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里兴起了风铃热。有好些男生在女生的剪剪折折中有了风铃。听着那叮铃铃的音乐,林羡慕死了。他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平时只和笔、稿纸打交道。所以,他喜欢风铃的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有时,听见风铃声响,埋头“爬格子”的他会条件反射般抬起头来,循着那声音的出处,看着那风铃入神。“要是我有一个风铃该多幸福啊!”他在心里反复地念着。有时,他盯着女生剪剪折折的手出神。他想自己做一个。看得久了,别人忍不住回瞟他一眼,他吃惊地赶快把目光收回。幸好人们见惯了他这样的目光,要不给人误会还以为他别有用心呢!于是,自…  相似文献   

2.
晃动的风铃是生命灵动的爱,我默默聆听着风铃叮咚的声响,用心魂牵绕这快乐的铃声——我美丽的梦,流淌着一首首岁月的歌!——岁月风铃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卡通人物呢?我可是很喜欢呀!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就是哆啦A梦。每天晚上八点钟,我都要坐到电视机前看动漫(màn)世界的动画片——《哆啦A梦》。哆啦A梦有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好多宝贝,有神奇的蜡(là)笔,有充满魔力的喷(pēn)雾,还有世界美食车……每次,它都是用这些宝贝帮助忠(zhōn)厚(hòu)老实、常被胖虎欺负的康夫。有一次,康夫被他的同学——野蛮(mán)的胖虎和诡(uǐ)计多端的小强讥(jī)笑,说他画的画不好看,康夫生气地回小朋友们,你经常为写作文而伤透脑筋吗?如果你能掌握好写作文的“五大招式”,那…  相似文献   

4.
南朝钟峰《诗品》关于江滩梦笔的述议,是中国写作史上的难解之谜。江淹梦境表达的是主体对灾祸恐惧、对生命忧患的深层意识;他写梦的真实动机,是为了避祸优生,从而决定此后“少写作”,甚至“不写作”。他将“梦”写入《前后集》有多重用意:既是对自己前段写作的“总结”,又是对此后写作的“预告”,更是他从此封笔即停止写作的“宣言”。这才能合理地解释江淹梦笔后、为何立即“为诗不成”或“为诗不美”了。在封建专制主义“亏名”、“亏形”双重压迫、威胁下,江淹不得不选择了“封笔”这一颇有“自我埋没”意味(实为自我保护)的悲喜剧结局。这喜剧是生命和生理上的,这悲剧则是文化和写作史上的。今后出版者要收录有关江淹的成语,建议不妨以有美学价值和深层次意蕴的史实——“江淹梦笔”,来取代“江淹才尽”。”  相似文献   

5.
风铃     
观察与记录“娃娃家”门口挂着一串白色的贝壳风铃。受到外力作用,风铃就会晃动起来,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一天早上,托班有几个孩子对风铃发生了兴趣。首先是甜甜,她踮起小脚,举起手臂,使劲一跳,手指刚好拍到风铃,风铃随着她的拍击而“哗啦哗啦”来回摆动(图一)。成成也学着甜甜的样子去拍风铃,可是他个子没有甜甜高,怎么也够不着风铃。可能甜甜意识到成成拍不着风铃是因为手臂伸得不够长,就想帮成成把手臂拉长一些。于是,她对成成说:“我教你。”便用双手握着成成的右手腕使劲往上拔。虽然甜甜很用力,但是她的帮助并不能真的使成成的手…  相似文献   

6.
郧阳的大山灵秀有钟,竹溪的秀水造化天作。就在郧阳竹溪的青山秀水中,走出过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有一个与故乡故土魂绕梦牵的名字——野莽。这位走出大山前已崭露头角的“山里娃”,经过武汉大学作家班的淘炼,又北上京城操笔文坛成为专业作家。这几年新作迭出,声誉雀起,已成为咱深山里飞出去的金凤凰。野莽的作品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既有山野的厚重与质朴,又有林莽的浩翰与神奇。咱郧阳人读他的作品会有一种同“根”的亲切与认同感。他的长篇小说《世上只有我背时》所蕴含的讽喻警世之意,体现了他创作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七彩风铃     
亲爱的读者:你好!“七彩风铃”是个新栏目,希望你能喜欢她,支持她。无论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亲情、友情的讴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未来日子的憧憬;抑或是对大地河山的赞美,对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吟诵,都是“七彩风铃”所需要的内容。还犹豫什么呢?亲爱的读者,快拿起笔来,参加到投稿的行列中来吧!请记住投稿的具体要求:①字数规定在150 ̄200字之间;②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清晰;③来稿请寄: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七彩风铃”林俊老师收;邮编:330046  相似文献   

8.
大森林里有座风铃屋,里面挂着各种各样的风铃,有的是用风铃草串成的,有的是用荠菜籽做的,还有的是用钟乳石做的。一串串的风铃挂在风铃屋里,微风吹过,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好像永远在弹奏着一支支美妙的乐曲。风铃屋里的主人是一只浑身雪白的长毛兔子,他长得很可爱...  相似文献   

9.
母爱是泉水     
亲爱的读者:你好!“七彩风铃”是个新栏目,希望你能喜欢她,支持她。无论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亲情、友情的讴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未来日子的憧憬;抑或是对大地河山的赞美,对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吟诵,都是“七彩风铃”所需要的内容。还犹豫什么呢?亲爱的朋友,快拿起笔来,参加到投稿的行列中来吧!请记住投稿的具体要求:①字数规定在150 ̄200字之间;②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清晰;③来稿请寄: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七彩风铃”林俊老师收;邮编:330046。  相似文献   

10.
教材 五彩风铃 小熊过生日,外婆从城里给他捎来一串美丽的五彩风铃。有风吹来,铃儿就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好听极了。 早晨,小熊举着挂有五彩风铃的柳条,一路哼着歌去养蜂场干活。路过好朋友小松鼠的家,只见小松鼠趴在窗口喊:“多漂亮的五彩风铃呀!小熊,我替你去干活,你把风铃送给我玩好吗?”小熊真有点舍不得,可是他想起那天小松  相似文献   

11.
吃苦瓜     
升格前的作文成败之笔都是“外公”。败笔是“外公叹了口气”及其所“说”——文章走上了“打通思想”的套路;略有意思之笔是“将外公给我的一捧苦瓜籽种到家门前”!  相似文献   

12.
一天早晨,我正在教室里擦桌椅,阳阳小朋友一进门,就对我大声说:“老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看他兴奋的样子,我也很感兴趣地拉着他的小手坐下来,鼓励他把梦完整地讲给我听听。可是,孩子毕竟年龄小,梦中的情景一时很难表达清楚。看到他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样子,我笑着问他:“你能把你的梦画下来吗?”“能!”阳阳满怀信心地拿起笔来开始画梦。10分钟以后,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小说?有人认为:“内容上必要有悲欢离合,结构上必须要有葛藤,极点与收场,才得谓之小说.”沈从文则把小说看成“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因为既然是人事,就容许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一是梦的现象.”他特别强调人事和梦要相混合起来,他觉得只有把“梦”成分写进去,小说才能成为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14.
怀念长头发     
变格前作文以头发之“轻”承载亲情之重,很有特点。全文用“头发”组织材料,跌宕起伏。“忽然看见一个‘男人’在照镜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彩之笔!变格后作文为凸显变格后的主旨,其变格的方法还有:①变换“要钱”的背景。变格前是“我要买词典”,变格后是“任课老师要我买复习资料。②变换“我”对妈妈剪去长发的“感受”。变格前“我欣慰”,变格后“我心渗血”。③改变了标题。“头发伤痕”,无理而妙,发人深省。④卒章“豹尾”,入木三分。“下星期,交15块钱”一笔,将变格后作文的主旨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爸爸有一张胖胖的大圆脸,一个圆滚滚的大肚皮,看起来就像“蓝胖子”——哆啦A梦。他做过很多不靠谱pǔ的事,也像哆啦A梦一样。这不,今天他又不靠谱了,把我的“虎妈”气得火冒三丈。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跟妈妈一起去上班。妈妈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南京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然而他迷上了文学。下岗的母亲没钱,只得到旧书摊上“淘”书读给他听,读着读着,孩子有了自己的文学感觉,开始写诗。他有三个心愿:看海,见见自己资助的失学儿童,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前两个已实现.如今他正为了实现第三个梦,每天拿着盲人字板和笔,一针一针地扎着他的诗……  相似文献   

17.
风与风铃     
我书房的窗前挂着一串风铃,每当风儿吹过时,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丁零”声,让人听了心旷神怡。一个周末的晚上,微风轻轻地吹着,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在我的写字台上。我静静地躺在窗前的睡椅上,眯缝着眼睛,回味着刚刚看过的一篇安徒生童话,想着,想着,无意间听到了风铃与动物们的一段对话。一只刚采完蜜的小蜜蜂飞过窗前,风铃忙扭动身体,“丁零,丁零”地说:“蜜蜂弟弟,蜜蜂弟弟,你听,我的声音多好听呀!”小蜜蜂说:“风铃姐姐,你的声音的确很好听,但是这里边也有风爷爷的功劳呀。”风铃听了很不高兴,便把他赶走了。不一会儿,一只蝴蝶飞来了,风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位“一夜梦千回”的多梦词人。他“绮窗间,梦连环”,欲眠时,公然却客:“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想梦时,担心被吵醒:“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梦断后,遗憾不止:“不是流莺惊觉,梦中啼损红妆”。五彩缤纷的写梦词,构成了他的词的多梦特色。据统计,在他现存的词中,竟有九十首写了梦,多达百分之十四。这位词人,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辛弃疾。我们探讨辛弃疾  相似文献   

19.
呼噜乐队     
小猪睡觉时总打呼噜,害得别人无法睡觉。一天,小猪与小羊睡一间房。他想,如果能把鼾声变成美妙的音乐声就好了,小羊一定会在音乐声中进入梦乡。嗨!小猪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鼻子前挂上一串风铃,侧身睡着了。“呼噜”声变成了“铃铃铃……”的音乐声,小羊听着风铃声,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小羊,你昨晚睡得好吗?”小猪问。 “好极了,风铃声真好听。”小羊高兴地说。 小猪把这个消息告诉爱打呼噜的小熊,小熊也照  相似文献   

20.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