在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附近工地上,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器物有酒瓮一件,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一件,酒令筹五十支及盒、盆、托子、碟、盘、碗、杯、注子、瓶、熏炉、锅、筋、匕、勺、镯、钗等共九百五十余件,重约55公斤。其中,以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最为稀见。这件酒筹筒的下座为一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五爪落地的龟。龟背负以莲花为托的圆筒,筒内置酒令筹五十支(见图上角),筒上有荷叶形盖,盖顶有花苞形纽。筒身刻一龙一凤,间以卷草和鱼子纹;筒身正面,刻长方框,框内刻双钩书“论语玉烛”四字。盖身一周刻两对鸿雁及卷草、流云、鱼子纹。整个器物  相似文献   

17.
在民间传统年画中,在高官大员的朝服上,经常会出现麒麟的图案。不仅如此,威风凛凛的麒麟形象还被刻成石雕,或被制成饰物,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在民间广受崇拜。  相似文献   

18.
人总是要死的,不管死得重如泰山或是轻如鸿毛,只要不是突然死去,只要有可能,死前都要嘱咐几句.这些嘱咐叫遗嘱,写成文字叫遗书,用韵文的形式口念或笔写出来,就叫绝命诗词.大概在私有财产出现之后就已有之."绝命词"三字最初出现在《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词."可见绝命诗词"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最早的绝命诗相传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获麟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相似文献   

19.
殷商时,人们崇尚迷信,祭祀、征伐、疾病、田猎等,都要用占卜的形式预测吉凶祸福。占卜后就在龟甲兽骨上刻下卜辞及与占卜相关的内容,这些由贞人(或巫师)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统称为“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亦称“龟甲文”“贞卜文字”“契文”“殷契文”等。  相似文献   

20.
单秀丽 《学语文》2005,(5):45-45,40
龟,俗称“王八”,是对男性最卑贱的辱骂,“龟儿子”、“龟孙”等也是很粗俗难听的骂人话。而纵观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在元代以前的四千余年中,人们却一直把龟看作神灵、长寿和祥瑞的象征。不仅帝王将相对龟顶礼膜拜。士人百姓也都希望沾上龟的灵光。他们或将神圣名贵的事物命以龟名。或将龟用于人名、地名、书名、赋名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