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的现状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技术能延长铅球预先加速阶段的工作路程,使铅球获得较高的预先速度和提供更有利的肌肉用力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的还很少、旋转技术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不高,它更适合身材矮小,协调、灵活、平衡能力较强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黄健 《中华武术》2008,(2):44-46
当前国际铅球比赛中有一半以上的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且多次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国内铅球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的还很少。由于两种技术在助跑方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在力学参数上的差异,两者相比,旋转技术能够延长铅球预先加速阶段工作路程,其预加速路程一般为2~3米,  相似文献   

3.
刘涛 《中华武术》2007,(7):18-19
铅球的旋转技术是田径运动中最能体现技术与素质完美结合的运动技术,旋转技术虽然延长了铅球的加速路线,但同时也使速度力量向铅球的有效传递的难度增加,因此铅球的旋转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完全掌握它需要长期、艰苦的技术训练过程,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注重铅球旋转技术训练,青少年时期是机体协调性、灵活性发展的敏感时期,正是掌握运动技术的最佳时期。为此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铅球旋转技术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生物力学等方面对比分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相比背向滑步铅球投掷技术具备延长铅球预先加速工作距离,提高铅球加速动力,获得较高的出手速度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旋转投掷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较低,可以弥补亚洲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方面不足,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并在运动训练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针对铅球比赛中最常用的背向滑步和背向旋转的加速过程,结合这两个技术动作所需求的专项体能训练进行研究。通过对扬州市中学生中铅球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的调查,简谈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针对体能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基于扬州市区中学生铅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学生铅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铅球传统滑步投掷技术与目前并不流行的旋转技术进行了比较。在1972年奥运会上,巴里斯尼科夫(苏联)首次采用了铅球旋转投掷技术,但是,这项技术早在1957年1月29日就已经由克申布罗科(苏联)最先试用并将它公布于世。但是,克申布罗科只是和一些链球运动员对铅球的旋转投掷技术进行了一些尝试,虽然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还不能够使高水平的铅球运动员接受这一特殊的投掷方式。众所周知,奥布莱恩(美国)是第一个在1952年奥运会上采用向后转体180度投掷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涛  于军 《体育师友》2006,(4):22-23
铅球的旋转技术是田径运动中最能体现技术与素质完美结合的运动技术,旋转技术较直线性技术虽然延长了铅球的加速路线,但同时也使速度力量向铅球的有效转递的难度增加,因此铅球的旋转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完全掌握它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技术训练过程,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  相似文献   

9.
亚历山大·巴里什尼科夫,苏联铅球运动员,列宁格勒·阿列克塞耶夫田径运动学校早期毕业生。他是世界上最早将旋转技术运用于铅球投掷运动的运动员。由于这一技术的应用,1976年将自己的成绩提高了80厘米,并以22米成绩创造了铅球世界记录,在奥运会赛史上,1976年他以21米的成绩夺得铜牌;1980年又以21.08米的成绩获银牌,以下是他就旋转投掷铅球训练答记者问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张中民 《中华武术》2023,(12):55-56
目前在国际大赛掷铅球项目竞赛中,取得优异竞技成绩的部分运动员采取了旋转推铅球技术,这种技术屡创佳绩,成为近年来铅球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研究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特点,结合我国运动员实际,为我国运动员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射击作为技心能为主的项目,在基本技术动作过硬的基础上,十分要求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新规则的实施后,更短的竞赛时间,特别是决赛阶段,可以说不允许队员有丝毫的精力分散。但是,作为"单兵作战"的运动项目,因赛程长、弹数多、发与发(或组与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总会因为运动员的认知和情绪的变化波及后续比赛行为进而影响成绩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被提上了日程。主要从有关射击运动员核心心理技能,即注意力控制训练出发,并始终贯穿心理咨询工作,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作用与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对1987~2012年中外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中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进行对比归纳,结果表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缓慢,与国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成绩有差距;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身高体大,且符合力量型技术风格,是今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及选材参照。通过对中外女子铅球发展态势分析,寻找制约中国女子铅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中国女子铅球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百米飞人"劳义的成绩与世界冠军博尔特的成绩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二者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借此找出劳义技术上的特点与世界强手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的"百米飞人"劳义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冠军劳义和2009年柏林世锦赛冠军博尔特两人的100m技术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劳义有较好的步长能力,与博尔特的百米技术差距主要在于他的步频能力、起跑加速能力及途中跑技术,在今后的训练中应保证步长能力不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步频能力和改善起跑、加速跑及途中跑阶段技术的合理性,完善整个百米技术突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劳义的百米成绩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运动技能学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多数学者对其研究局限于体育的教学与训练范畴,而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技能的研究相对很少。因此,此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技能特点,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为我国运动技能学科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2009柏林田径世锦赛中我国运动员在三级跳、女子铁饼、男子跨栏等项目中的失利原因作了深刻剖析,得出完整技术发挥欠稳定、细小环节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是导致我国选手没有在决赛或半决赛中发挥出应有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再次呼吁我国田径界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把田径运动项目中的细小环节技术放在重中之重,这样对于运动员发挥最佳的完整技术以及取得较高竞技水平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the shot put, the athlete’s muscles are responsible for generating the impulses to move the athlete and project the shot into the air. Information on phasic muscle activity is lacking for the glide shot put event and therefore import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coaches is not currently available.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lectromyography (EMG) analysis of the muscle activity of the legs during shot put. Fifteen right-handed Irish national level shot putters performed six maximum effort throws using the glide shot put technique. EMG records of eight bilateral lower limb muscles (rectus femoris, biceps femoris, medial- and lateral-gastrocnemius) were obtained during trials. Analysis using smooth EMG linear envelopes revealed patterns of muscle activity across the phases of the throw and compare men and women perform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ferred leg rectus femoris, the preferred leg biceps femoris and the non-preferred leg biceps femori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glide technique, with the total duration of high volumes of activity between 34 and 53% of the throw cycl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movement and 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s for coaches could be helpful to facilitate optimal technique throughout each of the key phases of the event.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世界男子小金属地掷球联合会杯团体赛比赛成绩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男子小金属地掷球团体赛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研究表明:技术水平、技术动作、战术能力以及比赛的心理素质差是导致我国运动员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竞技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技战术训练、重视运动员选材及相关学科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记录比赛录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散打运动员王洪祥和日本空手道运动员冈本铁也在2010年武林风中日挑战赛上的散打攻防综合技术、单个技术、组合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王洪祥综合技术运用成功率较高,穷追猛打,攻防兼备,而冈本铁也则在防守方面非常严密,抗打硬拼;王洪祥单项技术以右手后冲拳、左高鞭腿为主,冈本铁也则以防守、低鞭腿、灵活顶抗为主;王洪祥拳腿闪躲组合技术运用灵活巧妙,凭借精妙组合KO对手,冈本铁也组合运用凶猛,但在力量方面有所缺乏。这场中华百姓英雄KO全日本空手道冠军经典之战的技术分析,为今后中国散打运动员训练和参加国际对抗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中国男篮第28、29届奥运会上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得分、助攻、抢断以及个人得分等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中国男篮在这两届奥运会中所突现出的技战术水平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以及与欧美强队的差距,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备战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7年和2011年我国第6届和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决赛男子散打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实施下我国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新规则下,散打技术进攻和得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拳腿技术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显弱化;散打运动员整体技术运用手段比较单一,特色技术逐渐消失,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贯拳为最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手段,腿法技术运用成功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新规则更有利于武术散打腿法技术的发挥和运用;新规则下裁判员喊停次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得以提高。建议: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应全面均衡地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运动员提高散打技术质量,培养散打核心技术,形成散打技术特色,彰显散打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