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咏史诗发展至晚唐,理性精神渐至突出,与此同时,在艺术手法上诗歌的议论化倾向亦成为咏史诗的一大特征,历代评论家从传统美学的角度对此或褒或贬,但从诗歌的发展历程来看,咏史诗中的“以议论为诗”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在对前代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诗体本身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必然,而且对宋诗议论化的形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咏史诗发展至晚唐,理性精神渐至突出,与此同时,在艺术手法上诗歌的议论化倾向亦成为咏史诗的一大特征,历代评论家从传统美学的角度对此或褒或贬,但从诗歌的发展历程来看,咏史诗中的“以议论为诗”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在对前代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诗体本身发展到一定时候的一种必然,而且对宋诗议论化的形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陈子昂是初唐以前咏史诗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其咏史诗主题内涵全面深刻,继承与开拓有机统一,拓展了咏史诗的诗体功能和题材空间。这和其“兴寄”论密不可分。从创作风貌上讲,其咏史诗呈现出恢复魏晋风骨,同时又开拓唐音;悲慨的情感与深入的理性相统一的特征。尤其是其怀古类咏史诗打破了传统的否定结构模式,一改悲观虚无的历史消极情绪,为怀古注入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使怀古走向与咏史体式的融合。综合来看,他应是古代咏史诗史上贡献很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刘利华 《考试周刊》2007,(15):20-21
楚辞确立了一种新的诗体即骚体,此诗体的确立与语气词“兮”的灵活运用有着很大关系,本文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对“兮”的位置及汉语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咏史诗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氏咏史诗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咏史内蕴丰厚 ,主题内涵主要包括 :表易代之际慷慨幽愤的情怀 ;显表达其对归隐之路的自我体认和固穷安贫的精神理念 ;以史抒写其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等。不仅如此 ,陶氏咏史诗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表现在 :美学价值、咏史主题、咏史方式和结构体式、咏史风格和诗体等方面。基于主题内涵和艺术成就的分析 ,我们可以说陶氏把至左思手中成熟起来的咏史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咏史诗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狭义咏史是指作直接歌咏历史题材,以寄寓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的一种诗歌类别。虽然咏史诗与用典和咏怀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它又具备和后两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加以区别。咏史诗的产生和我国重史的民族传统及人尚古心理有关,同时又受乐府民歌创作实践的影响。从“正体”咏史到“变体”咏史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咏史诗从重客观铺陈到尚主观抒情的曲折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 左思以《咏史》著称,陶渊明的咏史诗虽只有十多首,却代表着他诗歌创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钟嵘在评陶诗时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①,而他所举五言之警策者中,于陶诗仪取《咏贫》,可见他已认识到二人咏史诗的联系,因此我们将二人的咏史诗放在一起讨论。咏史诗作为诗的一个支流,它的发展当然要受整个诗歌发展规律的制约,但它还应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前人虽对咏史诗的源流有零星论述,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个薄弱环节,深入不够,推考亦非无误,当然难以揭示其发展规律。而揭示咏史诗的发展规律亦非本文所能担当得起的任务,本文仅试图从咏史诗发展的角度,对左、陶咏史诗的历史地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鲁迅以自觉而明确的态度创作出了许多撼人心魄、发人深思的悲剧小说,以实现他“为人生--反封建、启蒙思想、改造国民性、变革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悲剧的冲突成因和审美感受两个角度,鲁迅的悲剧小说可划分为“社会悲剧”与“个性悲剧”两种构成形态,以及“情感型悲剧”与“理智型悲剧”两种接受形态。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的诗体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体建设是新诗发展中的重要话题,也是考察新诗艺术成就的重要角度。新诗的诗体探索在诗行、韵律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也存在着散漫的不足。从诗体建设角度考察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他的诗体美学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出特色;对“综合语言”的寻觅;义与音的交融;律与变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谈咏史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诗歌史上的咏史诗是用诗体──诗、词、曲等,以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而抒怀、述见、言志的诗。它不是如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那样的史诗。咏史诗是文艺作品,不是历史作品。清代诗论家吴乔在其《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诤诤,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这样,他揭出了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对咏史诗的要求。下面我们列举几组相同题材的咏史诗加以比较鉴赏。一咏秦始皇(1)《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