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由细节组成的,而实效是教学细节的价值趋向。笔者认为,“细节决定实效”。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接受而精心创设,用心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做秀”,不是为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撇开学生课常,冉荚是虚的,冉大是宅的。笔者认为,有效的晰义课堂,足从关注细节开始的,做到“扎实、真实、朴实”,是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隋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一思想品德课,我们是否更要引起注意,在课堂上关注每—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更能让思品课堂变得完美?更能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作为一个初中的思品课教师,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下简称思品课),我们是否更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能让思品课堂变得更完美,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艾刚 《课外阅读》2011,(10):299-299
现在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了,不是“一言堂”了,也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更不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方式了。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变成了“满堂转”,你不是说“我”不和学生亲近、民主吗,好,我现在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节课四十五分钟都在“转”着,你看看我是多么平等民主的老师;有些教师变成了“满堂问”,你看看我多么懂得“师生互动”呀,多理解新课改理念呀。对于这些老师语文课堂上的做法,笔者认为是“换汤不换药”,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教得辛苦课堂效果却不尽如意。在新课改理念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成了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实践并努力达到的教育理想。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的教学细节对高效课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名师的课堂,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成精彩的高效的经典的课堂教学。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要关注教学的细节,尤其是一些不起眼的容易忽视的细节,它往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从细节入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要上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推敲打磨的。光是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不足以支撑起好课堂,关键还是要有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细节中。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细节成就课堂。课堂是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关键,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高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那么今天我所提到的“精彩的细节”不是如何去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去品词析句,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本保障,而这些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在这里我只提学生两种重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由每一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把握好每个教学细节就能够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实效。本文中笔者从备课、新课导入、课堂提问三个教学细节着手,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细节,把数学课堂打造得更高效呢?下面,笔者以“统计”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是对文本、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创设”。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生长其间的闪光细节。课堂的精彩生成离不开对文本、对教学过程中细节的精心预设,教师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预设文本中哪些关键的字、词、句、段需要挖掘,如何挖掘;预设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步骤、方法,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预设学生有哪些生活体验,会怎样提问、解读、感悟,会出现哪些错误,相应地,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生成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浅陋变得深刻,失败转为成功,平凡变成伟大。  相似文献   

9.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是对文本、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创设”。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生长其间的闪光细节。课堂的精彩生成离不开对文本、对教学过程中细节的精心预设,教师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预设文本中哪些关键的宇、词、句、段需要挖掘。如何挖掘;预设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步骤、方法,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预设学生有哪些生活体验,会怎样提问、解读、感悟,会出现哪些错误,相应地,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生成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浅陋变得深刻,失败转为成功,平凡变成伟大。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往往热热闹闹,但只是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的确,语文教学并不简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语文教得复杂,而是要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复杂丰富的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不再视语文学习为畏途。如何让语文课堂从繁复走向简约,清朗起来,达到孙双金老师所说:“简约课堂不是简单课堂!它是外在彤式简单,而内在思想丰盈;它是教师教得简单,而学生学得丰富的教学。”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在教学中思考并实践着.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往往热热闹闹,但只是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的确,语文教学并不简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语文教得复杂,而是要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复杂丰富的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不再视语文学习为畏途。如何让语文课堂从繁复走向简约,清朗起来,达到孙双金老师所说:“简约课堂不是简单课堂!它是外在形式简单,而内在思想丰盈;它是教师教得简单,而学生学得丰富的教学。”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在教学中思考并实践着。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教学手段和必备的教学技能。现实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人人都用,却不是人人善用。如有的发问像画龙点睛,有的发问却似画蛇添足;有的发问能扣人心弦,激起学生的层层波澜,有的发问却显得无的放矢,索然乏味;有的发问能驾驭全局,使整个课堂渲染在深深的思考之中,有的发问却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甚至导致学生概念的错误……那么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如何扬“长”避“短”?笔者认为,“善教者,必善问;善问者,必善工”。要达到课堂提问的最佳效…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7):67-68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造满意课堂,必须关注细节,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细节,让学生感觉课堂“有滋有味”,从而呈现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倘若,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却又面临着如何培养兴趣的教学难题。多年教学经验而言,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以“课堂气氛”为中心,从感官人手,并在感官活动中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说说唱唱中喜欢英语。总而言之,本文重点在于激发课堂的“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教学课堂的成果是有效化、高效化乃至是实效化。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课堂应当是儿童的乐学课堂。气氛沉闷的注入式教学课堂肯定不是乐学课堂。部分学生活跃多数学生陪读的课堂,表面热闹不讲实效的课堂,也不是乐学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乐学课堂呢?简言之,乐学课堂是实行愉快教学,体现“趣、精、实、活”的课堂。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预设与生成使课堂教学闪烁出智慧之光,更富有灵性与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我们认为预设不是教师为一堂课的教学事先设计的“教学地图”,生成不是教师为了完成预设,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这张“地图”行走,预设与生成应如鸟之双翼,有效协作,巧妙运用,使课堂教学翱翔于知识的天空,和谐共生,相映成辉。那么,如何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17.
范芳芳 《考试周刊》2011,(86):161-162
为做而教是“真教”,为做而学是“真学”。在中职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摆脱教材束缚,开辟教学时空,改变学生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13年第12期登载了《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的缔造者》一文。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教师针对目前新课程教学中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讨。教师一致认为“将课堂交给学生”应因课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绝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9.
正就课堂教学而言,作为教师,总想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客观上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这为达到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对立的、矛盾的,还有人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不是新课改的产物。而笔者认为,要实现课堂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系。下面就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接受学习和探究的学习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实效课堂需要以接受为主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学科教学改革入手,尤其是作为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教育学学科教学应成为师范素质教育的“领头雁”。作为教育学科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更应发挥它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笔者认为,教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课堂实效、提高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课堂实效,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师生观,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观念的改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最高层次上的变革。因此,要增强课堂实效应从观念的更新入手,教师应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