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顺序,我们补充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将一卷光亮红色的薄铜皮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皮表面很快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说明在较高温度下,铜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将黑色的氧化铜放入管口略向下倾斜的试管底部,先通入氢气,驱尽试管内空气后,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黑色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性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现象,又能够突出实验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讲清实验原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操作规律。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教师演示实验不能…  相似文献   

3.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4.
姚维纲 《甘肃教育》2005,(1):116-116
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人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5.
一、要明原理摇知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劬H2O+Cu.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②试管口有水滴生成郾二、要懂操作摇知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先通氢,后点灯;撤了灯,继通氢郾也可形象地记忆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郾若氢气未经验纯,加热时可能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或盛有氧化铜的试管炸裂郾若先加热后通入氢气,试管内原有的空气与氢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郾若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去酒精灯,则会使生成的铜在热的条件下又被进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6.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7.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  相似文献   

8.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中有三处“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演示。为了使实验更加鲜明准确,可作如下改进一、课本73页“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用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结果生成的铜,不具有金属光泽。如改用电灯花线中细铜丝灼烧其表面成的氧化铜(此反应可在讲氧气性质时让学生熟悉)代替,当通入氢气少许,加热,即可看到氧化铜还原成具紫红色光泽的铜,同时试管口有水  相似文献   

10.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11.
氢气还原自制氧化铜实验甘肃崇信县一中(744200)张涛“氢气还原氧化钢”的实验,常因氧化铜铺在试管底部,反应不够完全,只有表面的氧化钢被还原为铜,还原产物中还混有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很明显。我这里介绍的方法,不仅现象明显,可见度也较大。下面对操作过...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叫简约化实验?先介绍一个实例教师在讲述“氢气的还原性”时,要进行氧化钢被还原的演示实验.演示时的一整套仪器装置和操作时的一整套清规戒律,可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认知障碍,尤其是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要先通入氢气。然后才能用酒精灯加热;对产生了铜的试管要先拿走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因此实验中酒精灯扮演着“迟到早退”的角色.经过如此多的铺垫,方可切入氢气具有还原性的主题.另一堂课,不是教师作演示,而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封闭着的玻璃安瓶,在瓶的底部附有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安瓶中充满着氢气,常温…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化学教学》2008,(2):11-11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常因氧化铜铺在试管底部,反应不够完全,只有表面的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还原产物中还混有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很明显。下面介绍的方法,不仅现象明显,可见度也比较好。实验准备:向洁净试管中滴入2-3滴饱和硝酸  相似文献   

14.
歌诀三首     
(一)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顺序先通氢,后点灯,操作顺序切记清。由黑变红把灯撤,试管冷后再停氢。先点后通易爆炸,先停后撤要氧化。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用来说明氢气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它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该实验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a.试管大小的选择。在此实验中,人们习惯选用15mm×150mm和20mm×200mm两种规格的试管。这两种试管的规格较大,有利于观察,但需要通入的氢气较多,排尽试管内空气的时间较长。为此,笔者试用12mm×90mm规格较小的试管进行实验,并采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结果只需打开活塞通入氢气2s即…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课本第73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按课本介绍的方法,经多次实验均难达到教材所述的要求:“氧化铜由黑色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只见到红色,但却不光亮。我们作了如下改进:先将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少许置于蒸发皿中加少许蒸馏水,用玻璃棒调制成糊状,再用新毛笔(旧毛笔亦可,但虽用水冲洗干净凉干)蘸取糊状物,均匀地薄薄地涂在试管的底部(或涂在中部成环亦可),使试管口向下,并在酒精灯上烘干,最后按课本要求的装置;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即可清楚地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  相似文献   

17.
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呈现给学生两个问题,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什么?观察试管壁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观察实验、思考问题,顺利得到了答案,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学生的思路受到了限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氧化铜和试管壁上的水珠,很少去观察氢气必须早通  相似文献   

18.
铜镜的制备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先向其中滴入几滴水,转动试管使内壁润湿,再小心地装入适量氧化铜粉末,转动试管使氧化铜粉末均匀地沾附在试管内壁,然后按课本上“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要求操作,就能在试管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而光亮的红色铜镜。这一显明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象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散逸到空气中?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现象要全面科学描述实验现象的前提是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如观察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时,观察的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试管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