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宣传画,不得不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黄金时代,街头巷尾铺天盖地的宣传画,发行和张贴的确到了极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宣传画才逐渐走向衰落.不过直至今日,但凡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只要看到它,依然有无限遐想. 由于供职金融界的关系,爱好收藏的笔者对储蓄宣传画情有独钟.每每仔细端详,储蓄演变、百姓理财生态、金融万象乃至国家政经面貌,得以管窥一斑.除了将视线投注到色彩斑斓的画面,还小作研考,整理些许背后的难忘往事,且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初开始,宣传画逐渐成为苏联政治宣传的重要媒介形式.这种媒介形式与照片、电视等图像媒介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和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图像传播具有相似性.宣传画(招贴画)具有三个明显的传播技术特征:非再现、可复制和互动深观.这些特征要求宣传画具有特定的视觉形式,这些特征和形式符合政治宣传的需要.苏联时期政治宣传画的实践,可...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传画通过创作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国画、年画等视觉作品,鼓励和动员中国民众积极投身到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去,不仅实现了传播者的劝服初衷,也一度繁荣了政治宣传画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成为一种独特的集视觉与说服于一体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研霞 《编辑之友》2021,(1):93-101
农村妇女以崭新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的革命建设时期.中央苏区作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解放与动员妇女的工作上具有方式方法的独特性,体现为以报刊为载体的宣传绘画对妇女的文化教育与革命信息的传递.就叙事内容而言,宣传画主要展现以女性为核心的人、物和事件,表现为运用简朴的绘画手法来建构具有再现性与象征性的女性形象,同时借助与宣传画中其他图像的组合,实现空间图像的故事表征、语义明晰、秩序建构与时间延续,观者能够通过感知图像进而产生"出位之思".苏区报刊宣传画中的女性图像叙事属于空间叙事,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跨媒介叙事,是空间叙事维度的时间性延展.  相似文献   

5.
《编辑之友》2011,(10):129
有关解放军的宣传画,涉及各兵种,内容十分的丰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期的表现。此类宣传画的印量也非常的大。(阿一)  相似文献   

6.
体育题材的宣传画,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其多模仿苏联风格,后来包含民族复合样式的宣传画渐多。(阿一)  相似文献   

7.
老照片     
阿一 《编辑之友》2011,(12):145
工业题材宣传画,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其多模仿苏联风格,后来包含民族样式的宣传画渐多。  相似文献   

8.
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一般以醒目的、带有号召性激情的文字作标题。其特点是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宣传画一般都张贴或绘制在引人注目、行人集中的公共场所,以期直接面向群众,影响人心,并发挥社会  相似文献   

9.
新闻宣传画作为新闻美术的一种形式,曾在新闻宣传中发挥过重要而广泛的作用。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激光照排技术在报业的推广和运用,新闻宣传画这种运用造型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新闻信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新闻形式,却不同程度地在一些新闻单位受到冷落,影响了报纸宣传的社会效果。因此,冷静思考一下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新闻宣传画,如何才能不掉队、不落伍、跟上时代节拍,继续发挥重要的宣传作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年画里,专有"婴戏图"一科,儿童形象头大身子小,"肩上长头,腿上长脚",十分的可爱。宣传画中,儿童一门品种繁多,历来为画家所重视。儿童宣传画内容既有配合形势而出者,也有独立成体系者,表现手法同样具有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1.
宣传画在报纸美术宣传中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配合当前的中心宣传,加强活跃版面气氛,使读通过对艺术的品味和欣赏在精神上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2.
年画里,专有"婴戏图"一科,儿童形象头大身子小,"肩上长头,腿上长脚",十分的可爱。宣传画中,儿童一门品种繁多,历来为画家所重视。儿童宣传画内容既有配合形势而出者,也有独立成体系者,表现手法同样具有时代烙印。新中国建立初期,内容多为宣传扫盲识字、热爱公物、提倡新风尚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两次参加本地摄影比赛,全部“颗粒无收”。朋友张老师既是我的文友也是影友是一个新发烧的“驴友”,郁闷中我决定跟他一起到山区游玩散心。 初秋时节,正是水果丰收的时候,一年一度的赏果节进行得如火如荼。白云蓝天,果香满山,我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在一个小镇上,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两间“奇怪”的小屋:两间青砖瓦房,典型的民居模样,外墙上还留着土改时期的标语和宣传画,与周围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徐旭伟 《青年记者》2016,(17):127-128
抗战宣传画概述 抗战时期,宣传画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遍布全国各地,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抗战宣传画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国画、年画、版画、漫画、壁画、传单画、装饰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素描画等,有的是两个画种、三个画种的手法兼而用之,甚至借用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8月20日,中共前领导人华国锋归寂道山。这位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中国前最高领导人,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对他的记忆,也仅仅是当年流行的宣传画上那个慈祥的“英明领袖”;  相似文献   

16.
邝飚 《新闻实践》2010,(11):41-42
漫画是在批判的冲动中产生,起源就是一个批判性的绘画嬉戏,它的本质就是靠批判起家的。对于新中国的漫画而言,漫画批判性无处不在,传统的讽刺、幽默漫画本身就具备批判性。从早期的廖冰兄、丁聪、方成等前辈的作品到中期的代表人物方唐的作品,无不展现出漫画的批判性。批判性是漫画的主流,漫画如果不批判,我认为它就不是漫画,那是宣传画,是“笑画”。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军事记者》2010,(4):I0001-I0001
王锋,解放军艺术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系学员,先后参与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设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军美术展览设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展设计,其创作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18.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学雷锋热潮即在全国掀起,雷锋已然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有关雷锋的宣传画,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9.
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耕思想,代代相传,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解放后更是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伴随着这一口号,出现了诸多宣传画作品。  相似文献   

20.
田锡如 《档案》2014,(11):46-47
偶翻档案,发现一张抗战时期的宣传画——二十四孝图,生动地再现了汉文帝为其母喂汤药的故事。史载,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敢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而且一病三年,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刘恒,他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看到母亲睡了之后,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