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教材注释是这么说的:“而谁何——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这里没有对“谁何”二字分别解释,却似乎是把它们的意思等同了,“呵问”则似品味出来的意思。《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的注释则是:“何,是呵问。谁何,关塞上哨兵诘问出入者之意。”两个注释的基本意思相同,或许都是原本了颜师古《前汉书》上的注说“谁何,问之为谁也”。(见《康熙字典》)但可惜这个颜注也是尚欠详考的。  相似文献   

2.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谁何”二字怎么解释,“谁”与“何”又是什么关系,历来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谁奈之何”的省略,有人说“谁何”就是“谁敢问”。教材注:“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这种理解,结构上又有两种分析法:一种是,“谁何”就是“谁”,前面省略了动词“问”;一种是,“何”通“呵”,“谁何”就是“谁呵”,就是“呵谁”,呵问是谁。  相似文献   

3.
《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句,在教材注解中将“谁何”注译为“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觉得“呵问他是谁”这种注释给了学生一种误导,即误认“谁何”为“何谁”,因而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谁何”不能视为“何谁(呵问他是谁)”。若将“谁何”视为“何谁”,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方可。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何”前置在“操”的前面,因为这是一个疑问句。而“谁何”不是疑问句,故“何”不能前置。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  相似文献   

4.
《老子》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王弼注:“唯阿美恶,相去何若?”美恶为对待词,文义易明,而唯阿之说有歧解。帛书甲本,阿作诃,乙本作呵,似作呵责解。后刘师培校释《老子》亦云:“阿,当作诃。《说文》:‘诃,大言而怒也。,《广雅·释诂》:‘诃,怒也。’诃,俗  相似文献   

5.
(一)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随着“经学”的昌盛,传统的“小学”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以戴震为首的皖派。段玉裁,师事戴震,在音韵、训诂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向来被视为皖派的巨攀。对于他的贡献,清人阮元说:“段氏有功于天下后世者三:言古音,一也:言《说文》,二也;汉读考,三也”(《清史稿·儒林传二》)。段氏一生著述甚富,但使他享有盛誉并历久不衰的,是他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段注》、《说文注》或《段注》)。段氏为《说文》作注,始于四十二岁(乾隆四十一年),直到八十一岁(嘉庆二十年)去世前四个月才全部刊成,历时  相似文献   

6.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诗以古名,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古诗一词“一般地说,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但“不知作者”与“古”字又有何联系呢?“古诗”一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否即有“作者失考”的含义呢?我以为清人吴淇的解释倒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了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上篇)。这是一篇影响很大的古文名作,很多文学选本都有收录。可是文中有一个词的含义.历来各家选本的解说或含糊不清,或言而无据.或注而不能令人完全信服。这个词就是“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谁何”。且看各家选本对“谁何”一词的解说——  相似文献   

8.
(一)“仿词”鲁迅是语言大师,写文章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十分严肃认真。他说过:“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答北斗杂志社问》)汉语语法,用词造句,有一定规律,一个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遵守  相似文献   

9.
说异蛇     
《捕蛇者说》一文开头便写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课本注曰:“是奇异的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教参》解释为“一种奇异的蛇,黑底白花纹。”到底何异之有?是什么蛇?还是不太明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不明白就要问老师,老师谁又见过这种蛇?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年来我走访了许多人,终于访到了一位湖南省永州地方的老人。他多次见到过这种蛇。他说:“永州(今湖  相似文献   

10.
释义三札     
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1981年修订本。下同。)注:“愠,怒。” 按:何晏《论语集解》注日:“愠,怒也”。朱熹《论语集注》注曰:“愠,怨也”。王力取何说,我们认为,当取朱说为是。 把“愠”解为“怒”或者“怨”,粗略地说都能成立,因为“怒”和“怨”浑言可通。《说文·心部》“恚”、“怨”、“怒”、“憝”、“愠”相次而列,且交互为训:“恚,怒也”;“怨,恚也”;“怒,恚也”:“憝,怨也”;“愠,怒也” (注:大徐本作“愠,怒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改订为“愠,怨也”)。然而,诸词互训并不意  相似文献   

11.
一《楚辞·天问》云:“伯林雉经,维其何故?感(撼)天抑地,夫谁畏惧?”两问里隐藏着一个什么故事?人各言殊,谜底至今尚未揭开。自东汉王逸以来,为此提供答案的,大凡有四说: 一、王逸首创晋太子申生说,谓“伯林”即申生,言申生受谮于后母,“遂雉颈而自杀”(《楚辞章句》)。后之学者多附和王说,例如洪兴祖(《楚辞补注》)、王夫之(《楚辞通释》)、胡文英(《屈骚指掌》)等;然南宋的朱熹已表示怀疑;“旧注以  相似文献   

12.
屈原为什么要创作《天问》?王逸在《天问》叙中这样解释道: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一作瘁),彷徨山泽(一作川泽),经历陆陵,嗟号吴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一作瑰)玮僪佹(一作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体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一作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王逸的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天问》的创作,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的:先是屈原酝  相似文献   

13.
馀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此句中的“奇服”之“服”,有的注本同文相训,如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下简称《章句》)注:“奇服,好服也。”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曰:“奇服,奇伟之服。”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以下简称《山带阁注》)曰:“奇服,与世殊  相似文献   

14.
一、谁“谢”人教社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1993年版)在吴晗《谈骨气》后,附了一则短文《不食嗟来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眉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课本对“谢”作注: “[谢]推辞,谢绝。”谁推辞、谁谢绝?当然是饿者啊。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第1卷第二大题是阅读一段文言文(《宋书·孝义传》)回答问题。最后一个小题(第19题)要求选出“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所供选项为: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相似文献   

16.
释“粪”     
陈裕鸿同志在今年七月一日《学语文》第四版发表文章,指出把“粪土当年万户侯”解释为“把万户侯看作粪便和泥土”,这是不妥当的。“粪”应作何理解?《说文》:“粪,弃除也”。段玉裁注:“古除秽污日粪”。“粪”又写作“(扌粪)”,本义是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二册《答李翊书》中:“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其中的“何”字,《教参》译成了“为什么”的意思。结合文章原意,我以为如此解释欠妥。这句话,韩愈不仅称赞李生“辞甚高”的才华,而且还赞扬了他谦恭的态度。“下而恭”前附一“何”字,是对其谦恭的态度从程度上加以修饰,属副词,作“多么”讲。全句可译成“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  相似文献   

18.
[隐隐何甸甸]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这是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验修订本)《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注释。既然“甸甸”是象声词,那么“何”怎能注为副词“何等”?副词能修饰象声词吗?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把“何”解为“何等”也不切合语境。“隐隐何甸甸”这句诗紧承“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几句,而“何等”意为“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见《现代汉语词典》),它在诗中只会起到表现车声很响的作用,造成热烈欢快的气氛,这显然与上文描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泪别的情景不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一、“耳顺”与“从心”《论语·为政》(以下凡只注篇名的,都出自《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常都是如此的标点法。其中“耳顺”一词,经学家如郑玄,注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论语注疏》,但前已言“四十而不惑”,既云不惑,必已深明事理,明辨是非,,何  相似文献   

20.
1、“孝文王、庄襄王”的注释称“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208页),不知采何说?据王伯祥选注的《史记选》(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三年版)说“孝文王名柱,昭襄王子,在位一年(公元前250)(85页)”,《现代汉语词典》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亦载孝文王在位一年,公元前250(辛亥年)。我认为当采是说,明确注为“孝文王在位一年(公元前250)”,也足以说明其“享国之日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