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银梅 《文教资料》2014,(15):27-28
网络语言是为了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而发展的一种新型语言形式,谐音是网络语言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分别从网络谐音词的分类、特点、表达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构词法为理论基础对英汉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网络语言在发展趋势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网络这个特殊的语言交际环境决定了英汉网络语言以经济原则为主,在造词上的随意性、显著的缩略化趋势及赋旧词新义等现象体现了网民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及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英汉网络语言的不同点则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背景和网络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语言形式,以其新奇简洁、形象活泼、个性时尚的特点而深受年轻网民的推崇。面对网络语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应当在认识传统主流词汇和网络词汇的基础上,分清主次,辨明关系,确保在语言修养过程中不偏离"以主流语言词汇为主,以网络语言词汇为辅"的正确航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萍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40-142
自从中国的互连网得到迅猛发展以来,网络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既是网络文化的产物,又是网络文化的载体,对于网络语言的了解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化.由于英语是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中国的网络流行语言与英语无疑是紧密相关的,它丰富了汉语,使汉语具有了更强的张力和包容性.本文把中国网络英语分为两类,翻译词和直接使用词,并从语言学和翻译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网络语言中英语的特征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贺敏洁 《文教资料》2006,(24):112-113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不过10多个年头,但其态势却非常迅猛。网络作为语言的一个新载体,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产生后,有褒有贬,各方态度迥异。网络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即存在着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现象,以及逐渐渗透进现实生活。但是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和自我调整性来看,网络语言的发展最终会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构成的多元化趋势而逐渐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6.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兴起和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一种逐渐被人们利用和接受的网络交际语言。网络语言以其鲜明的特点和功能也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他的一大特点。在将网络语言与其传播环境相结合的同时,对这一虚拟世界里的语言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各个语言环境中进行语码转换的意识程度及目的性进行解剖分析。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首先是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其次是大众追求时尚的驱使。  相似文献   

8.
李西 《英语辅导》2008,(2):74-76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从网络语言的三方面——网络词语的幽默性、网络表情的形象性、网络数字的经济性探讨网络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9,(4):63-67
互联网社交网络语言有变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比较语言变化和语言变异基础上,厘清了网络语言变异的概念;从词形变异、词义变异、谐音变异等方面,探讨英汉词汇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异形式;从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动机、网络限制等方面分析词汇变异的原因,指出网络词汇将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继续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语言中有一种被学者称为"旧瓶装新酒"的语言现象,本文从引申和比喻两个角度探讨了这一现象,得出了网络语言中的许多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同音同形的词的意义实际上是对现代汉语词义在网络语境下的补充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网络"陋词"文化是新兴网络文化与传统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时代文化的一个特异文化符号。各种形态的"陋词"共同存在于网络世界里,是一种有差异也有共通的客观存在现象。信息时代,网络语言是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语言的翻译必不可少。本文将对中文网络"陋词"的形成机制、特点、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并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从借用、回译、直译、特殊构词法等方面讨论其英译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交际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是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的网络情感和生活的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中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数字是网络交际语言中较有特点的一类,很多数字词是网络交际语言中特有的,它集中体现了网络交际语言的很多特征。对网络交际语言中数字词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网络交际语言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如何适应语言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研究中韩两国数字的使用情况和谐音法、同形法、特殊意义法的使用方法,阐述中国与韩国网络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暴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舆论空间的革命性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了语言暴力等消极言论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反映在网络语言暴力主体及客体的特定性、网络发言语境的群居性、社会怨恨心理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普及,技术的日臻完善和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语言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语言变体。我们认为,网络语言的社会性是在高科技催化下的语言变体,具有快速简洁多变等特点。因此,研究特立独行的网络语言,对语言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网络的发展,上网人数的增加,带来了网络语言的发展。所分析的网络语言是指活跃于网上论坛、网上聊天室的一些较有特点的网络用词和符号。笔者通过对其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将目前在网上流行的网络语言归纳为十大类别,同时分析了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可概括为缩略型、谐音型、符号型、旧词新解型等几类.平等自由的网络文化,网民在现实中的压力和工作倦怠,收费性上网和打字速度的要求,这些是造成网络语言出现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所形成的一种网民的新的交流方式.网络体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除了传统语言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新的伦理特点,如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更加广泛的开放性的道德体系以及对道德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等特点.本文重点以分析当前网络上流行的网络体来说明网络语言所反映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有大量的网络语言涌现出来,同时也有许多曾出现过的网络语言消失。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网络用语有时因为不受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而会对使用者的母语产生威胁。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意义进行探析。同时,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语言生态的平衡、规范网络语言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时髦“族词”及其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英时髦族词(吧族、秀族、拼族、族族)为例探讨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背景与文化心理倾向。族词时髦词能产性强,呈现出一种简缩化倾向,大量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其表达形象、传神、时尚,与时俱进,为语言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20.
王登文  吴晓云 《文教资料》2006,(27):177-178
作为网络技术和语言发展的产物,英汉网络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大量使用缩略代替单词、短语和句子;组合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来表达情感及借用修辞手法,老词新用,创造新词。从演变趋势看,其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语言抽象与形象具体相结合、简约取代繁复、认知决定存在。但由于网络语言的失范,其发展已对正常的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