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国内学术界曾出现一个整理和研究私家藏书史料的热点。这方面的著作有洪有丰的《清代藏书家考略》,杨立诚、金步瀛合编的《中国藏书家考略》,吴晗的《两浙藏书家史略》、《江苏藏书家小史》,潘博山的《藏书家尺牍》(影印),叶德辉的《书林清话》,蒋吟秋的《吴中藏书先哲考》,陈登元的《天一阁藏书考》、《古今典籍聚散考》,伦明的《续藏书纪事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等等。比这更早的还有清末叶昌炽的晚年著作《藏书  相似文献   

2.
袁同礼在中国藏书史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具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藏书史特别是私人藏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主要特征的整理,其专题研究中提出的中国藏书发展史上某些重要的观点,以及其对中国藏书史上某些具体问题的考证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探析,有助于中国藏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研究袁同礼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上海藏书纪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清末叶鞠裳(昌炽)《藏书纪事诗》问世以来,继之者有伦哲如(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徐信符(绍(啟木))《广东藏书纪事诗》、王謇(佩诤)《续补藏书纪事诗》与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出版的《中国藏书楼》、《中国藏书通史》和《藏书中国丛书》的各自特点及共同之处,肯定了这三部书对中国藏书史、古籍整理和版本学研究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即1986年,顾志兴先生就撰有《浙江藏书家藏书楼》一书,当时学术耆宿胡道静先生就特为此书作序,盛赞云:“志兴同志勤奋好学,爱书如命,熟悉地方掌故,以爱乡、爱国、爱护文化遗产的心情来接受这个任务,所以能够把心力扑在上面,认认真真地写好。”确实如此,此书于1987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印出后,即受到学界的关注、读者的爱好,当时初印二千册,一时售罄,后又加印一千册,也立即销尽。藏书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徐雁同志,就赞誉此书“考证仔细,阐论充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中国藏书史专著”(《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文献录》)。在研究浙江藏书的基…  相似文献   

6.
浙江历史文献研究家顾志兴先生所著的《浙江藏书史》(杭州出版社2006年10月版),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一。本书是作者在其《浙江藏书家藏书楼》(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基础上,经过多年积累和修订、充实成书的。由著名学者傅璇琮作序。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古代书院的藏书事业及其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文化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场所,藏书是书院与生俱来的一种追求。书院的藏书目的是为院内师生及其相关学者服务,所以藏以致用,在从唐至清末千余年的历史中独树一帜,形成了与官府、私人、寺院藏书有所区别的一个体系。书院的藏书事业在保存社会文化遗产、培养学术人才和推动学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统计分析发现: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的相关研究论文仅200篇,主要分布在包括25种核心期刊在内的95种期刊上,核心作者仅12人,主题分布主要为清代藏书思想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表明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研究比较薄弱,建议从研究方法、研究主线、研究内容与层次等方面加强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思瑶 《图书馆》2017,(11):29-32
本文通过对叶瑞宝主编的《苏州藏书史》和曹培根所著《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的对比阅读,概述了两部著作的知识内涵和学术价值,指出了两书的贡献在于全面地总结了苏州藏书文化的璀璨成就,对于继承和弘扬苏州藏书文化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物权私有私益为基础的中国藏书思想及以物权公有公益为基础的西方图书馆思想在晚清时期交汇,至民国初年互为融合、共同发展.《清代藏书思想研究》在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全新的“藏与用”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揭示了清代藏书收集理论与方法、清代藏书的保存与保护、清代藏书的开放流通等问题,较好地还原了历史文化和学术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1.
耿文光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成书于清末光绪年间,传统目录学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天禄琳琅书目》以及之后的私家藏书目录从编排上和著录上都为后来的目录编辑者提供了参考和启发。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记录读书心得和指导读书的札记类著作。耿文光积十多年之力,前后四次改变体例,终成《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与以往目录不同之处在于著录方式和指导读书方法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卢丽娜 《图书馆论坛》2005,25(4):239-240
海源阁在我国藏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尤其是杨氏家族在搜集、整理和保存海源阁藏书方面居功至伟。正是由于海源阁聚沙成塔般的代代积累,许多珍贵的典籍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它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居多.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自晋至清末,仅以私人藏书家计,就达399人,其中海宁有藏书家38人.蒋氏便是这海宁钟灵毓秀之地崛起的藏书世家之一,其家族有 200多年的藏书历史,藏书者达十余人,藏书量最高时达20余万册,并建有多处藏书楼.在历经了收藏、出版和护书的艰难过程后,蒋氏后人在解放初把所剩的十余万册古籍捐给国家,为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为我国东南重镇.入清以后,扬州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读书之风盛行,藏书风气也空前浓厚.当时,扬州藏书家众多,册籍充栋,且多秘笈,与常熟、南京、苏州合称为江苏四大藏书"重心".(吴晗《江苏藏书家史略》)为全国重要的藏书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喜见不少学者着力于藏书史实挖掘和文化传播,私家藏书通史、断代史、地区史、藏书楼史、藏书家传等藏书文化著述不断涌现。2007年6月,范凤书先生的一部《私家藏书风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又为书林新添一景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藏书事业历史久远,藏书家活动绵延不断,并留下了大量的藏书史料。然而却未曾有人开发藏书家史料这块理应得到开发的文化沃土。直到清末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问世,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并且在古代藏书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该书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藏书纪要》是我国藏书史上重要的一部介绍关于藏书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的著作,作者孙从添所提出的意见为后代藏书家们恪守不渝。它在我国藏书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滂喜斋藏书记》是一部记载清末著名藏书家潘祖荫在苏州寓中所藏珍贵古籍的解题式目录。文章对《滂喜斋藏书记》的实际作者进行考证,并对该书目的成书过程、刊印过程进行详细论述。文章认为《滂喜斋藏书记》前期是由叶昌炽独立撰写而成,在刊刻之前,叶氏至少校勘了四遍之多。故该书除了是一部反映潘氏藏书之精之富的书目以外,还是一部反映叶昌炽目录、版本、校勘实践和思想的文献学著作,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郑连聪 《兰台世界》2011,(12):36-37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