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演变现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的途径,阐释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对民族共同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隐语行话是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现象。它的创制和使用主体是某些民间社会集团或群体,外部人员一律被排斥在外;它被创制和使用的目的是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满足交流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隐语行话具有表达、掩饰功能和隐蔽性、秘密性的特征。于某种程度上说,隐语行话不是独立的语言,是对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反动”,是民族共同语的变体。隐语行话经历从创制到“破解”的过程,共同的文化大背景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使社团外的人有破译隐语行话个别词汇的可能,频繁的社会接触,使隐语行话常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中,从而使其被破解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汉语隐语行话中数字表达的调查和剖析,总结出关于汉语隐语行话数字表达的各种方式,并进而指出了隐语行话数字通俗性、多元性、变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同时指出本领域的研究与汉语造词法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语隐语行话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亚文化。通过对隐语行话内涵及产生的因素、隐语行话的构成、隐语行话的功能与特征的论述,将有助于我们从另一维度去更全面地认识英美社会,了解其文化的丰富性,从而有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文学样式,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中,却往往有一些非散文的因素——诸如韵文、骈文之类不时出现于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特殊语言"。有时,它们虽然也以散文的面貌出现,那就是诸如行话、隐语、俗语、方言、歇后语等。这些"特殊语言",不仅在小说作品叙事或写人时发挥了散文很难达到的特殊作用,有时还能以"代言"的方式展现书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更为有趣的是,上述问题又引起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者们的高度重视。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对这些"特殊语言"视而不见的话,就等于丢掉了中国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研究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刘沁 《英语辅导》2014,(4):144-147
美国俚语源自各种行业和亚文化群体的行话或隐语,它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极具表现力,充分彰显了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社会文化。对美国俚语持绝对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偏颇的。本文从美国俚语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其语言特色和社会功能,提出了学习策略以期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学习俚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袁爱华 《考试周刊》2011,(76):28-29
隐语是社会语言学和民俗学所注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隐语现象不但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而且就研究本身而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在汉语中,学者对隐语的界定不一,将隐语同委婉语、暗语、行话、黑话等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汉语(尤其是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作者通过对各家言说的考察,结合自己的观点理清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金瓶梅》的语言特色:(1)具有宋元时期早期白话的风格;(2)多儿化音;(3)多俚语、歇后语、隐语;(4)与《水浒》的语言风格极其相似;(5)与陇东方言高度一致。本文重点论述最后一点。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由前一部分“语”和后一部分“义”组合而成的。前一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或者可以说,像一条谜语,前一部分是谜面,后一部分是谜底。然而,这前后两部分的“谜面”和“谜底”并非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在复杂的语言交际中,由于表达时具体语境的差异以及各种实际需要的不同,同一条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如果了解并掌握一些这  相似文献   

10.
隐语是民族文化生活的语言烙印.文章记录描写了彝族腊鲁话中为数不多的隐语形式,并从食物、民族称谓、动作行为三个方面对隐语作了归纳,认为这些隐语是腊鲁人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与周边族群进行互动并在内部强化语言认同的结果.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加快,这些隐语正逐渐濒危,对其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略论先秦隐语的产生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天中学刊》2003,18(6):74-76
隐语在先秦时期,大致经历了产生、兴盛、转化三个时期:其产生可追溯到神话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隐语达到极盛状态;战国末期,隐语开始向赋、谜语,诫言、民间秘密语等转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语料库语言学已成为语言研究领域中一门新的学科。本文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认为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文中比较了诸多外语教学流派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在创设语言环境时显出的各自不足,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创设语言环境方面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遗憾,给外语教学带来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四川话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四川九寨沟(原南坪县)话兼有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的特点。九寨沟县是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成分复杂。由于地理和人口构成等因素,该县汉语方言具有混合型语言的特点。本文旨在对九寨沟的部分古词语和特殊词语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粗略描写。从词源学和方言学的角度认识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了解九寨沟县的历史沿革、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15.
"火星文"是在90后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新兴的网络表达符号。"火星文"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符号,它更多体现的是作为群体标志的符号文化功能,而不是语言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过去三年(2007-2009)中10种主要外语类期刊中的有关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的新状况、新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为广大教师和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学习策略教学已被外语界所广泛认可。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待完善、英语学习习惯尚不定型等特点,外语界对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还存在着分歧。文章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学习策略教学的必要性,认为学习策略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而且能丰富其语言学习策略理论。  相似文献   

18.
论外语语言的有效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语言充分而有效的输入是外语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有效输入应体现在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上.提高外语有效输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言语交际这一动态环节中语言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男女两性在言语交际中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文章发现了性别语言在语用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究了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在男女两性间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策略指导在大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和途径,探讨了这种语言现象在大学汉语课堂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