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范宁 《钓鱼》2013,(12):18-19
守底无望钓浮出彩时常会碰到窝点内鱼虽多但不咬钩的现象,很多人对此束手无策。不久前,南京钓友小陈就向我询问过类似的问题。我最近钓鱼总感到不爽,明明看到窝点里有鱼星,旁边也时常看到大鱼翻水。可就是在底下钓不到鱼,已经连续三天出现"  相似文献   

2.
柏名荣 《钓鱼》2004,(11):17-17
春夏过渡时期,钓鱼时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时原因出在气候上、温度上、鱼饵上或是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咬钩的,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认为,在这个时候,钓者如果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将死饵变活饵,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3.
垂钓底栖鱼     
柳明 《钓鱼》2004,(5):56-56
像我这样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年轻人,经常会回想起那些底栖鱼一一岩鱼、花鲫鱼、大头鱼和比目鱼。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悠闲地坐在船上,松开鱼线,将饵料一直放到海底。在等待的同时,我会感到十分的刺激,因为我知道几分钟后就会有一些反应迅速的底栖鱼开始游来吞食饵料。一旦有鱼上钩,内心的期待就不断地增加,我就如同在拉动着丰厚的奖品,渴望能快些看到自己钓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是色彩斑斓的岩鱼,也许是体形优美的花鲫鱼,也许是巨大沉重的比目鱼。  相似文献   

4.
钓底? 拉浮?     
提到无锡“锦园垂钓乐园”一号池,相信许多钓手都有这样的感受——“那里的鱼好玩,钓底可以,拉浮也不差,信号多多,就是逮不着”。面对上、中、下层都有鱼讯,也都能钓到鱼,是钓底好?还是拉浮好?也确实难为了钓鱼人。笔者在这次全国锦园杯邀请赛中,同样遇到了这个难题。根据比赛规则,我第二场钓1号池小鱼。比赛开始10分钟,由于上一场放鱼的缘故,鱼情较稳定,底钓效果不错,中鱼率也可以。20分钟过后,鱼情开始有了变化,感觉中层有鱼讯,多次饵不到底就有接钩现象,也能钓上几条,这时我决定拉浮。一阵忙活后,“感觉不错”。比赛结束,获鱼却只有81尾,…  相似文献   

5.
甯夕雨 《钓鱼》2005,(5):36-36
野钓中常见钓友在鱼不咬钩或鱼上钩迟缓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把大量的诱饵投进窝点,结果是窝点里鱼星不断地泛上水面,但鱼仍旧不咬钩,钓友甯夕雨著文,《摆脱野钓中的误区》帮你摆脱这个困惑。  相似文献   

6.
竞技风暴     
《钓鱼》2006,(1):18-19
风天钓鱼时的抛竿方法:在垂钓的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风流的恶劣天气或是垂钓于流动水域。在有水流的环境中施钓,最令垂钓者头疼的是流水走标现象,当你刚把钩饵抛入窝内,水流就将其带离窝点,这样,既难以形成有效的诱鱼区,又达不到有鱼钓的目的。在湖泊、水库、坑塘里施钓时,遇到风刮浪起的情况,同样也是件烦心的事。  相似文献   

7.
冬季,我常用“造鱼窝”的方法钓鲫鱼,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选窝点:造鱼窝最关键的一点是窝点的选择,窝点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钓获量的多少和鱼个头  相似文献   

8.
颜恒 《钓鱼》2004,(9):27-27
钓友都有体会,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这个春夏交替的时期,手竿是最难钓鱼的。这除了因为经历了整个春天的黄金垂钓过程,使所钓水域近岸的鱼数量渐减少,鱼滑和鱼不咬钩等现象外,还存在着因季节的更迭带来的温度变化使鱼难以适应,以及因春耕用水水位快速下降造成鱼类惊恐躲避等诸多非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这个地区,近年来江河水库中马口鱼逐年增多,因此,在夏季很多钓友喜钓马口鱼。因为它吞钩猛,挣扎力强,手感好。下面就我钓马口鱼的一点体会谈谈定点底钓马口鱼。  相似文献   

10.
在垂钓中跑鱼是正常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哪种钓法,钓哪种鱼,每个钓鱼人都有跑鱼的经历。但如果是频频不断跑鱼,钓上的鱼没有跑掉的鱼多,那就不正常了,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江金宝 《钓鱼》2004,(5):41-41
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它对垂钓的收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我在垂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两个窝仅相距半尺,钓获却大相径庭。有年秋天,我去江宁区野钓,碰到一位钓鱼高手,凡经他指点的地方做窝,几乎窝窝有鱼,有的窝点还常钓不衰。这真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阅读垂钓的文章多了,才摸索到这一点做窝技巧。这里,我只想就野沟野塘的特点,如何选窝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王跃进 《钓鱼》2004,(2):25-25
我是个钓瘾极大的人,白天工作忙碌,休息日又常常加班,没有时间钓鱼就感到难受。于是我找了个鱼密度不大,即便是夏秋季节也不易获鱼的鱼池,和塘主商量,下午四五点钟下班后去,钓到晚上10—11点。塘主也是位钓鱼高手,他知道这个季节白天鱼儿咬钩都不积极,况且晚上气温更低,鱼儿咬钩的可能性就更小,便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有了个过瘾和探索冬季夜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颜恒 《钓鱼》2009,(23):42-43
【7】“鱼儿口味也有变,荤素香甜臭与酸”——通常情况下,某个水域鱼的食性是由长期的适应性形成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有的水域,某天爱吃蚯蚓而某天又爱吃米饭,某天又专食酒糟的事是时有发生的,根据我的长期观察和了解,之所以发生这种特殊现象,主要还是气象变化造成的,其次与季节的不同也有密切关系。如果再深究一些,  相似文献   

14.
国建 《钓鱼》2010,(2):58-58
在底钓时经常会遇到盗饵的杂鱼,如何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海钓时钓手在底钓时,经常会发生盗饵的现象,饵尚未触底,便已经被杂鱼咬得支离破碎。因此我想出了一个办法,采用冷冻饵的方式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诱鱼性。每次在外出海钓之前的晚上,我会将钓组挂上饵,随后整个都放入盛有水的塑料杯中,将它们冷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垂钓》2006,6(11):1-1
每次钓况不好的时候我总会想:今天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这是一个困扰我很长时间,相信你也时常会有同样的疑惑。 其实要是把这个问题升华一下,那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对于钓鱼人来说很重要而且很严肃的命题:要想钓好鱼究竟需要哪些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杰  郑博元 《钓鱼》2008,(14):48-49
端午节过后,正式进入夏季了,溪中的鱼儿们也进入了繁殖季节。在溪畔,你可以看到溪鱼互相的追逐或者在晨昏之际不时会跃出水面,看来,我们正式地进入溪钓SPOON的季节。  相似文献   

17.
诱,就是把鱼诱到你的窝点里来。怎样让到处游弋的鱼集中到钓点来呢?大家习惯的诱鱼方法是往窝点投进大量的诱饵。但诱鱼也要根据钓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哲 《钓鱼》2007,(4X):39-39
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野钓中,它对钓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需要钓者的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在一次野钓能有三五个上鱼的窝子就十分理想了。能否选择好的窝点和对鱼情的认识,需要充分了解所钓对象鱼的食性和习性。根据鱼的食性和习性来寻找出鱼类栖身的场所和觅食活动的区域,以及鱼的活动规律。一个人在不了解鱼习性的前提下,是不会钓好鱼,也不可能钓好鱼。因此在钓鱼前,必须要确定对象鱼种。然后根据对象鱼的习性来选择钓点。根据鱼的食性和觅食规律来选择用饵。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04,(24):40-40
四、春季垂钓时各应选用何种鱼漂?春季气候依然变化无常,我们在垂钓的过程中遇到的鱼情也同样与这天气一样呈多样性的变化。有时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鱼却非常难钓(尤其在正午前后,这个现象更加明显).有时细雨轻风、阴云遮日,垂钓效果却十分喜人出现这种看似反常的垂钓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日照强度和水温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多数鱼类的趋温反映,使垂钓的难度在这个季节里困扰着许多人。因此,在春季垂钓时,我们也应该慎重、科学地挑选出合适的鱼漂。  相似文献   

20.
阿牛学钓记     
风天钓鱼时的抛竿方法:在垂钓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风浪的恶劣天气或是垂钓于流动水域。在有水流的环境中施钓,最令垂钓者头疼的是流水走标现象,当你刚把钩饵抛入窝内,水流就将其带离窝点,这样,既难以形成有效的诱鱼区,又达不到有鱼钓的目的。在湖泊、水库、坑塘里施钓时,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