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而生,它有别于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传统本科教育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与建议,为我校实施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已有了一定的推广,但由于不同高校办学定位存在差异,每个学校采用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不同。以平顶山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举措、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改革及完善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大扩招"背景下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客观地提出完善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新形势对高校轨道交通土建专业方向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行的单一教育体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适时而生。本文系统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推行的背景和目的,分析了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式,总结了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轨道交通土建专业方向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的实践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究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剖析如何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建立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指导模式与管理模式,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才能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中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校高年级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实施专业导师制、强化专业导师对导师制内涵的理解及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对专业导师实施必要的奖惩等措施,从而改进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指出了在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不但需要对专业导师实施必要的奖惩,而且需要对本科生实施必要的奖惩,使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成为专业导师和本科生必须完成的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增强本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外、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发展历史,从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特色与精神内涵、现阶段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已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特点、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等几方面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导师制广泛实行于我国各类高校。文章就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存在的潜在问题做简要分析,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应该依据院校特色和专业的不同而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描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方法,并就这些方法的试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较好地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成功参考案例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该文就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实施的特点和成效,剖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老师和学生认识均不够,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和相应激励措施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师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从本科生导师制、教学建模综合训练拟制课题、加强对毕业论文进行工作的过程监控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等环节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导师制建设为个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导师制实施的条件、成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导师制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有效途径,为本专业建设及人才的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To design an effective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educators require a systematic method of classifying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tasks. This is important for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educators. Different educators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method consistently, so that classified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s are comparable across the subjects of a degree, and, ideally, comparable across institutions. One widespread approach to supporting this is to write learning objects in terms of Bloom’s Taxonomy. This, or other such classifications, is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f educators can use them consistently, in the way experts would use them. To this end, we present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our online interactive web-based tutorial system, which can be configured and used to offer training in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schemes. We report on results from three evaluations. First, 17 computer science educators complete a tutorial on using Bloom’s Taxonomy to classify programm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Second, 20 computer science educators complete a Neo-Piagetian tutorial. Third evaluation was a comparison of inter-rater reliability scores of computer science educators classifying programming questions using Bloom’s Taxonomy,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our tutorial.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se evaluations, we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tutorial system design for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educators how to systematically and consistently classify programm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We also discuss the suitability of Bloom’s Taxonomy and Neo-Piagetian theory for achieving this goal. The Bloom’s and Neo-Piagetian tutorials are made available as a community resourc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the following: the tutorial system for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the purpose of coding the difficulty of computing learning materials; its evaluation;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sistency that computing educators can achieve using Bloom; and first insights into the use of Neo-Piagetian theory by a group of classifiers.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正积极探索将"导师制"逐渐推行应用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基于此管理模式,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更加系统的培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导师制"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发现开展"导师制"之后,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获奖数目逐年增加,有效地激发了本科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探索和思考"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几年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新型教育管理模式。然而,这一管理模式在我国应用并不成熟。本文将我国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开放教育小专业日益增多,生源结构日趋复杂、个性差异增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小专业教学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引入导师制就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在阐述导师制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导师制模式提出了个人的设想,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施导师制,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引导教育、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增强教书育人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西南科技大学为样本分析了该校导师制实施的成效和不足,同时对导师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从本科生"导师制"档案袋的定义入手,分析和探讨在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导师制"档案袋的目的、内容和原则等,为更好地在高等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为个案,针对为推进完全学分制和两校区办学模式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关键环节,总结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落实导师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虽然导师制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认可和成绩,但是由于具体实施环境有所不同,在中国本土化时显得有点水土不适。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导师制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师制在与中国教育进行结合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实施方面的不足,尤以与导师制配套的制度和激励问题更为突出。导师制有待于在中国高校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国国情与教育现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学生实行导师制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分制的推行,国内许多高校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我校医药化工学院在2002年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导师制的具体内容、实施办法和措施等方面对导师制的实行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导师制中要解决的辅导员与导师配合、导师数量与质量、导师的职责与权利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