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就是学习者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激烈讨论,爱追根究底,敢于探索。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首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质疑的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表现出好问、好看、好学、好做的突出特点,就容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进一步思考。怎样培养学生质疑呢?第一,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古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始,教师应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大教学观并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多用微笑、点头、注视、手势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或者不切主题、奇思…  相似文献   

4.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最好突破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觉有疑问存在,自己不得不问个为什么,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解决的时候,思维就被启动了。  相似文献   

5.
陈年媛 《广西教育》2012,(29):82-83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引导学生质疑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创新同样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第三次全教会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学习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它以创造性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质疑即提问,创新来自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创新,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宋代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  相似文献   

7.
郑行宣 《教师》2011,(23):77-77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14):87-88
<正>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则无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质疑能力,可以看做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过于依赖教师,只有教师的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而这一点正是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表现。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针对学生英语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  相似文献   

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思考的前提和深入。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的内驱力。数学课上培养内向的小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无疑给这些特殊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数学课堂上培养内向小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教学不容忽视。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学校里话很少,不愿意与老师有过多的交流,上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13.
段作华 《教育艺术》2008,(12):34-35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而质疑则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以疑导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语。  相似文献   

1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舍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具备科学创造力的人都是敢于发现问题的人。而在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得比较多的是教师如何"问"学生,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十分必要。首先,学生能质疑是一种学习主动性的体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学须有疑、不疑则不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选择最佳时机培养问题意识,组织交际活动培养质疑能力;营造课堂气氛提供质疑平台等。  相似文献   

17.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2,(34):37-38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质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质疑"环节似乎常有"作秀"之嫌,似乎成了课堂上的"摆设"。以下是三位老师在执教同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19.
袁凤瑛 《河南教育》2004,(10):24-2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而质疑则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以疑导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敢想  相似文献   

20.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释疑。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