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黑话     
一在政治、经济变革的时代,在改革开放搞活年头里,与鲜花、希望同时到来的还有泛起的沉渣,复活的僵尸,泛滥一时的黑话便是这些货色中的一种。今天,黑话已经成了畅销的纪实文学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这当然同当前纪实文学所选择的题材有关,但同纪实文学作者们的艺术趣味也是有一些儿联系的。对于黑话。新时期的作家最最关心的当然是贾鲁生。他写了一篇作品题目就叫做《黑话》。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史论》对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演变过程、时代特点和多重复杂影响、查禁文学下的文学生态等进行了描述和阐释;结合民国时期文学生态,对一些被查禁的文学期刊、文学品种和著名作家的作品重新阐释,获得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整理编撰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该书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次对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过程、特点、影响以及查禁文学下的民国文学生态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概括,这些梳理和理论概括具有原创性。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史论》对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演变过程、时代特点和多重复杂影响、查禁文学下的文学生态等进行了描述和阐释;结合民国时期文学生态,对一些被查禁的文学期刊、文学品种和著名作家的作品重新阐释,获得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整理编撰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该书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次对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过程、特点、影响以及查禁文学下的民国文学生态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概括,这些梳理和理论概括具有原创性.  相似文献   

4.
唐前女性作家的作品所呈现的悲剧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既有命运之悲、离别相思之悲和弃妇之悲的感叹,又有不惜用生命捍卫自己信仰的悲壮之作。和后世女性作品相较,唐前女性作品在题材内容、作队伍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男性模拟之作相较,唐前女性作品更能表现女性自身本真生命状态,从而更能体现女性的自审意识。在抒发情感的方式上,唐前女性作家的作品表现出更加真诚和直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学真实性的维度相当宽泛,可包含客观之真,也可包含主观之真;可包含可然之真,也可包含超然之真。它分为三个级次,第一个级次是本事之真,即真相的再现,以符实度为标准;第二个级次是常理之真,即逼真的表现,以可信度为标准;第三个级次是情趣之真,即超世的展现,以性灵度为标准。本事之真与虚构概念相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原有的模样和形态写;常理之真与虚假概念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应有的常模和形态写;情趣之真与虚伪概念对立,要求按照审美的绮情异趣写。以符实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纪实文学;以可信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以性灵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赠与我1册段文昌副教授的著作——《赵树理小说的改编与传播》(以下简称该书),并让我为该书写篇书评,我没有贸然答应。虽写过一些书评,但评论的大都是一般文艺作品,而该书是一部学术专著,评论难度大,恐有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之嫌。后来转而思忖,作为晋城市赵树理研究会一员,已为作家刘长安的纪实文学作品《苦旅》、田澍中的纪实文学作品《文魂》两部赵研作品写过评论,这一次搁笔不写,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子夜》和《清明前后》等小说和剧本在民国时期先后多次遭到国民党的查禁,理由是“鼓吹阶级斗争”、“鼓吹偏激思想,强调阶级对立”、“述及暴动”、“述及赴京请愿情形”、“描写抢米风潮”、“有不满国民革命词句”、“诋毁当局”、“指摘政府,煽惑人心”、“讥剌本党”、“不妥”等.国民党的查禁意图是消弭社会斗争意识和消除阶级斗争事件.这些作品在民国时期被查禁了近二十年,却连续出版和被热读了近二十年.这些作品在查禁的险境中不断风行的一个原因正是其斗争意识与那一时代斗争思潮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雨果(1802——1885)逝世100周年快到了。在纪念雨果的日子里,笔者在这里粗略地谈谈其代表作《悲惨世界》的创作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就教于同行和读者,参加对雨果的纪念活动。维克多·雨果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这大概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其代表作《悲惨世界》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还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目前在我国说法不一。有的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理由是“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以及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  相似文献   

9.
华裔女性作家及其作品在美国文学及文化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国内学者对华裔美国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亚裔女性同性恋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和论述则更是凤毛麟角。文章拟对亚裔女作家崔洁芬(Kitty Tsui)的写作运用怪异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作为华裔女性和一位同性恋者,崔洁芬当属社会"非主流",饱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忽视,甚或蔑视和歧视。在其作品里,崔洁芬重点描述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异性恋霸权主导、同性恋憎恶和同性恋歧视的反抗,同时讴歌赞美同性恋者间爱情之美、之真、之纯。借助其作品,崔洁芬试图构建华裔美国女同性恋者在美国社会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身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虽然薄弱,但总是不断有新的进步和发展。近期一批少数民族作家如满族作家佟希仁、王立春、袁玮冰,蒙古族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苗族女作家贺晓彤、彝族作家普飞、回族作家王俊康、马瑞麟等都有新作问世。他们的作品除了各具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又都沾着厚重的泥土味儿,透着活泼的孩子气儿。这些作家们通过对民族儿童生活的诗性抒写,关注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生存、生活状态、命运遭际以及思想情感。他们作品就像一面镜子,让不同民族的大读者小读者观照自我,并从“自我”身后一隅之情境中,探视到民族生活的嬗变,领略到民族传统的承扬。  相似文献   

11.
黄佩华作为一个关注自身民族命运的作家,在其中篇小说《百年老人》中深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存现状和精神生活。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了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其极具特点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做了系统解读,充分肯定了作品在揭露核事故的真相、真实记录众多"小人物"的悲惨境况、官僚阶层的傲慢与无知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及作品带给人们的深刻思考。同时,作者也指出作品的重要缺陷,其根源在于口述式纪实文学体裁的局限性,及作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女性命运及形象的描写已不再是稀奇之事,但从女性纤敏的心理和繁复的生命体验来关照女性之自恋与人生之挣扎而引人注目的当属女性作家王安忆。作家以独特的想象方式,对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的生命符码(即女儿、妻子、母亲)进行无情的自恋拷问,其中有关女性人生的放纵、企求、无奈的叙述则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内涵和文化意味,同时也使其女性人物传达出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南宗名臣李纲是两宋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他对李白的评价或褒扬李白英豪盖世的个性,或深化其谪仙意义,或仰慕李白之"真隐",或推崇李白俊逸之诗风,有关的诗文作品多达20篇左右,在两宋颇具代表性.这些诗文作品不是单纯从人品及诗品去审视李白,而是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去解读李白,视角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后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女性解放浪潮给陕西籍男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以巨大影响,他们在作品中着力塑造新女性形象并彰显女性意识,但他们仍无法摆脱三秦大地古老的男性审美标准和男权意识,因此在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男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多挣扎于无可奈何的凄苦命运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善于描述小说中的恶人形象,在福克纳笔下的恶人都是行径卑劣、无爱心、无道德意识的恶棍。文章以其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村子》、《小镇》、《大宅》三部曲以及《圣殿》等详细的阐述了其作品中的恶人形象,并透过这些罪恶的表象揭示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叙事特点,作家旨在关注人类命运,为人类指出从罪恶到救赎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少年文学的报春之作──评《青春大写意》杜晓明《青春大写意》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学生撰写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3月版),当年获得了第六届冰心图书奖。这是一部少年写、写少年、少年读的作品集。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的少年作家们以反映当代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安妮·法迪曼在其获奖纪实文学作品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中以叙事者身份向美国社会讲述了她亲历的一桩苗族病人与美国医生在治疗方法上有巨大分歧的案例,由此引出苗族移居美国后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该作品在史学、人类学及医学三个领域都有深刻意义,这对国人了解当代海外苗族/Hmong人的生存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纪实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内容上呈现出大开放和大超越的格局;从题材上看,作家一方面努力以多学科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观察视角来建构作品,另一方面又突破了种种禁区;从主题上看,作家一方面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向生活深层掘进,另一方面又用现代观念、现代意识来烛照。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以三角或多角恋爱叙事模式著称的张资平作品多次遭遇查禁,并引起社会关注:其中《黑恋》(原名《青春》)被当作"反动刊物"查禁,《长途》则以"普罗文艺"之名而遭查禁。《黑恋》《长途》是张资平转变初期创作的作品,小说中的革命因素为多角恋爱故事穿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发表了对官员贪腐行为和书报审查弊病的批判。简单、粗暴的书报审查制度体现出民国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限制与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