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该凭借教材。以形成学生的相关能力为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语言载体,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好教材,让学生在领会编者意图时,凭借教材,超越文本。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和使用朱绍禹一、语文教科书的价值教学的基本构成因素有三个: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这三者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在这里,教学和学习的内容主要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源于教材。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教材、组织教材和提示教材。教材,这...  相似文献   

3.
课改至今,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的笑声洒满每个角落;精致的课件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张扬的学生个性;动人的作秀课频频出现;学生或说唱,或表演,给人一种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感觉,着实令人兴奋。但如果对此背景下的某些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不难发现当前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无度”现象,这些问题主要缘于教师与文本对话中误区产生的隐患。下面笔者就教者在把握“回归”与“超越”中与文本对话的现状进行分析。一、迷信教材,文本对话不深入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库,同时也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和学生学习养成的凭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的教材观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走进教材,走出教材”。教材对教学的影响不是“束缚”,而是“引领”。“用教材教”就要先深入对话教材,再浅出教材。没有对教材的深入对话,也就没有对教材的浅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把几册教科书当成学生获取一切语文知识,形成一切能力的唯一"宝库"。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载体。然而,它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更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唯一载体。我们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宣讲教材,重要的是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去统领教材,要用好教材,用活教  相似文献   

5.
胡义南 《贵州教育》2013,(12):32-33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而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某一特定的教科书。新课标也要求生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控制好课堂气氛,同时也要学会开发利用教材资源,这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孙民 《湖北教育》2006,(3):39-40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并没有被教师真正领会和把握:一方面是多数教师依然故我,不折不扣地“教教材”;一方面是少数教师脱离教材,任意地拓展和生发。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分别从读者、作者、教者、学生等视角去解读教材文本。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结构通常被视为由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构成。对于教材,最普遍的广义的界定是,它包括了教师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而教科书则是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在现代教学论中每每强调的"不是教教材(教科书),而是用教材(教科书)教"这一论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这就是说,"教材"意味着,教教材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它不过是旨在达成某种教育目的的手段或媒体。因此对这个手段或媒体资源要充分挖掘,要让教材  相似文献   

10.
凌虹 《湖南教育》2010,(4):32-34
教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不知道将文本置于什么位置;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其实,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也不能忘“本”,否则就是舍本求末。语文教学只有把“本”留住,把“本”激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着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2.
“简简单单教语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的过程理念和学习方法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不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简单随便,而是指教师在吃透教材和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之后,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本文从语文教材的内涵与作用、怎样用教材教、怎样选取教材内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科书是学生教和学的重要凭借和资源。它不仅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供帮助,还为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就必学转变教材观,用教材来教。面对内容多而新、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大胆取合,因文而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人生建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教材,即教学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凭借.下面介绍一下语文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科书是学生教和学的重要凭借和资源。它不仅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供帮助,还为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就必学转变教材观,用教材来教。面对内容多而新、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大胆取舍,因文而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学开放性理念之一的教材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也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即在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的基础上,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农村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还在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仅停留在文本上,教学效果甚微。新课改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文本,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