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从宋时起即有“分人本”和“分类本”两大版本系统流传。安石原本及是选初刻——元符戊寅杨蟠刻本,应该皆是“分人本”。杨刻后“分人本”的流传情况如下:南宋初年抚州重刻本源于杨蟠刻本,今存卷一至九。乾道己丑倪仲傅刻本源于抚州重刻本,今已不存。康熙庚辰,宋荦从徐乾学处借得宋椠残帙八卷,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相似文献   

2.
范浚《香溪集》,宋、元、明、清均有刊刻。南宋本为初刊本,后世刻本大多源于此本,惜今不存。元刻本由宋残本拼合而成,基本保留了宋本原貌。明成化唐韶刻本在元刻本基础上递修而成,万历本沿袭成化本刊刻。清乾隆七年范文焕刻本为另一系统。《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源于成化本,阙佚、讹误较多。民国《四部丛刊》本翻刻范文焕本,存世较多,较为精善。  相似文献   

3.
《西陂类稿》是宋荦晚年自订其一生著作的总结集。以"西陂"为名约有三义:对故土的眷念、对苏轼的欣慕以及尊康熙之御书。《西陂类稿》编辑成书以后,共有六种版本相继出现:康熙五十年宋氏家刻本,康熙间宋至等补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光绪四年吴元炳重刻本,清抄本,民国6年宋氏重刊本等。  相似文献   

4.
据(北宋)王溥《五代会要》记载,经书之雕版,始于后唐长兴三年(932)依石经文字雕刻九经印版。两宋以降,刻本浸多,有越刊八行本,宋十行本,宋蜀刊本,宋建刻九行本,金刻本,元刊本,明代的闽本、监本、汲古阁本及清代的武英殿本等。其中宋十行本即《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附以释音和注疏,为诸本中最善之册,但并非最古之册。而明代诸刻本由于辗转翻刻,讹谬百出,汲古阁毛氏本已漫漶不可识读,经人修补后,更多讹舛。清乾隆时所刻殿本也有不少错误。  相似文献   

5.
《四时纂要》是我国古代著书农书,现有时代朝鲜翻刻本存世。对这个刻本,特别是某些次序颠倒的向句子,学术界曾有怀疑。从古籍中稽查到的《四时纂要》引文与翻刻本对照来看,翻刻本是真的,从《四时纂要》刻印历史、流传情况、书目著录和明清古籍引用《四时纂要》数量变化来考察,现行的“在我们北宋时已经失传”之说不确,其佚失当在明清之际。  相似文献   

6.
宋本《玉篇》刊行后,在元明清有多种刻本行世。这些刻本有两个源头:一是元建安郑氏本,元明刻本多据此本翻刻。一是据宋版翻刻的张氏泽存堂本(又称"朱序本"),清刻本多据此。总体来看,朱序本优于郑氏本。宋本《玉篇》的刻本东渡扶桑,多被日本人翻刻。从释义、注音、增字及字际关系的标注、设置参考性辅文等方面,可见宋本《玉篇》在编纂上的积极创新,是简明实用型字典的一次较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自明以降,刘基文集递相刊行,版本繁多.盖于明初,刘基文集先以单行本形式梓行于世,如《覆瓿集》、《郁离子》、《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嗣后,诸单刻本被统汇一集名《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世代相传,不断翻刻,先后有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隆庆本、崇祯本、康熙本、雍正本、乾隆本、四库本、光绪元年本、光绪二十六年本、四部丛刊本、民国五年本、万有文库本等流传于世.其中有不少版本因年代久远,于今已成孤本,对一般读者而言已很难见到.熟悉版本是刘基研究的“第一要旨”,笔者于年初游学京师,承蒙各大图书馆的鼎力相助,有幸一睹刘基文集诸版本之全貌,遂成此叙录,庶几同好于中获益一二亦未可知.  相似文献   

8.
《康熙字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修成后,由于引书讹误较多,王引之等于道光七年至十一年(1827~1831)奉敕校勘,并由武英殿重新刊刻,即道光校改本《康熙字典》。对比康熙刻本,共改正2588条错误。王引之将其校改缘由记于《字典考证》。由于武英殿所刻校改本流传少,因而道光后坊间流传的仍是以康熙内府刻本为祖本的各种翻印本。虽然不少印本附有王引之《字典考证》,但由于世人多不知校改本之存在,所以都盼望有按《字典考证》校改的新本《康熙字典》,以方便使用。但这项工作多年无人问津。由台北启业书局1981年出版、高树藩主持重修的《新修康…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为百姓熟知的一位画家.他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痛痒,且诗、书、画皆擅长,在民间流传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乾隆十八年(1753),他因赈济灾民得罪权贵而被罢官,于是骑着毛驴回到扬州,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公开订出润格,以卖画为生.  相似文献   

10.
蟋蟀盆清代以康熙、乾隆时制作者最精,康熙时,有专以制盆名世者,乾隆时,则有御制三希堂盆,是康熙、乾隆宫中当亦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生康熙世,岂目睹其扰民为害之烈‘加以朝贪吏虐,民贩妇卖儿,更无休止。’乃太息‘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故于《聊斋志异》中写《促织》一篇,以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由于不能明言康熙,乃假诧于宣德间,至于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所收唐人别集和万曼《唐集叙录》对唐人文集的著录在内容及数量上都有较大差别,一些集子《提要》著录了,但《叙录》却没有提及,而《叙录》上著录的许多家集子《提要》也未著录.《提要》未著录的唐集,主要因其与统治者政治主张及主流思想不合,或在修撰《四库》时已亡佚、流传极少等原因所致.《叙录》未著录的唐人集子,主要因其材料不足,无可考证.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现存的许衡直解作品主要有四种版本,比较清乾隆五十五年怀庆堂刻本《许文正公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与《文津阁四库全书·鲁斋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发现两个版本各有利弊:四库本虽存在较多谬误,但使用了很多同义词对译怀庆堂本中的说法,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也便于读者理解;怀庆堂本尽管也存在个别疏失,但相对而言更接近于元代口语原貌,故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3.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相似文献   

14.
《全明词》补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明代文献繁富,求全备正自不易,仅从明代词人、词作之误收与遗漏等情况看,亦颇有可补正者,故在饶宗颐、张璋先生纂辑、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全明词》基础上,从《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大型古籍中,辑得《全明词》失收词人20余家,词作200余首。因限于篇幅,刊载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吴师道的师承,并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记载的"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而是与许谦亦师亦友,却未师从金履祥,于金氏只是私淑而已。其所编纂的《敬乡录》,版本虽不多,仅有《四库全书》本、《适园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及几部清抄本,但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助于诗文辑佚与史料补充。  相似文献   

16.
薛瑄是明代主要的理学家,其《读书录》在明清两代经过多次刊刻,主要有十一卷、十卷、二十四卷、二十卷、八卷几种形式。并且,《读书录》在明代嘉靖至隆庆间有一刊刻高潮。本文就几种主要版本逐一梳理,考其同异及流变。  相似文献   

17.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满清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四库开馆期间的辑佚,是清代辑佚的重要时期。四库馆臣的辑佚实践揭开了清朝大规模辑佚活动的序幕,促进了清代辑佚活动的繁荣,对清代中后期的辑佚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有清一代四库馆臣辑佚之学的缘起、过程、成就与不足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探讨主要辑佚大家的辑佚思想、成就、方法等,可以更好地认识清代辑佚这一学术活动发展、繁兴的历程及其对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这只是诬陷和谎言,却迄今还在蒙骗和贻误学术界。乾隆对郑思肖相当注意,有可能看过《心史》,且还写过关于郑氏的诗。《四库全书》中更是留下了《心史》为真的大量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