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风季节,常常可以从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这样的画画:一位身材纤小的女主播伫立在风雨中,穿着雨衣,手拿话筒,腰上还系着一根绳子,语速急促:"各位观众,N号台风即将登陆,我市普降暴雨,风力很大.我现在腰间还拴着一条绳子,感觉站都站不稳了……"  相似文献   

2.
张帆 《新闻记者》2004,(9):45-47
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这是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我国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留下的一组数字。作为东方卫视“云娜”台风现场直播报道组的带队记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温岭亲身经历了那个狂风肆虐、暴雨倾盆的夜晚。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在台风登陆点做现场直播报道,当狂风把铁皮卷帘门变成“断头刀”,当暴雨把城市变成“水上孤岛”的时候,这个“第一次”足以重新定义我有生以来所有对台风破坏力的猜测和想象,与“云娜”这个名字相比,我更愿意称14号台风为“噩梦”。  相似文献   

3.
饶大师 《青年记者》2008,(15):63-64
苍南县地处沿海,是浙江的南大门,也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苍南广播电视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建立了台风报道应急机制,专门制定了<抗台报道预案>,按照台风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各项任务进行细分,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相似文献   

4.
吴军 《新闻记者》2006,(11):39-39
今年8月中旬,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台风“桑美”袭击我国南部的消息。某日临近傍晚时分,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准备看看相关的新闻。这时,一个画面紧紧抓住我的眼球,至今仍记忆犹新:在狂风暴雨中,一个年轻小伙拼命抓着一根电线杆,正在声嘶力竭地叫喊.他那瘦弱的身躯似乎马上就要被狂风卷走。因为是刚刚打开电视,笔者起初还以为是某一个不幸的人在回家的途中遇上了这场灾难,正在无助地呼救。最后还是呼喊者手中紧握的话筒提醒了人们:他是一个正在现场报道台风的央视记者!一些看过这条新闻的人对此大都表示反感。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女儿赤脚站在我面前说: “妈妈,我最喜欢的是台风。” 我有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几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 “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  相似文献   

6.
赵琳 《传媒》2016,(20):26-28
9月15日,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了厦门,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与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抗台报道不同,厦门日报社此次抗台报道以媒体融合为引领,融媒体快速反应、主动作为、连续作战,高强度长时间连续首发播报,新媒介多样式呈现,成为防台报道的主力军和首发阵地,展现出党报融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全新状态,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辐射效益.  相似文献   

7.
胡俊峰 《视听纵横》2006,(5):118-119
8月9日星期三下午,接到抗台报道任务的时候我还在外地出差,等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台里后,就迅速准备好要携带的摄像器材等设备,然后随便扒了口同事为我准备好的盒饭,等我们一行三人从台里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们披星戴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极有可能遭台风“桑美”正面登陆的苍南县,这也是这次八路抗台小组中最远的一路。在路上不断有后方传来的消息说,台风“桑美”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温州苍南一带迅速推进,台风强度已逐渐增强到17级,这是建国50年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我不知道17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但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唐山地震30周年,许多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度报道,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一重大事件前后发生的许多细节,引起对人类与大自然、灾害研究与预警预报、防灾救灾应急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仍.接连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印尼海啸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四川、重庆等地持续高温干旱等,都让我们对自然灾害的肆虐有了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9.
以价值观取胜在自然灾难现场,党报摄影记者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006年8月,"桑美"台风在苍南县马站镇登陆.我冒着狂风暴雨用镜头记录干部群众抗台救灾的感人场面.当我到达灵溪镇老街时,一棵大树横在路中央阻碍交通,许多人顶着狂风暴雨排除路障.我冲到车外,拍下了排除路障的动人场面;在东仓村村头,我快速拍下一名群众被救出的场面.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易受台风袭击,这是考验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时机.笔者在十几年新闻从业经历中,碰到过数十次台风影响,感觉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台风面前有事可做. 台风登陆前,让"规定动作"软着陆 新闻报道有许多"规定动作",特别是在台风来临,当地党政主要领导赶赴基层组织抗台抢险,一天要跑十来个乡镇或易受台风影响的重点地段,他们讲的话也就那么几句,记者要完成几百字的稿子可能都还要"替领导讲几句".  相似文献   

11.
每年都有台风侵袭我国的东南沿海,关于台风的报道已经变成了一种套路:时间、地点、台风名称和机械的技术性的用词。把台风消息写活,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莫过于珠海特区报2002年9月12日头版的版块《“黑格比”与珠海擦肩而过》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是那两张台风的照片,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台风大作的夜晚,吴先生在家里一边看着关于台风的警报,一边被窗外的狂风暴雨吓得胆战心惊.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那些让人害怕的台风居然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名字.  相似文献   

13.
台风等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提前对该类事件的进展、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危机,进行提前研判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9月15日凌晨3时5分,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正式登陆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9月28日4时40分前后,超强台风“鲇鱼”登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这两场台风相隔半个月,间隔周期短、破坏力强、影响极大,尤其是超强台风“莫兰蒂”,作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大台风,其破坏力大大超过1999年第14号台风,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深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预防、抗御、处置、救灾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5.
8月中旬,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台风“桑美”袭击我国南部的消息。一个正在现场报道台风的央视记者在狂风暴雨中,右手拼命抓着一根电线杆,左手拿着话筒正在声嘶力竭地叫喊,他那瘦弱的身躯似乎马上就要被狂风卷走。画面“动人心魄”。让人不解的是,摄像机的镜头却非常稳定,甚至镜头上连一滴水珠都看不见。后来跟几位同学谈及此事,看过这条新闻的大都表示非常反感。为什么?传媒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充当环境的守望者,进而让人们充分了解环境信息,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当重大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对传媒就有明显的“异常依赖”,他们既希望快速获知相…  相似文献   

16.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17.
战台风     
我呆过的最东最南的城市是南京,勉强属于南方,故而未曾和台风打过照面。由于对台风的认识严重不足,一直是心向往之。听说台风要驾临北京,俺的状态和气象部门处于高度对立中,几乎被人斥为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我在内部印了《师友飞鸿》书信集,设法送了一部给其信也被收录的陆本瑞同志,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就收到他的回音,他还特地赠我他的大作《出版往事》.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其中还夹有我20多年前给他的一封短信的复印件!以他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老同志,能够一直保留我的信,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并且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去年9月.我在浙江省台州地区头陀等地台风重灾区采访,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活动。事后回想,既感欣慰,又觉惊险。欣慰的是:我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了12篇灾区报道,及时反映了灾区情况,对党和政府动员各行各业支援灾区起了积极作用,受到好评。惊险的是: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有五夜几乎通宵达旦.其中两夜因船发生故障,在急流中漂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我带着"世博会"的采访任务在美国底特律采访北美车展.然而,海地大地震的消息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震发生48小时后,我已然踏上了前往海地的航班.那时的我不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向谁求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落脚,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遭遇新闻中说的治安事件,心里只想着太子港.又过了一个48小时,夜幕中,我作为上海第一家媒体记者,进入了海地.从"世博会"到"太子港",我接受到的是被连降几级的落差,可是,就在这个克服千辛万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份感悟和经历,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