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点,为我们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求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做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一、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是讲不讲政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化的社会教育功能,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广播电视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舆论阵地。广播电视可以反映德治教育的状况,道德建设又制约着广播电视传播行为,并把这种制约转移到广大受众,推动德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世华 《新闻知识》2003,(11):34-34
中央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针对性很强,为党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这一要求,不断改进党报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宣传工作,把“三贴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如何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推进档案工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谋划新世纪、新阶段徐州档案事业发展大计,调整思路,积极创新,开拓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做好档案工作“三服务”大文章,把为领导机关服务做“精”,为部门服务做“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做“深”。其次,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档案工作实处。第三,必须加快推进档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实践证明,创新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必由之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我们感到…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传播,必须考虑受众期待。但是,怎样考虑受众期待,却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受众不同,期待也会有差异。我国的受众,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广播电视要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满足,而这种需要是不断增长和加强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当然地应当“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完全不是空洞和笼统的,而应该是具体和真切的。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着意渲染高档装修居室;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特别宣扬高级美容、桑拿浴;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全力推销昂贵的商品;如果我们的某个节…  相似文献   

6.
以人文关怀精神来指导报道的实践,把镜头尽可能地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维持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体现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新闻媒介的工作等于为受众创造了一个“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语言是音与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信息时代,人们传递着各种信息,由于传送信息所用载体各不相同,为传递这些信息所用的语言也就各有特色。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广播传送声音信息,电视则声音图像信息同时传播。由于广播电视有别于其它传播媒体,故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所用语言也相应地体现了广播电视的特点,如瞬息即变的内容,要求解说语通俗,易懂等。学好和用好广播电视语言,对从业人员更好地为观众、听众服务,提高节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向群众语言学习 人民群众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朴实、生动、风趣、自然的语言特色。如提到肥料对庄稼的作用,就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若讲水质受到污染,就说:“水都变黑了,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一些有经验的老记者,长期深入基层,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写出的文章注意  相似文献   

8.
就新闻媒体“人文关怀”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社会公平的鼓吹;二是“受众本位”的回归。所谓“回归”就是按新闻规律,还受众主体位置,尊重受众、了解受众、帮助受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9.
陈祥龙 《视听纵横》2004,(2):105-106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当前改进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三贴近”对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水平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观念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呈现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概述了人文关怀的含义和内容、广播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论述了在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铭 《新闻窗》2013,(1):33-34
一、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缺失的表征 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新闻传播应人民的需要而产生,因服务人民而存在。“为人并有利于人”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些属性决定了“以人为本”就是新闻传播的题中之义,而“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发展。然后,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尽管多数媒体高呼“关注民生冷暖”、“倡导人文关怀”的口号,但是不少新闻作品却频频出现违反人性、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所阐明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党的整个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两个体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电视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类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必然和必须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要  相似文献   

13.
叶璐 《记者摇篮》2005,(7):53-54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在新闻宣传中体现人文关怀,为人民群众说话,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贴近”的落脚点和归宿。应该说,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各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无论从报道形式还是内容上较以往都有很大改进。但是,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这里存在着一个误读,即媒体对“人文关怀”的误解和无意识扭曲。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营销传播是以商品——物为中心,而整合营销传播则以人为中心。作为整合营销传播重要环节的广告,当然也要“以人为中心”,从消费者开始,然后再回到品牌。人情、人性与人文关怀以人为中心,就广告而言,就是在创意与表现中以人为本,要求创意人员发现消费者的需求: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从而在商品与人(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是说广告要充满温暖人心的人情、人性和人文关怀,富于心理冲击力,令人产生共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物-商品”为中心的缺乏人情、人性与人文关怀的广告几乎“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是一项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广播电视媒体是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在兴起新高潮中,肩负着双重责任、双重使命。一方面,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力宣传“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个时期以来,新闻传播中忽视和淡化“人文关怀”的现象,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仅以悲剧性社会新闻作品为例,可列举如下现状及现象:一是看客心理。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让新闻更具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重视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主要体现在一些媒体突破旧的传播模式,及时反映群众呼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事实证明,新闻媒体通过人文关怀,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民生,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能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及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赵婧 《兰台世界》2004,(8):23-23
社区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开展这项工作,是我们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通过做好社区档案工作,推动档案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群众需求,维护人民利益,进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档案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张颂 《现代传播》2002,(1):76-77
面对“入世” ,值得广播电视工作者思考的事情很多 ,但是 ,首先遇到的恐怕是传播观念的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论国外、域外的传播学如何发展 ,不论我们的传播理论怎样深入 ,这个立足之本 ,永远不可动摇 ,而且要“与时俱进” ,“更上层楼”。“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定要落实到广播电视的传播中去。这不但是“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所规定 ,而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前进方向所必需。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不能有须臾偏离。至于具体操作层面 ,也是应该…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为中心,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