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位父亲讲起他当初教育儿子的方法就后悔不已。儿子小时候,别人问他孩子怎么样,他当着儿子的面说“:不行,没用。”其实儿子学习很努力,在班上总能进入前十名,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但他从来就没有在同事和亲朋好友面前称赞过儿子,相反,他总是拣儿子的不足讲,说他“调皮”“、笨”“、不够理想”。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同事们前来祝贺,他又说儿子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有一次,这位父亲听见同事在背后议论他儿子,说他从小到大“就没有用”“、读大学是赖人吃好饼”“、成不了大气候”。他再回头看看儿子,发现他双肩微缩,两眼茫然,果真有点“窝囊”…  相似文献   

2.
当妈的福气     
这天,又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她真福气,儿子从来不要管。”“她呀,儿子两岁半就硬性全托了,哪个有她想得开。”见我走来,更是调侃有加:懒人有懒福,这个儿子多争气,又是区级三好学生,又是班上成绩第一名。同事们没说错,在儿子身上,我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牵肠挂肚,更谈不上像月亮那样围着“小太阳”转。还是在儿子  相似文献   

3.
在和同事闲谈中,同事问我:“你儿子现在在学什么?”我淡淡地说:“学什么?去年暑假给儿子报名学画,可他撅了个小嘴一个夏天没见一张像样的画,倒是让他觉得成了负担!我们父母没有艺术细胞,算了。”另一同事插话道:“你儿子读书写字  相似文献   

4.
小儿初长成     
害羞一天,我的同事刘老师来我家玩,儿子刚洗完澡,只穿了一件大背心在客厅里乱跑。我和刘老师坐下的空儿,儿子不见了。一会儿,儿子又出现在客厅里,却已经套上了一条裤头。我不禁暗笑:儿子知道害羞了。事后,我问:“你怎么想起穿裤头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人家不笑话吗?”我又问:“裤头挂在阳台上,你怎么够下来的?”儿子说:“我用金箍棒(玩具)一打,它就掉下来了,我正好接着。”小儿真是长大了呢。观察一天早上,我骑车带着儿子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着,儿子忽然问:“妈妈,是路上的车多呀,还是边上的商店多呀?”看着…  相似文献   

5.
一个周未,随同事去他乡下的老家玩。同事的母亲个头不高,人收拾得清清爽爽。老人有两个儿子,同事是老大,曾是全县的高考状元。还有个弟弟,留在了农村种地。我问老母亲:“两个儿子,你觉得哪个好?”  相似文献   

6.
我的同事家有个活泼的小男孩,今年六岁多,上一年级了.一天下午,小男孩满头大汗地闯进办公室. “妈妈,今天下午班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冲我的同事大声喊道. “你怎么一脸的汗?告诉你多少遍了,不要跑,不要跑,磕到了怎么办?着凉了怎么办?以后可不要再跑了.”妈妈开始数落起来. “儿子,你下午有没有喝水?快喝口水吧.”妈妈又关切地说.然后,给小男孩端上满满的一杯温开水.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小文妈妈请同事和她们的孩子一起到家里做客。孩子们都是五六岁,年纪相仿,所以一下子就打成一片。小文妈妈和同事也就玩自己的去了。正在玩到兴头上,小文妈妈不经意瞅见了儿子小文在和同事的一位女儿接吻。小文妈妈又尴尬又生气,可又不好在同事面前表露出来,只好忍着。小文妈妈玩的兴致也没了,还提心吊胆的,害怕儿子再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同事走后,小文妈妈质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儿子小文眨眨大眼睛说:“电视上的都是这样演的呀!我们家里放着的瓷娃娃不是也在亲吻吗?”儿子一袭天真的话语弄得她语塞。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  相似文献   

8.
“芸芸,考了几分?”同事的女儿芸芸本学期从外校转来读二年级,聪明活泼,嘴很甜,真是人见人爱,我们都喜欢与她聊天。  相似文献   

9.
刘锴 《家长》2009,(4):15-15
儿子还没出生时,单位同事和亲友们就抱来了《育儿手册》等图书,不厌其烦地教我们一些“育儿真经”。为人父母后,我们自然对前人成功的育儿经验十分看重,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育儿见解:对儿子进行“宽松教育”,让他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地成长。儿子的童年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度过的:玩具店里,只要花费不超标,儿子可以自主决定买哪个玩具;动物园里,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确定观赏路线……我和老公只是跟在儿子身后的两个“随从”。  相似文献   

10.
上班和同事闲聊时,突然想起儿子前一天放学时给我布置的“任务”,让我写一篇《教子心得》。当时我还跟儿子开玩笑说:“我的儿子学习棒,兴趣、爱好广泛,老爸心得多得很,没问题。”可是,真的要提笔,还有点发愁。因为儿子跟我的同事们都很熟,所以就让同事们帮我出一招。  相似文献   

11.
教子一得     
儿子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很多同事见到我都会说:“你家儿子可真优秀。”“故事讲得好,被老师封为故事大王了。”“作业书写在班里是数得上的。”“聪明,爱动脑筋。”  相似文献   

12.
带女儿回老家,正好和带着儿子去玩的一位同事坐一趟车。 女儿虽才5岁,个子却嗖嗖蹿过了一米二,检票的时候,女儿拿着自己的半价车票,自豪地递给检票员。检票员见了,笑着拍拍女儿的肩:“小家伙,真可爱。”我们过了检票口,却发现同事和她的儿子被拦住了,原来,同事的儿子刚刚一米二,同事想侥幸混过去,没给儿子买票,但检票员坚持一定要买票,无奈,同事只得去补了一张票。  相似文献   

13.
“李老师,我的儿子总是写不好点画,我怎么办呢?”前几天,—个同事这样问我。她的七岁儿子在校外—个书法培训点练习书法。同事告诉我,她儿子振振有词地说:“老师就是这么写的!”孩子的话和孩子的书写令她颇为烦恼,她知道老师的水平是高的,但是老师示范得比较快,比较潇洒,她觉得儿子只是学到了老师的快和潇洒,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笔法。  相似文献   

14.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儿子的爱心     
我的儿子陈臻如今5岁半了,他聪明,活泼,还有一颗对他人的爱心。这晚,在儿子睡前,我们母子进行了一段动人的对话。儿子问:“妈妈,乞丐到底要不要睡觉?”我说:“乞丐不用睡觉。”儿子说:“不是的,乞丐也是人,也会睡觉的,不过是在脏地方睡觉。”儿子又问:“妈妈,乞丐吃不吃饭?”我说:“不吃,没饭吃。”儿子说:“妈妈,以后见到乞丐把他们带回家,帮他们洗干净手脚,换干净衣  相似文献   

16.
儿子没有入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7.
和我一样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同事,眼尖的对我说:“你家的孩子出来啦!” 我忙迎上去。 “怎么还带一把钥匙?”同事拨拉着儿子脖颈间的钥匙。 “嗨!”我笑笑,摇头。 午饭后,儿子就吵着要上学去。正好出差路过河南回家来的弟弟奇怪地问:“小易,你这么早要去学校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近日,到同事陶家小坐,其三岁的儿子很好玩,我刚换上拖鞋,他便跑到门口,穿上我的皮鞋,“踢里趿拉”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显得很兴奋,很快活。偌大的房间,“踢里趿拉”声显得格外清晰。同事沏茶出来,大声呵斥——一是担心“踢里趿拉”声影响我们的交流.二是怕宝贝儿子摔倒。可是儿子不惧,继续他的嬉戏。同事只好笑着解释:“这孩子,就好穿大人的鞋。”  相似文献   

19.
儿子今年五岁,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对于感兴趣的事,往往很专注,一点也不在乎旁边有什么人或者别人在忙些什么。一天晚饭后,在我与一位同事闲聊的两个多小时里,儿子居然在一旁一声不响地用我的钢笔在我的3张16开方格稿纸上,认认真真整整齐齐逐行逐个方格地写满了只有他才认识的“符号”。我高兴地对妻子说:“这是儿子的一大优点!”然而,过了不久,儿子的“优点”却让我大伤脑筋起来。因为,在儿子专注地做什么或玩耍结束之后,给整个房间留下的是一片狼籍。有时在学校忙碌了一整天,满身疲惫地回到家,真想躺一躺休息一会儿。可一进…  相似文献   

20.
我同事的儿子今年4岁了,活泼好动,顽皮可爱,我们都叫他"可乐"。可最近同事正为"可乐"的行为而苦恼:一天可乐从幼儿园回来后,一个人在卧室床沿边上玩玩具,他妈妈在阳台上边收拾衣服,边远远地从门缝里照看着可乐。突然她看到可乐将玩具从床上扔到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