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四、制作机身 2.搭建机身框架 从建材市场买块平整光滑的木地板做机身安装板,把所有隔框固定在上面(图13);用一根碳纤棒依次穿过各隔框安装片的中缝,以保证所有隔框的中心线对齐,避免机身歪斜;在机身中穿两条塑料管,留待以后穿入钢丝控制升降舵与方向舵。  相似文献   

2.
蓝羽 《航空模型》2011,(10):49-53
方案二: 将接收机的第1、2、4和6通道分别与右副翼舵机、升降舵机、方向舵机和左副翼舵机相连。  相似文献   

3.
一般的遥控风筝或横型飞机,是通过舵机控制升降舵、方向舵或副翼来改变飞行方向;而矢量动力的遥控风筝或模型飞机,则是通过舵机控制其方向轴上的电机和螺旋桨向上、下、左、右运动来改变飞行方向,且同时通过电子调速器控制无刷电机的转速和螺旋桨拉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模型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可能选择工作容积较小的发动机作为实现模型轻型化的措施之一,进而追求模型整体性能的提高。这架用三个舵机分别控制升降舵、方向舵和发动机的遥控模型飞机,起名为“羽翔”,喻意它可像羽毛般轻盈、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5.
P3A进阶(6)     
半滚倒转 由外筋斗改出后保持平飞,在航线的端点做半滚,并立划拉杆做1/2筋斗。注意半滚时要及时跟着打方向舵,且在芈滚前就开始收油门,半滚后不能有直线段,应立即进入1/2筋斗,升降舵柔和地由推杆过渡到拉杆。  相似文献   

6.
每架模型飞机制作完成后,都需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试飞和调整,才能将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一般需要调整重心位置、机翼和平尾的相对安装角、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的偏角、螺旋桨拉力线等。调整工作和设计制作一样,都包含一定科学道理。为了有效地调整好模型飞机,首先要了解模型飞机在各种姿态飞行时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2.安装电机和舵机 电机和舵机的安装见图34~图38。 3.在风筝上安装整套动力系统 图39为准备安装的整套矢量动力系统。由于此类风筝的结构特点,要有很大的电机下拉角才能使风筝保持平飞(有些遥控风筝可能需要上拉角,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相似文献   

8.
不用说买来的模型飞机套材了,就是在购入充成机和半完成机以后,到第一次试飞前,都不可避免地要完成从舵机安装到舵面连接的作业。近年来,在市售的模型飞机套材所附的市图纸上,对机体的安装方法、工作顺序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但大多对连杆系统的安装方法却缺乏必要的说明和图示。然而,事实证明,灵活可靠的连杆系统的安装,不亚于模型的正确制作,两者几乎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航模,需要用到混控设定的场景较为常见。举例来说,需要用到这个功能的有副翼/升降舵混控、方向舵/前轮混控、襟翼/升降舵混控等。不过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遥控器里,基本都内置了上面提及的混控方式,无需做专门设定。但针对一些特定情况,操纵者仍须在遥控器里进行混控设定。比如模型在侧飞时,通过设定方向舵与副翼的混控,以及方向舵与升降舵的混控,能更好地修正其侧飞癖性。遥控器里的混控设定,通常在自由混控条目中。  相似文献   

10.
一、用电动机做动力的竞速艇模型遥控操纵系统比较简单,因为现在电动竞速艇调速用的都是电子调速器,舵的遥控操作只需安装一个舵机即可。舵机的一端可固定在舵支架上部圆盘上,另一端可车制一个小支架予以固定(图1)。为防止舵机的固定螺丝被振松,M3螺丝可从下面旋上,螺丝上钻一个直径1毫米的小孔,穿进一个大头针固定(图2)。舵机原配的摇臂和舵杆摇臂之间用两个球接头中间接一段两端有螺纹的钢丝连杆连接(图3)。  相似文献   

11.
模型小窍门     
陈欣 《航空模型》2006,(4):32-32
1、用舵机摇臂制作电机架 在小场地板式3D模型飞机上安装小型无刷电机有一种简便、廉价的方法,就是通过舵机摇臂改装成的电机架来安装。  相似文献   

12.
本刊前两期刊登了油动模型直升机的组装经验,本期将着重介绍模型直升机的调整试飞经验。 油门曲线的设置 油门曲线参数的设定与总距相比要略为简单一些:打开发射机,进入TRVLADJ(舵机行程量调节)菜单;推拉油门手柄,使发动机风门摇臂能随之开大和减小;同时调整TRVLADJ参数,使风门摇臂在全开时油门手柄刚好达到最高点,反之,在油门手柄到达最低点时风门摇臂也随之最小(关闭状态);再进入Sub Trim(舵机中立位置微调)菜单,精细调整使油门手柄在中立点附近时,风门摇臂也刚好在开启一半的位置(如图1)。  相似文献   

13.
安装连杆 国成本问题,厂家很少在模型飞机套材里配置较高档的附件,连接连杆时,摇臂大都用塑料U形夹头,舵机盘处则用快装接头(图1)。这种连接方式虽然安装起来简单方便,但精度略显不足,模型飞7—8个起落后连杆就易产生虚位。由于特技模型飞机对舵面动作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爱好者可自己对连杆的连接件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14.
常锦 《航空模型》2014,(2):30-32
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和航空航天系的Ved Chirayath和Juan J.Alonso博士研发了一款新型无人机。他们将轻薄、廉价的固态电介质(绝缘体)通过导体接在5~10kHz的高频交变电源上,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等离子场(图1、图2)。电荷沿着机翼弦向流动,其对机翼表面边界层的影响使飞机产生俯仰、滚转、偏航力矩。这样就可以控制飞机的姿态,代替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等传统舵面。  相似文献   

15.
模型小窍门     
陈欣 《航空模型》2006,(6):34-34
1.廉价、实用的理线槽 模友们都希望自己的模型飞机内部走线清晰整洁,这可通过制作一简易的理线槽实现:找一些直径较粗的吸管(如麦当劳的吸管),将其切成25mm长的小段;横切一开口并向内弯曲,使舵机线能滑入吸管中;用一小条双面贴把吸管粘在机身内侧板或隔板上。这样不但模型内部整洁了,还可以防止由于舵机线缠绕住摇臂或连杆而发生的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三)安装机头起落架(1)模型飞机的前机轮安装稍复杂,要求不但能收放,还要能转向。图49中起落架的收放采用气动方式,机轮的转向通过舵机和钢丝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杨帆 《航空模型》2006,(6):52-53
许多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在调整模型飞机时,往往会忽略舵机和连轩调整的细节,尤其是采用高档遥控器时,认为只要连杆和舵机连上,后面就可全用遥控器调整,最后舵面上下能“停”在要求的位置就行了。其实,这种忽略“过程”的“潇洒”调整必定会使模型飞机的操纵性能下降,还“浪费”了舵机宝贵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普通模型飞机,买来时大都装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较容易携带。然而一旦把它组装起来,再想放进盒子就没那么简单了。“翼龙”也是如此,带它击外场飞行运输是个问题。有车的使友还好,勉强能把它放到汽车后备箱里,但行车时一有颠簸就可能弄坏升降舵或方向舵,若是骑车或坐公交车,不把它放到安全的盒子里固定好,受损的机率会更大。  相似文献   

19.
《航空模型》2014,(3):12-17
三、模型的组装(2) 3.电调 对于大级别电动模型飞机而言,电调工作时发热量较大,安装位置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若将电调置于机身外部,可获得较好的风冷效果,但却影响模型美观;而若将其置于机身内部,则可能影响散热。尤其是当电调长时间以较大负荷工作时,散热不利会导致电调发热明显,容易烧坏。  相似文献   

20.
恒春雨 《航空模型》2010,(11):16-22
3.制作机身骨架(2) 为了安装机身上、下舱盖,需在帆身相应位置预留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