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以读者需求为组稿目标,始终是《解放军报》时事版坚持的理念。4月份,时事版夜班重点围绕“贴近读者”这一目标,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整合到包装,都相应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以读者需求为组稿目标,始终是《解放军报》时事版坚持的理念。4月份,时事版夜班重点围绕“贴近读者”这一目标。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整合到包装,都相应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如何创新时事版面,使之更好地贴近受众?这是《十堰日报》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十堰日报》时事新闻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了一些办好时事新闻版的经验,如增大信息量,提高可读性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版面编得再花哨,但是内容得不到读者认可,就不是好版面,要想办好时事新闻版,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时事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理论版要做到“三贴近”,关键是要紧密关注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时事动态,适时推出与重大新闻相应的理论文章,主动、及时地为读者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就丽水而言,我们说要贴近实际,就是要贴近丽水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这一最大的实际,贴近本地经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时代,新闻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报纸都在努力争取读者。时事新闻版是全国与世界的窗口,对读者最具吸引力;同时因为时事新闻域广量大,内容丰富,选择面广,于是众多报纸纷纷增扩时事版。《新华日报》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力求把握时代脉搏,争取广大读者,全面走向市场。 我们作为时事版的编辑,有必要对自己的观念、工作方式等做一次大清理、大调整,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它报优点,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顺应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跟上时代潮流,地市级党报应提高时事版的社会效益,争取更多的读者。下面就时事版的定位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关于选稿取向的定位地市级党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作为地市级党报中的时事报道更以其直接传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信息而备受关注。长期以来这似乎在  相似文献   

7.
一张报纸.其时事版办得好坏,对报纸的整体质量影响甚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读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兴趣越来越广泛,新闻欲越来越强,他们总想及时知道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以及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囚此.作为时事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读者需要,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多质高的新闻稿件。那么怎样才能使时事新闻令读者满意呢?时事编辑每晚面对的是新华社的大量来稿,与其它专业编辑相比,时事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非常明显:一是时间紧,通常从选槁到发排版样只有2至3小时的时间;二是任务重,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  相似文献   

8.
时事版是各级党报不可缺少的版面之一。时事报道的政治性强,新闻价值高,新闻信息量大,读者可通过看时事版,了解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时事版在整张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现今各报的时事版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憾:第一,版式呆板,几年如一日一副老面孔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标题制作缺乏新意,要么照搬新华社电稿原题,要么大而化之,随意制作;第三,文字腿长,图片腿短,版式不美;第四,一些时事编辑没有充分发挥编辑的功能,仅仅满足于东摘西摘,七拼八凑一块版面。这些缺憾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了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认为,时事编辑应该具有策划意识,有意识地引导读者来关心时事,阅读时事,时事编辑的策划要在  相似文献   

9.
国际副刊是地方党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刊登的是国际时事,地域上具有距离感,所以,更需要在接近性上下工夫。 所谓接近性,是指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其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又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我们知道,要作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国际副刊版,要想做到“接近性”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国际副刊版的定位所决定的。地方报纸原来一般不开设国际副刊版,近些年来,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为扩大影响、扩大订户,开设了国际副刊版,以补充时事版的某些不足。但它只能刊登国际上发生的新闻,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守株待兔,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选稿、编稿,便很难做到接近性。二是国际副刊版一般只是时事版的补充和延伸,如果不能打破固定模式,大胆改革,在版面编排、设计、栏目设置上别出心裁,办出风格,办出名堂,也很难体现出它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10.
<正>时事编辑是报纸编辑工作的核心,要负责将新华社的新闻稿件转化为实际的社会价值,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传递思想,激发读者的兴趣,推动社会发展。可以说,编辑是报纸将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传递给读者的决定者。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时事版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还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因此,如何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时事版更具特色,成为时事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党报纷纷下大力气经营时事报道,扩充时事新闻版面,创新表现手段,强化读者意识,提升传播效果.报道形态,就是信息在报道过程中,具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新形势下,时事报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理念,进一步创新报道形态,相应处理好新闻的能见度、贴近度、开放度、平衡度和厚实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是读者的阵地,是他们抒发胸臆、纵论时事、扬善贬恶、设计问策的园地。因此,《读者来信》的策划方针有别于报纸的其它版面,它必须让广大读者成为版面的主角。 让读者唱主角,一是版面上“亮相”的应以读者面孔居多,让读者走进版面,走进专栏;二是让读者关心的内容成为版面的中心。《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版栏目的几次调整,都是“坚持以读者为第一”的宗旨,具体体现在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产、工作和思想道德修养。一句话,把《读者来信》版办成读者的挚友。如《百姓话题》、《呼声与建议》、《为您服务》、《各抒己见》等专栏的设置,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即使看似与读者关系不那么直接的《社会调查》栏目,也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典型性强、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的调研性报道。但反映的仍是读者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不会冲淡读者唱主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时事版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新闻性强、报道面宽、信息量大,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读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时事新闻的稿件主要来自新华社,对各家报纸来说,要将时事版办得具有个性和特色,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时事编辑牢固树立新闻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以增强时事版的可读性为目的,在选稿、编稿和排版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让新闻在版面上“唱主角” 新华社每天发稿近百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对时事编辑来说,选用哪些稿件上版面,选择哪条稿件上头条必须反复斟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往往…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各类媒体迅猛发展同时又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报纸的时事版面如何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贴近读者、吸引读者,这是近年来各级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名好的时事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熊雪松 《新闻窗》2006,(5):63-63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广大读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国际风云变幻、关注国家大事,更希望看到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甚至图文并茂的时事版。因此,办好地市报的时事版,不仅是时事编辑自身工作价值的体现,更是时代、社会和广大读者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各类媒体迅猛发展同时又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报纸的时事版面如何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贴近读者、吸引读者,这是近年来各级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名好的时事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因受条件限制,地市报的时事版都是的是新华社有什么稿就发什么稿,毫无其它选择余地。近年来,随着地市报竞争的日趋激烈,同一城市就有多张报纸与读者见面,时事报道内容的大同小异,互相雷同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与当地生灵活现的地方新闻相比显得“干巴巴”,令编辑无奈,读者无趣。 如何让时事报道告别“干巴巴”?只要下决心多渠道挖掘丰富的新闻资源,通过策划让时事报道离百姓更近,使时事报道从读者最感兴趣入手,时事版的内容就会生灵活现,丰富多采,就能够会成  相似文献   

18.
时事版是地市级党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重大新闻方面担当主角,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各地党报都不同程度扩大了时事版的容量,以期向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果时事版办好了办活了,对于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强化报纸的信息功能,指导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1988年2月算起,河南日报时事版有计划地进行改革已经整整两年了。730个版面,730个日日夜夜,时事版的编辑们默默地工作着,探索着。其间,有失败的辛酸,也有成功的欢乐。抽样调查,读者大多数表示欢迎。遗忘的“角落”唱主角在以往的时事版上,国际时事新闻曾经是个长期被人们遗忘的  相似文献   

20.
面对报纸市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扩版增版的地市报,冲破狭隘的地域观念,纷纷腾出版面将时事报道引入“大堂雅座”,试图让时事报道和地方新闻一样成为“拳头”,以争夺读者。许多地市报在此作了有益探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毋庸讳言,总体来说地市报时事报道尚处在起步幼稚阶段。怎样把地市报时事报道办出特色,用时事新闻吸引更多的读者?笔者结合多年夜班实践,从地市报时事报道的特性、定位、取向和编排特色谈一管之见,以求教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