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看用英语怎样说“看”。英语里的“看”可没有汉语里这样简单,我们至少可以说出三个表示“看”的单词:see,look,watch。那么这三个单词都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呢?see:眼睛睁着时自然映入眼睛的东西。如:I see him.我看到他了。look:有意要看,有意识地将视线朝向它时。如:Look at the blackboard.看黑板。(上课时老师经常这样说)watch:利用一段时间注意去看动态的或可能移动的东西;观察如:watch TV看电视I see something on the floor.I look at it.It is an ant.I watch it.我看到地板上有什么东西,(仔细)一看,是只蚂…  相似文献   

2.
透过光学元件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像,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能看到物体的像的观察范围如何确定?二是透过光学元件,眼睛能看到的区域(视场)如何确定?从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看,光学方面考查这类问题的试题时有出现,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通过对常见的光学元件:平面镜、凸透镜、凹  相似文献   

3.
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有如下特点.1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1998年竞赛题目不少取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体味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亲切感,从而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竞赛题中,仅光学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有8道题.例如,选择题第4题,“医生在冬天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的目的是“太凉?消毒?防止热膨胀?”还是“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答案: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第11题“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楚的像,她常常将”报、放大镜、眼睛如何移动?(答案: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填主题的第5题,“体温计的横截面做成  相似文献   

4.
<正>题目:物体AB被置于一薄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之间,并垂直于透镜的主轴.透镜的大小、焦点的位置、物体AB的长度和位置都如图一所示.1.在下图上用作图法(以透镜中通过光心的一条虚线代表薄透镜)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和像.2.要想看到物体AB的完整的像,眼睛必须处于某一范围内.试作图确定下图上的这一范围(用斜线标明).这是198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的一道物理试题.题目中的“2”是视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先看这样一个题目.如图二,P为室内一点,A、B为墙上的一个小窗的上、下边,在哪个高度范围内室外的人透过窗户能看到放在P点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镜子的迷惑     
镜子是个奇妙的物体。博尔赫斯曾把镜子比喻为迷宫,两面相对的镜子会产生一个无尽的世界;镜子既能颠倒左右,也能颠倒上下,镜子是邪恶的,因为它导致混乱。一天,艾丽丝与乔伊姆正在讨论这个问题。艾丽丝:多么奇怪的镜子啊,乔伊姆!你看,我的发带明明是绑在左边的,可你看,镜子里它却在右边呢!乔伊姆:是啊,它使左右颠倒过来了。艾丽丝:不单是这样呢,看我们的脚下,它使得我们上下颠倒过来了。(图1)图1可是当他们站在垂直放置的两块镜子前面时,他们更吃惊了。他们感到镜子中的他们跟平常中的不同,或说完全一样!怎么回事?这时镜子里的像与平面镜中的像不同,它是完全没有被镜面颠倒的像!艾丽丝此时所看到的她自己正和别人所看到的她完全一样!艾丽丝眨了一下眼睛,天哪!镜中的像不是像想象的那样眨一下右眼,而是另外一边的眼睛眨了一下。(图2)这时,他们遇见了平易近人艾弗逊教授,于是向他说出了自己的疑惑。教授笑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疑问,而是给他们出了两道题目。1.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分析:根据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及像物等距原理,C、D图像与物关于平面镜不对称,B图像与物关于平面镜不对...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晚上,我和爷爷一起回家。忽然看到了个“怪物”向我们跑来。这个“怪物”两只眼睛发着亮光,像两只小灯泡。我惊奇地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的两眼那么亮呢?”爷爷说:“这是一只  相似文献   

7.
透镜成像观察范围的确定,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一、物体的位置不动,眼睛处于什么范围内能看到像——即确定目域方法是:1.确定物体像的位置;2.根据物体的边界点和与之对应的像点,作出入射光线的边界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边界光线;3.根据边界光线确定折射光线照到的区域,即为目域.  相似文献   

8.
杨付生 《物理教师》2002,23(2):35-36
本刊 2 0 0 1年第 4期《透镜教学应注意两种观察结果的差别》一文中列举的一定大小的物体AB经凸透镜成实像光路如图 1所示 .文后总结眼睛在P1CP2 所围区域内能看到AB整体的像A′B′.(即P1CP2 所围区图 1域为全像A′B′的观察范围 )许多资料也都有类似作图和总结 .我认为总结是不全面的 ,要画观察范围 ,对象当然是人看 ,由于人眼本身结构的限制 ,人眼不一定能看清或看到人眼前方的物体 .按正常眼说 ,人眼的近点是 1 0cm ,像A′B′在人眼前方 1 0cm以内时 ,即使眼球焦距调到最小 ,A′B′在人眼中成的像也不会被人感觉到…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基础训练3》第三题(P54,《三》)短文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蚂蚁的认路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这里请注意,“主要”二字;短文接着叙述,有人作了一个实验,用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使蚂  相似文献   

10.
防盗门的“猫眼”可以使室内的人清楚地看见室外大范围的景物,而室外的人却看不清室内的景物,这是为什么呢?人能否看清景物取决于能两看个因清景素物:一的、最透近镜成距像离是,否在人的明视距离(人正常视力的人的明视距离为25厘米)的范围之内;二、有足够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其实通过“猫眼”的内外观察时之所以结果不同也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原来“猫眼”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如图1所示)。假设某种防盗门的“猫眼”的凹透镜焦距为1.0cm,凸透镜的焦距为35cm,两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1cm,通过“猫眼”在室外看室内的景物的光路图…  相似文献   

11.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窗户”,是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美国普林策奖获得者泰杜·纯丹(T.Mary.D.Fiensctan)女士就说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真可谓一语中的。从作者的角度而言,确立一个新鲜、醒目、有灵气、有趣味的题目,就能一下子吸引读者,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为重要;从读者的角度而言,“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虽是一种调侃,但也反映出众多读者读书看报时首先注意文章标题的事实。假如文章题目俗套、不吸引人,那么即使构思再精巧,文辞再精彩,内容再新颖,也难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反之,如看到《生命如一泓…  相似文献   

12.
人的泪时常隐藏着虚伪和无知,但是,人的泪和动物的泪加在一块,那就不能不真实了。就像哪家死了人,你们应该与这样的事打过交道吧!有些人碍于面子,可能会流下那不真实的泪水。我小时候曾养过狗,是一条与我朝夕相处、情比天高的“朋友”。因为某些原因,把它送到了外地。临走时,我看到了它那软软的绒毛,黑黑大大的眼睛,我的心里仿佛充满了无奈和不知所措。一年,二年,三年,我比以前长大了,妈妈说要和我去看狗,我心里就像有小兔子在跳舞,迫不及待的。当我看到它只见它被一条粗粗的绳子拴着,身上的毛很硬、很亮,吃的东西根本下不了口,瘦得骨头清晰…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见什么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让自己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藐视就是轻视、小看。据说牛的眼睛看东西是放大的,所以在比它小得多的牧童面前也俯首帖耳;鹅的眼睛看东西是缩小的,因而敢于向比它大得多的人发起进攻,常被人用来看家。绝不敢提倡大家都来像鹅那样看东西,但时不时藐视点什么人或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看书看名,看报看题”,“题好一半文”。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有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会为青年男女平添几分潇洒;有一个恰当形象的标题,文章就犹如画龙点睛,熠熠生辉,活灵活气。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题目都是取得很好的,如《大自然的语  相似文献   

15.
丁学明 《学习之友》2011,(11):47-48
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即使眼睛看了也不一定为实。你若不信,那我们就让大家看看几幅图吧,验证一下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否为实。  相似文献   

16.
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第18题:“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从题意看,是讲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  相似文献   

17.
射箭的技巧     
从前,有一个射箭高手,当他第一天教徒弟时,并没有告诉徒弟具体的射箭技巧,而是对他说:“今天开始你必须学会盯住目标,无论有什么东西闪过,你的眼睛都不能眨动。”就这样练了两年,后来甚至当别人拿着椎子向他眼角刺来时,他也没有眨一下眼睛。师傅对年轻人说:“这第一步,你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下面要练眼力,要练到你看远处的物体时就像你在近处看到的一样。”这回年轻人练了3年,最终能将蚊子看成车轮一样大了。有一天,师傅拿来了一张弓,对徒弟说:“你看,那里有一只蚊子,把它射下来!”年轻人拉开弓,瞄准远处的蚊子,轻轻一射,蚊子就被射穿了。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先看两道试题 1.试问数列19100月g(10051。手),…,19(loosin“手),…,19(loosin一‘手), 一”‘~“一0-一’一0、----一4”一0、----一4一。、---一4’…前多少项的和的值是最大?并求出这最大值(这里取192一。.301). 2.设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已知as一12,S。>o,513>0. (一)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二)指出51,::,…、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这两道试题,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工农医类)的数学试题,者是1979年的第9题,后者是1992年的第27题.显然,两题考察的基本内容都是等差数列,考察的重点都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  相似文献   

19.
看到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我们就会想:标题都这么美,那歌词也一定很美。《我的未来不是梦》,生活的强者看到这个标题,定会深表赞同,就是那些处在迷惘之中的人,看到这个标题,心情也会为之一振。常言道:“看书看名,看报看题”,“题好一半文”。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有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会为青年男女平添几份潇洒;有一个恰当形象的标题,文章就犹如画龙点睛,熠熠生辉。所以,在写作中,除了对文章的立意谋篇要苦心经营外,对文章的标题也要刻意求工,细心琢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最早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我们肖老师却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说明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