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以福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调查目标,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的方式,明确当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基于中学生性格特点,提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方式,以期能够全面提升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为中学生创设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音乐的特性,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体育安全教育,培养中学生体育安全意识;在体育活动中融入音乐元素,提高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
张国榜 《内江科技》2007,28(9):180-180
文章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育特征出发,探讨了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个体需要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目标的确立和培养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目标的确立和培养对学生体育活动行为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学生体育目标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江苏省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阳光体育活动;活动的时段以白天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对策:统一思想,认识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扩大宣传,营造开展阳光体育的气氛;制定方案,开展特色阳光体育;加大投入,长期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  相似文献   

6.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必林 《科教文汇》2008,(25):191-191
本文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健康不良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运用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对不健康心理预防和治疗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昌媛媛 《内江科技》2010,31(11):52-52,6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沈丽 《内江科技》2010,31(12):172-172
通过对苏州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了解苏州地区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和体育课选项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针对当前农村高中生对体育兴趣的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体育兴趣是推动农村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强度及对自身及社会的作用。强调农村高中阶段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体育兴趣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丽  秦健倩 《内江科技》2010,31(11):205-205
通过采访和调查苏北部分学校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从开展的现状中发现在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建议,以求能更好地开展中学体育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波  刘佳 《内江科技》2011,32(7):193+206-193,206
如今阳光体育快速发展,针对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要依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情景-反馈"法综合了现代和传统教学法的精华,是比较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探析其在中学生阳光体育中运用,发现其不仅能促进学生技能和体育理论的学习,还能培养中学生的应变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兴趣,必将为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对终身体育产生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阳光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在体育教学过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对体育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分析,分析它的优势,总结经验为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有利的方法,加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健康意识,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并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制定符合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调动高中女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利用兴趣效应不断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以培养高中女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终身自我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耐久性、顽强性、勇敢性、自主性等意志品质,为学生将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非常明显而且十分丰富。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以学生亲身参加体育活动为其主要特点的,在身体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耐久性、顽强性、勇敢性、自主性等意志品质,为学生将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养生、健身、竞技和娱乐体育活动。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职大校园,对正在接受大量时尚信息的当今职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提高终身锻炼的认识,强身健体,健康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为国家建设作出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阳光体育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虽然已经家喻户晓,但在实际的贯彻实施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波 《内江科技》2011,32(4):27+40-27,40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体格的健全、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正是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中学生能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将对其今后体育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动画片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影视样式。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由75%的青少年喜爱观看动画片[1]。动画片在提供娱乐休闲的同时也承载着文化传播功能,这对中学生的美育、社会化等具有促进作用[2]。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