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教育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认识上,因此,秘鲁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秘鲁,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当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幼儿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刚过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  相似文献   

3.
法国的儿童教育着重点放在儿童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儿童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很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5.
秘鲁把幼儿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对孩子的感性认识上,由此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在秘鲁,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总是先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成人一样,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完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后,父母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即使父母这时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从而认真吸取教训。孩子和父母的互相依赖关系就是由此建立起来的。秘鲁家长很善于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主动去做。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而是把孩子当一个完整的人来尊重。秘鲁的父母认为,让孩…  相似文献   

6.
父母抚养教育孩子是一个大工程。有些父母做了很多,精力没少付出,却发现效果并不好。希望有所改变的父母,不妨先停下来,静下心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一下梳理,思路清晰了,教育孩子也就有了章法。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对孩子的爱,许多父母会马上想到:花钱先给孩子花,好吃的先给孩子吃,好衣服先给孩子穿,不让孩子风吹雨淋吃苦受累,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在澳大利亚,无论家庭穷富,十二三岁读小学的孩子每周都要打一二天工.挣自己的零花钱。他们说,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下深深的烙印,金钱物质不应该是父母给的,而是靠自己辛勤劳动挣来的。一天晚上我陪儿子去送牛奶,每到一家门前牛奶车刚停下,雇佣的澳大利亚小男孩就手提牛奶瓶,百米赛跑般地给住户送牛奶。那天晚  相似文献   

8.
秘鲁把幼儿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对孩子的感性认识上,由此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在秘鲁,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总是先问孩了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成人一样,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完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后,父  相似文献   

9.
汤萸 《早期教育》2007,(6):8-28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幼儿任性形成的原因。其一,是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为孩子的任性提供了客观外部环境。有的父母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对孩子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要求。有的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大多是给孩子的祖辈照看,这种隔代的爱更加深厚,使得孩子容易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其二,  相似文献   

10.
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在教育孩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是血缘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相待,尊重人格,而称呼则是包含其中的一种表示形式。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反映着父母的观念、道德和修养,影响着父母的形象。所以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称呼要讲究艺术。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激励孩子的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沟通亲子感情,融洽亲子关系,进而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日前,笔者就父母对孩子的称呼问题,在某中学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请听孩子们的心声:初二的刘炳辉同学说:“小上学的…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4,(3):20-20
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种方式。它提醒父母适时地要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再解决问题。@父母必渎杂志携手@春天亲子特邀@杨谨Jane分享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商去。  相似文献   

12.
静宁 《师道》2002,(9):15
父母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譬如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就骂:“你真笨哦!猪脑袋!”控制不住自己的父母,还会以对孩子的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自  相似文献   

13.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小学生学会拼音,阅读就应该跟上了。目前,各大小书店里注音版的图书举不胜举,如果父母或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能领着孩子勤逛书店,并从中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看,且孩子喜欢看的少儿注音图书,借此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那对孩子来说,是多好的事啊!但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甚至老师根本认识不到课外阅读对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生影响的第一因素就是家庭。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部分能够在童年生活中找到线索。以下三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家庭环境要尽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是,父母有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也有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16.
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玩手机和打游戏都深恶痛绝。我们觉得,凡是游戏,都不属于学习,凡是不属于学习的东西,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害的。真是这样吗?每一代人,都有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有一些对上一代人行之有效的经验,可能到了下一代就会失效。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以至于你很难讲到底是孩子应该向父母学习,还是父母应该向孩子学习。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可能是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7.
1.恶劣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和带着怒气处理问题的现象,因为孩子不听话打骂孩子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怒气就难以抑制,自然都发作在孩子身上,而很少体会孩子的感觉。打骂对孩子的伤害不只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尤其在学习上的坏习惯,一旦被父母发现且"屡教不改"的话,父母就不能容忍,常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19.
自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对孩子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朝木夕相处,教孩子爬,走、说、吃等生理需求。巴金先生说——“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要伴随孩子几乎一辈子。所以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对孩子提要求,夫妻应保持一致,防止孩子“钻空子”。●要对孩子采取某项奖惩措施,事先,夫妻双方应先商量。有分歧尽量私下解决,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或争吵。即使对配偶的做法不满,也要向孩子解释母亲或父亲是有一定道理的,切忌当众相互指责。●不要背着配偶擅自放宽要求,不要私下向孩子抱怨配偶的不是。●教育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之大忌,除了父母教育孩子要一致外,孩子的祖辈及其他家庭成员也要一致。●当其他家庭成员放宽对孩子的要求时,父母应以恰当的方式予以阻止;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时,父母要及时与其他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