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难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存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就像一个"搭桥牵线"的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化解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疑难,善于捕捉师生在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大都处理得比较好;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浮在表面,被教师忽略,时有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学生独立接触文本的时间很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本文从什么是对话、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实施对话要注意什么三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难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就像一个搭桥牵线的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人本对话,夯实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三维互动的过程,可见"人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突出"人本对话",强化师本对话、生本对话。1.师本对话是前提阅读教学,开始于教师与"文本"教材之间的对话。接触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旨意,要解读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6.
赖斌 《语文天地》2013,(13):64-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对话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的  相似文献   

7.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是啊,对话是人与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对话教学这一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形式已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于是,我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与想象引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呢?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使课堂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沃土,让阅读教学洋溢灵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对话主要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11.
现代阅读观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阅读教学的过程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全面渗透"快乐学习"思想教师要把"快乐学习"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做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1)注重知识,忽视能力。长期以来教师往往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分析和结论直接灌输给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如"阅读是应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教学理念?为什么要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对话呢?一、什么是"对话",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提出"对话"的要求"对话"一说本是文艺理论学中的一个观点。20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为"读者论"的现代阅读论在德国问世。这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现代对话理论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动、合作的交流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拓展学生主体的思维创造和探究兴趣,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对话空间,并通过生本对话寻求一种读者对文本的填充和期待。一、主体阅读观的形成传统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观念要一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统一于教师主观的解读结果以及对课文的划分和概括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反复强调多层次的"交流",从"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到"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不仅凸显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对话",也强化了"多重对话"的实践价值。因此,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乃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践行这种理念,有效开展"多重对话"呢?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如何采取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英 《中小学电教》2009,(11):64-64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已经扬弃了传统的"训诲—驯化""传授—训练"的教学方式,走向"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种对话关系,本文拟就后三种对话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矛盾”对话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至少包括:(1)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获得思想启迪;(4)享受审美情趣。但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意义的获得(即读懂了什么),使得对话仅在认知层面上进行,难免会变得枯燥与…  相似文献   

19.
许英军 《考试周刊》2014,(14):56-5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主体性,这是由个性化学习规律决定的。我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谈体会。1.注重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氛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在平等对话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而且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努力构建民主、和谐、融洽、互动的对话平台,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阅读提供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只有这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