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赋值确定函数与导数问题中的参数范围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法.但赋值是确定参数范围的必要条件,需要检验,赋值得到的参数范围也可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进一步调整.赋值后可以考虑充分性证明、范围化为单值检验、调整参数以及主元转换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函数问题的解决大多依赖于图象的分析,而准确地分析图象往往需要借助于导数这个工具.其中通过对参数的讨论来分析导数的正负是难点,如何确定参数讨论的范围,也就是怎样对参数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参数讨论范围的界点是在动态探索过程中逐步确定的,解题时应该把握讨论的层次,逐步确定参数讨论的界点,确定参数讨论的范围,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手忙脚乱,下面以近两年高考题为例分析说明.1分层,实例探究  相似文献   

3.
分离参数法是求参数范围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分离参数,用函数观点讨论主变量的变化情况,由此确定参数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4.
刘金 《新高考》2008,(3):30-31
在圆锥曲线的学习过程中,有关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题型多,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因而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就经常遇到的圆锥曲线中的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作一归纳整理,供同学们参考.一、由指定的曲线类型。确定参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中,方程含参数,形成曲线系.参数范围的确定,即将曲线及曲线的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也确定,寻找其间的制约条件是综合能力考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考中的热点,同时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参数问题中,有许多题可以将已知式中的未知数的参数分离出来,即采用分离参数法,就可以把参数范围问题转化为求函数值域或最值问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高考题中常出现根据三角函数图象判断周期范围或通过周期确定参数ω的范围及巧用零点确定ω的取值等问题.本文基于参数ω的取值范围试题,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最值、零点、不等式等知识融合角度剖析解决参数ω取值范围问题的基本解答思路.通过例题的阐述,反思和提炼出子集意识、数形结合意识和整体意识等三种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意识.  相似文献   

8.
确定不等式恒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也是学习的重点,然而,怎样确定其取值范围呢?本文就此类问题的几种基本解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学生在解这类题目时往往分类不当或论证不完善,而出现错误。教学实践中发现,确定参数的范围问题常可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中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来处理。因而探讨方程式或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很有必要。本文说明怎样利用函数性质确定方程或不等式中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0.
确定恒成立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题型.然而,怎样确定恒成立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课本中却从未论及.在确定恒成立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时,需要在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指引下,  相似文献   

11.
以函数为载体,以导数为工具,考查函数性质及导数应用为目标,是最近几年函数与导数交汇试题的显著特点和命题趋向.运用导数确定含参数函数的参数取值范围是一类常见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求存在性问题或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复习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已知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性质,求参数的范围.学生往往由于分类不当或论证不完善,而出现错误.教学实践中发现.确定参数范围的问题常可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中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来处理.因而探讨方程或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很有必要.本文介绍求方程或不等式中参数范围的一种通用方法——分离参数法.  相似文献   

13.
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个难点,是高考常见的题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求不等式恒成立中参数范围的常见策略与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确定不等式恒成立中的参数范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以函数为载体,考察导数应用的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向,并且大多放在压轴位置.运用导数确定含参函数问题的参数范围,是一类常见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求存在性问题或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范围.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等价转化,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它所涉及的内容既丰富又综合性强。本文就解析几何中如何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给出以下几种解答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2015年各地高考中,含参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仍然占据着函数导数压轴的主战场.该类经典问题的求解通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函数最值法——通过对所求参数的讨论来研究目标函数的单调性,将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值域用所求参数表示,进而解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确定其取值范围;二是分离参数法——通过不等式的等价变形,分离出所求的参数,求不等式另一端无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即可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然而,这两种  相似文献   

17.
参数范围问题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求解这一类问题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技能技巧,因此参数范围问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出现.本文谈谈求解这类问题的几种常用解法.1 构造方程确定参数范围根据题目特征,恰当地构造方程,利用韦达  相似文献   

18.
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一些含参数变量的问题,往往看起来很复杂,甚至无从下手。但如果能构造函数,通过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进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则会起到简捷明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典型范例介绍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的方法——构造函数法.  相似文献   

19.
参数与主元     
当方程或不等式中含有字母参数时,学生常习惯于用参数去表示、刻划主元,但对于如何确定参数的范围,却普遍感到棘手,而这类问题的实质是,参数与主元既互相牵制,又互相依赖.通过恰当地变形,明确参数与主元的依存关系,对我们正确、合理地解决参数范围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1.直接依赖“主元”(当问题中主元的值、范围及其它属性暴露清晰或易于利用时)。 例1 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0,y>0.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于题目中的两个主元x、y的范围已明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确定不等式恒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