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中凸显出来的师生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集中地反映出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中凸显出来的师生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集中地反映出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精神文化。没有了精神文化,规章制度就会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环境布置也会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只有真正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校园精神,好的制度才会充分发挥积极效应,物质文化也会活起来,每时每刻和师生对话。所以,只有让校园文化植根师生心中,围绕精神文化建设推进其他方面的校园文化,才不会空耗物质和精神的资源,才能够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可以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的隐性文化,二是校园的显性文化。如果说校园的隐性文化是历史形成的话,那么校园的显性文化则是要靠人为建设出来的。所谓显性文化,简单讲就  相似文献   

5.
以校园环境烘托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学峰 《青海教育》2009,(11):47-47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两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育人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育人、导向、示范、辐射的性质。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园动态文化等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四位一体原则、齐抓共管原则、领导榜样原则、师生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规章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既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1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的共性是都具有育人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校园文化,是狭义的校园文化,它是指除以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术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和现象。主要包含校园风气、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各类社团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等,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基因是指校园文化“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代代传承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9.
闫金红 《教育探索》2006,(12):91-92
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针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中建设存在的问题,若打造中国校园文化工程应做到:着力进行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积极开拓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师生操守;重建校园视觉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学、社会学意义上,所谓学校精神,就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办学宗旨、办学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群体诸因素体现出来的一种学校理念。它活跃于校园内部并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