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近些年,这句话被改成了:"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其实老乡形形色色,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老乡在异乡相遇,无论是否发自内心,彼此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动。不过上海人似乎是个例外。我多次在异地遇见过一口上海话的老乡,忙不迭过去用乡音打招呼,每每对方只是淡淡地说:“哦,你也是上海人啊!”  相似文献   

2.
我与宋雪教授同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是我校外语学院资深教授,年长我十岁.五十年前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已是俄文教研室的骨干教师了,我尊称他为宋老师.五十年后他离休我退休,经常散步于校园,谈心聊天、游泳、打乒乓球……又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他出生在黑龙江,我出生在辽宁,又是"东北"大老乡."老乡见老乡,知心话儿拉家常".……  相似文献   

3.
忆黎丁     
<正>2014年8月14日夜10时,《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的朋友发来短信:黎丁先生今日去世了,享年96岁!黎丁是《光明日报》的资深高级编辑、京城著名的老报人。他生前有两个"头衔":中国文化名人活字典;京城冬泳寿星。初识黎丁我和黎丁认识是在1979年。那年春天,我奉命赴北京《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工作,暂借《光明日报》大楼609室办公。有一次,我在大楼底层食堂吃饭,一位朋友说要给我介绍一个老乡,把我拉到靠墙壁的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指着对面的一位老者说,他就是你们泉州老乡。  相似文献   

4.
陈述富 《图书馆杂志》2011,(4):68-69,82
上海纺织把时尚产业作为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培育。纺织干校主动对接时尚产业,成立"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开展时尚教育。由此,创建适应国际时尚教育的特色图书馆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上海纺织把时尚产业作为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培育。纺织干校主动对接时尚产业,成立"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开展时尚教育。由此,创建适应国际时尚教育的特色图书馆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14,(1):92
为推动时尚传播研究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科的建设发展,探讨创新研究方法与理论视野,东华大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拟于2014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办"时尚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论坛"。本论坛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哲学     
朋友们好!很高兴回到了我的家乡。今天,我在家乡上海和我的老乡及朋友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今天我是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5月23日,由时尚传媒集团旗下旗舰刊物《时尚先生Esquire》与上海奉贤区政府、北京乐华娱乐共同主办的"2013碧海金沙Y-POP音乐派对"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圣淘沙酒店盛大开启,上海奉贤区副区长钱雨晴、音乐派对组委会主任吴保国、《时尚先生Esquire》执行出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月10日,第六届上海国际电视节开幕的当天,卜凡利用工作之余在东方电视台接待了来自河南的老乡.当几位老乡祝贺卜凡最近荣获第八届全国电视播音作品评比一等奖时,卜凡激动地说:“河南、开封浓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教育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卜凡的肺腑之言使我们这次采访很快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31日,胡适拿到了赴美签证。4月1日,胡适与长子胡祖望应邀到老乡胡洪开家(上海"胡开文笔墨庄"老板)吃饭。饭后,父子就此分手。胡祖望先去了台湾,随即去了泰国曼谷。胡适则准备起程前往美国。此后三天,胡适在上海将必须处理的事情作了处  相似文献   

1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赠给我的题词.那是1995年,我应邀参加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的"中西哲学及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式开始前,任老与我并肩坐在前排,旁边的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微笑着说:"克锋同志是这次大会唯一的农民学者,他是我介绍来的."任老说:"还是我的山东老乡呢."即刻在我的本子上欣然题下了以上这句话.  相似文献   

12.
7月7日,搜狐将时尚领域整合营销的创意带到了时尚之都——上海。作为"升级矩阵-体验创新"搜狐2009系列营销推介会的第二站,本次盛会以"升级互联网时尚营销新时代"为主题,邀请时尚界顶级品牌代表和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时尚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一起分享网络营销的经验和智慧。会上,由搜狐时尚文化中心打造的"网上时尚都市"备受业界瞩目,品牌社群的矩阵式整合营销,为时尚界带来了崭新的品牌推广理念。  相似文献   

13.
淮海路,是与南京路齐名的上海著名商业街。早在20世纪 30年代,淮海路的主干淮海中路一度以霞飞路命名,曾有"东方巴黎"之弥。其中,荡漾着异国风情的电影院,与酒吧、咖啡馆、西餐厅和回力球场等娱乐场所一起,构筑着当时上海最时尚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5.
8月13日上海某报<丁黑:"救亡"是好坏个时代的时尚>一文中,作者称安徽泾县是新四军的"发源地",笔者认为用词错误.  相似文献   

16.
<正>印度伟达先知曾说:"没有什么对不对的路,顺其自然接受现有的内外生活。"自从2010年我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来到中国的北京,继而来到上海之后,经过数年的适应和磨砺,现在,我毫无保留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记录了我的梦想与生活。从语言适应、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一个个难关中闯过来,内心一直被一种神奇的动力所牵引——这种力量来源于上海的无限机遇和欣欣向荣的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17.
苏家角往事     
正中山公园附近的龙之梦大厦,美丽的倩影高耸入云,每天潮涌般的顾客涌进涌出,推动着最新的时尚和商业潮流。无疑,这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成功、最具竞争力和诱惑力的大型综合性商厦之一,也是长宁区人气最旺的地方。但是对于它的"前身"——苏家角,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我家从我祖父开始就住在苏家角,在1937年"八一三"以后从闸北逃难到这个地方,我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一部分光阴也在这里度过。屈指算来,在旧城改造中我家离开这个地方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过去的岁月像旧梦一般难以忘怀。每当我看到龙之梦  相似文献   

18.
刚到北京的时候,在老乡那儿蹭住。不到一个月,就有想法了。不是老乡往外撵,而是他的夜猫子习性让我受不了,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想当初,失恋对我的折腾也不过如此,所以,后来,我就在一份报纸上弄了个租房启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时尚",我基本认同陈村的观点:时尚属于那种"饭吃饱了"才想出来的东西。西梁不正东梁歪,现在基本是看欧美的眼色。他们较早就吃饱了,所以有闲心把时尚打造得一五一十。人一陷入时尚,社会就安定了。他们的本事在于让你被时尚愚弄了还很得意。什么事情最好不要说穿。时尚有什么用呢?无非是把人分成三  相似文献   

20.
BBS上的阿标     
骆文 《报林求索》2012,(3):40-41
<正>落脚的永定门火车站并没有让他感到太大的震撼,出站后,一辆开往清河的公交车直接把阿标和老乡带到了京郊。2000年,20岁的理发师阿标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从张家口到北京,阿标和同来的老乡一起,在火车上度过了难忘的5个多小时。"过了60多个山洞吧,路上没别的事情可做,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