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纯燕,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主持人,她所塑造的“金龟子”形象深受全国小朋友们的喜爱。在荧屏上,她总是那么活泼可爱,像个无忧无虑的大孩子。而在生活中,做了母亲的刘纯燕也同样是一副永远长不大的样子。刘纯燕说:“因为女儿给了我一颗永远率真的童心。”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目光     
要不然怎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一团温馨呢? 母亲的目光饱含深情啊! 此刻,母亲在故乡三月的阳光下打坐,和风点点滴滴,清洗着她瘦削而慈祥的面庞。老槐树上,鸟儿脆脆的婉鸣在叶面上滚动。这个时候,母亲的思想可以随鸟儿的翅膀走得很远很远,自由自在,什么都可以去想,什么也都可以不去想,但她的儿子们在她的心目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她理想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春节短暂的团聚后,我们又匆匆忙忙地南下北上,东奔西走。4个儿子把母亲的心扯了又扯,母亲总是等车开得很远才擦拭一下眼泪,让目光更远地追逐着我们……几行远行…  相似文献   

3.
祁放是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年轻女诗人。她热爱祖国、家乡、母亲,在日本写下了许多中国诗歌、散文。她虽已到不惑之年,但童心犹存,正是“永远的女孩”。《永远的女孩》是其留日期间写的诗歌、散文结集,也是其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4.
祁放是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年轻女诗人,好热爱祖国、家乡、母亲,在日本写下了许多中国诗歌、散。她虽已到不惑之年,但童心犹存,正是“永远的女孩”。《永远的女孩》是其留日期间写的诗歌、散结集,也是其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5.
她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可是,就在她3岁时,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她跟别的孩子不大一样,不仅说话含糊不清,听力似乎也有问题。爸爸妈妈带着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她息有重度神经性耳聋。重度神经性耳聋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意味着她将永远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面对无情的现实,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她,而是决心尽力挽救她,让她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  相似文献   

6.
等待那条船     
童心让我永远长不大 ,二十几岁的人仍愿意相信童话。很小的时候 ,听过的那个关于红帆船的故事就一直清晰地印在心底。很久以前 ,一个住在海边的女孩在苦难的生活里挣扎 ,她的妈妈临死前鼓励她 :一定坚强地活下去。并留给她一盏灯。告诉她 ,每个晚上都要点燃这盏灯 ,那么终有一天会有个王子驾着红色的帆船来接她。在以后艰苦的岁月里 ,她牢记母亲的嘱咐 ,每天夜里 ,都要点燃那盏希望之灯 ,在漆黑的暗夜里 ,守候着那个美丽的奇迹的出现。终于 ,王子来了 ,真的驾着一艘红帆船……每当想起这个童话 ,我心里就会莫名地感动 ,为那个女孩终于等来了…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在一个情感专家的微博里我看到一则答疑帖。一个25岁的年轻女孩说:自己要放弃一线城市中发展前景很好的工作,回家陪伴和照顾含辛茹苦把她养大的单身母亲,因为母亲老了,感觉一个人很孤单,她不能自私到只顾自己不管妈妈。专家问她:那你的母亲年纪多大?女孩回答:45岁。最后专家给出的答案让我很认同也很感慨,她说:你的母亲哪怕重新找个男人恋爱,或者去学一样自己喜欢的技能,都好过这么年轻就成为孩子的负担,拖住孩子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英语沙龙》2015,(4):4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的著名中篇,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由于父亲早逝,女孩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小市民般的穷酸生活。随着时光的沉逝,女孩开始厌弃她与母亲的现实生存状态。女孩十三岁时,邻家搬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对于一个生活天地非常狭小的女孩来说,在另一个大世界里颇有名气、英俊潇洒的作家是一个奇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多体验生活,这使得女儿5岁时就能离开父母一个人在省体工大队体操队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7岁时就学会了烧饭、煮蛋等家务事。而这一切又缘于一次女儿找爸爸带给我的启示。那时女儿才4岁,还在市体校训练。一天,我因有事,就通知她爸爸去接女儿。但到了6点半我心里一直不踏实(她爸爸是“工作狂”),还是自己去了。一到那,孩子正  相似文献   

10.
晨非 《生活教育》2008,(2):24-24
在母亲眼里,儿女是永远也长不大的,所以母亲总是慈爱地说:"孩子,我们回家。"而在儿女的眼中,家就是母亲,母亲总能给我们一个温暖如春的家——  相似文献   

11.
分析对象 四年级学生某某,女,10周岁 个案研究背景 1.家庭情况。该女孩是两岁时在孤儿院里抱养的孩子。领养期间,养父母经常虐待她,四岁时养父母曾几次将孩子送回孤儿院,孤儿院觉得难管又将其送回。最后,养父母的母亲看着孩子可怜将其留下抚养,一直到现在,孩子都跟随着六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翠婷 《山东教育》2001,(1):119-120
我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年,所教的班级里有个叫红的女孩,12岁,却比一般孩子瘦弱单薄,眼神总是怯怯的,整天躲在角落里,愁眉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由心里一紧。红就像一朵开在雨季的花,没有阳光的照临,冷冷的孤寂使人无限忧伤。不久,我听到了关于红的故事。6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母亲过活,而母亲所在的工厂又长年放假,生活没有着落,她很快成了母亲的出气筒。小小的红一下子便失去了她熟悉并热爱着的天空,那个用爱筑成的天空曾因她的降临而甜蜜地颤抖,曾因她的歌唱而充满了祥和。  相似文献   

13.
流血的心     
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力求上进的好学生;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在同学们眼中……  相似文献   

14.
泰勒·史薇芙特晚上睡觉时总要点着一盏夜灯。她在《爱的告白》这张专辑中的一首名为《永远长不大》的歌中承认了这个事实。尽管这种坦承在新专辑中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却可能揭示了她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永远长不大》是对布拉德·佩斯利的《给自己的信》的回应,后者曾雄踞2007年乡村音乐排行榜的榜首。  相似文献   

15.
<正>读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两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位母亲,她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她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点事,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孩子的衣食起居,母亲全部包办。第二位母亲,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就开始教孩子洗衣服,教孩子整理房间,教孩子烧菜做饭,教孩子处事方法,教孩子自强自立。不久,两位母亲都永远地走了,两个孩子的情况也是截然不同。第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就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女儿张茗,今年不满16岁,年初,她的诗文集《阳光女孩》出版。一时间,张茗成了一个不小的新闻人物。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向我探询:是什么样的教育使得张茗这样淡泊、从容,健康成长?作为母亲.你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孩子.妈妈是你永远的读者记得孩子7岁时,上寄宿制学校,当时,学校要求不让带玩具,我就给她带了一面小镜子。那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镜子就成了她寂寞时的伙伴,为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为付女儿学费,父亲卖房无家可归》的文章。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有个姓李的女孩,1999年考上了大学,但3万元的学费让她发愁。李某的父母于10年前离婚,当时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下岗多年,靠着打零工供养女儿读到高中。父亲离婚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已有了多个孩子。李某找父亲讨要学费,父亲由于生活艰难,也无力承担女儿高额的学费,就劝她放弃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并给了她2300元钱,好让她学门手艺。学费没有拿到,李某便把父亲告上了法庭,法院…  相似文献   

18.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直到90岁高龄,才到石家庄我二姐家度过了她最后的四年。母亲是我在世界上最亲的人,每当想起她,一种温馨、留恋和孤独交织在一起的奇怪感情,就笼罩在心头。  相似文献   

19.
一所重点小学的女孩,她的父母离异,自己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她今年才12岁,然而她的行为却令人震惊:她经常以买东西为名,想方设法骗奶奶的钱;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谎说父亲是大官,母亲在美国,穿“名牌”,去发廊,一次过生日就花掉200元;她追求异性,常和高中的学生结伴游逛,上网吧,打游戏机,还经常借故逃学。她甚至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我长大也让父亲养着,我才不去上班呢,上班实在太累了。如果父亲不给我钱,我就去歌厅当‘三陪’,看丢脸的是谁!”年仅12岁的女孩有如此言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深思。孩子…  相似文献   

20.
男生的秘密     
文诺  郝彩兰 《小学生》2005,(5):24-25
生活啊,我的 《说给妈妈的知心话》妈妈是孩子心中永远的依靠,母亲节,让孩子说出他们对母亲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