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持续低迷,投资存在不可持续性的情况下,我国及时启动了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本文将从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国现行税收政策在拉动内需方面出现的问题,谈谈未来中国应该进行怎样的税收政策改革来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2.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认为是拉动宏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消费需求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最终实现形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立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新一轮经济改革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作了正确部署,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一、依靠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直接刺激消费需求,见效快。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同时为生产发展创造动力。没有消费的增长,就没有企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强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会联想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经济增  相似文献   

4.
一、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1、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四个转变,即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明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业已形成由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就内需调控而言,住房保障投入的加大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振,均为拉动内需的备选之策。当然,本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计,在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的贡献连续6年超过消费。而2007年发生的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生效、奥运经济刺激等因素影响,200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将更加明显。相关链接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是实现“三个转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相似文献   

8.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主要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受各种因素制约,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外需主导型战略无法继续支撑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由此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转到内需上,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图对外需主导型战略向内需主导型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制约因素予以分析,提出一些加速这一转变的措施,以益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科学应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的战略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拉动上尽快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2.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目前我国较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消费需求相对低迷,从而出现了“两马夹瘦驴”的现象。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就必须实行新的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内需不足就是其中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如何挖掘内需潜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统方法和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研究三大需求要素对温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温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消费,净出口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温州必须发挥投资效率,拉动内需,同时提高出口质量以促进经济平稳和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渐表现出以“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和双顺差”为特征的经济失衡。由于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要素价格存在扭曲。扭曲的要素价格促进了投资,抑制了消费,增加了进口,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也为经济宏观调控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遭受重创,不能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在外需萎缩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中国经济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推动的转变,我国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改变消费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寻求新的消费热点,以确保中国经济在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落实,需要中国放弃依靠增加国内投资和增加外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对拉动和吸纳劳动力人口就业力度最大的民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境外就业、增加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迎来了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在工业化进程的拐点,果断、适时地实施内需拉动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生活性消费才是最终的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所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偏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提出了警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经济发展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原因。提升R&D经费强度是从粗放型、超负荷增长向集约、协调发展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需求带动型的经济,没有需求的适度增加,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而言,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前两者称为国内需求,后者称为国际需求。目前国内市场萎缩,大部分商品生产能力过剩。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渐减弱,其根本原...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①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②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增长(即粗放增长)和内涵增长(即集约增长)。(2)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①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缘起。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③外延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性的理论分析。④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现实。a.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拉动。b.消费占GDP比例下降,经济结构更为失衡。c.出口拉动面临挑战。d.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低下,金融、物流、营销等高增值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济增长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没有改变。f.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民生日艰的现象。(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症结何在?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于转变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衡。②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又在哪里?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③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越来越向政府部门倾斜的一系列后果。④为什么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会越来越向政府部分倾斜?⑤关于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低下,金融、物流、营销等高增值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实现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