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长久 《青年记者》2017,(26):126-127
传统村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根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以传播社会优秀文化为己任的新闻媒体,为加强古村落的宣传和保护做出了很多努力,也面临着更多可以开展的工作.本文以上九山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和媒体在其中的传播作用为例,解析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大力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开发更多的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2.
王剑 《陕西档案》2022,(1):30-31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的村落文化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  相似文献   

3.
《家园》     
<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古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王雪梅  王学嘉 《青年记者》2016,(23):152-153
为体现与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2015年6月,由中国民协、中国摄协、中国文联以及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共同举办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冀南名城沙河市召开,众多文化名家共谋传统村落深入发展大计.古老传统的村落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不可替代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由此形成的“古村落文化”,既是传承民族美德和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本文以河北省井陉县古村落为例,展现新媒体时代“记住乡愁”与“古村落文化”的传播,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古村落文化”传播做出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5.
刘业焱 《档案天地》2020,(12):59-60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已逐渐形成一门保护领域中的研究专业。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最重要的活态遗存之一,传统村落档案是记载村落历史、触生社会记忆、促进集体认同、建构共生社群的重要载体。但限于主客观条件,档案机构在当下传统村落档案工作中处于边缘或缺位状态,未能有效履行法定职责、发挥专业能力。本文从档案机构在档案工作主场的规范制定、质量把关;在档案工作客场的技术输出、分工协调四个方面,探究档案机构介入传统村落档案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及具体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助力档案机构书写乡土中国、振兴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8.
从泰州地区现存的民国时期几部家谱的资料来看,家谱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前人留下来的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乡村题材纪录片对于激活乡村文化、唤醒乡村记忆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村落》作为一部乡村主旋律纪录片,借助独特的视觉符号和微观的叙事结构,再现了具有浓厚历史底蕴、人文色彩的古村落文化,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这也使纪录片在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乡村题材纪录片对于激活乡村文化、唤醒乡村记忆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村落》作为一部乡村主旋律纪录片,借助独特的视觉符号和微观的叙事结构,再现了具有浓厚历史底蕴、人文色彩的古村落文化,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这也使纪录片在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语言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时,能够作为表达认知事物的有效工具,而当语言作用于文化时,能够成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而语言类图书作为传递各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巧、语言艺术的书籍,不仅是表达人类对事物传承认知的主要手段,更是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语言人文性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因此,在深入研究分析语言人文性的基础上,讨论其在语言类图书编辑过程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诺邓是云南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因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古村落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衰退。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传统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诺邓村尝试通过兴办博物馆的方式展开相关保护和开发。实践表明,村内三家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照片作为承载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乃至社会记忆的一种媒介形式,既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等静态的展现,同时也是保留和凝聚个人或群体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一个傣族村落的家庭照片作为切入点,讲述当地傣族人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探究照片所展现出来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并尝试追问这些记忆产生的村落社会机制、文化背景和傣族价值信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分析该社会内部成员的自我认知、人与社会、群体间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莹 《出版广角》2021,(12):88-90
乡土教材作为乡土知识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乡土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我国乡土教材的基本内涵、特征、功能、发展过程、开发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应从多学科视角研究乡土教材:推动乡土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关注乡土教材的使用、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乡土教材数字化转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传媒技术和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以传统陈列文物为己任的革命纪念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口述历史作为活态的传播媒介,有机的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不仅愉悦观众的感官与认知,而且益于场馆建设和红色教育工作。本文在分析现今纪念馆建设现状及问题基础上,突出了口述历史对革命纪念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斌  俞梅芳 《兰台世界》2016,(10):129-131
徽州古村落及其外部空间环境具有鲜明特色风采的地域文化,其中徽州古村落的独特景观影响至深,该地的村落有着非常丰富的集合,在外部空间环境中具有组织十分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特点,古村落的建筑、水体、绿化之间巧妙地进行了安排,堪称"天下一绝",令世人赞叹不已。因而,探究徽州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相关问题,能够为今人更好地规划设计现代的人居环境提供十分重要的启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精科 《传媒》2016,(20):62-64
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展现人们的生存状态、传达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传承人类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以乡土文化符号为载体,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旨的乡土纪录片受到社会的关注.《记住乡愁》等乡土纪录片在对乡土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中,建构起了独特的美学景观体系,推动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李君  王芬 《档案管理》2022,(1):71-72
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红色传统、红色档案资源逐渐走进社会大众视野,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多重价值,主要表现为转化效益的经济价值、传承古今的历史价值、坚定信念的教育价值上.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开发与综合利用,成为推动其价值得以展现的重要抓手.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保护,重点在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对红...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梁启超先生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工具,不仅具有文化载体的作用,其本身又具有原始性、权威性、民族性的特质,与各种文书、典籍密不可分.英国档案学家斯皮斯曾说,档案是"虎兕看守的财宝"."文以载道"、"文以治国",档案中蕴涵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乡土古建筑,特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古建筑,泛指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是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建筑艺术和社会发展脉络的真实写照。乡土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