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宁省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4年。从命题的思想性看.7年来注重高考作文教育的“载道”作用。2004年的话题作文属于过渡。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2005年到2007年是命题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肩膀”“我能”。2008年至2010年是材料作文:“青少年过马路闯红灯、公共汽车不让座”等价值观。“诚信广告。明星代言等”诚信。再到“托尼一生的三次选择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就是出题者提供一则材料,从材料中提出一个供讨论、能记叙、能发表见解的话题.给定一个写作的范围,由考生根据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形式。例如:2003年天津的“书”.陕西的“拥有现在”,黄冈的“感受平凡”等等.这种命题方式往往不限文体,题目自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人人有话可说。可以预测,这种命题方式将会在今后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文德 《考试周刊》2012,(66):49-49
一、导——课前指导和讨论作文课前辅导,让学生参加讨论。当下,话题作文是高考热点,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首先,审题——引导学生读材料,明要求。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固然要认真阅读,而命题者在提供的材料后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等也应视作“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徐元 《学语文》2004,(4):19-20
今年的高考终于轰轰烈烈地落下了帷幕。向来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今年的作文题可谓是百花齐放,除了全国卷外,还有11个省市的单独命题。如上海的作文题(全国卷)是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辽宁是要求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做文章,浙江省是要求考生谈谈“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的话题,天津则要求以“材与非材”为话题……但细心一琢磨,眼花缭乱却终不能眼前一亮,命题虽多,方式却单一,话题作文几乎一统天下。这就免不了让人产生疑问:话题作文是否就是惟一的无可替代的题型?高考作文命题,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相似文献   

5.
辽宁高考作文要求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小草是平凡的,但它默默地绽绿吐翠,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大地才充…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是当今高考作的“流行色”。众所周知,如果抛开所有作都有的“写作要求”来看,话题作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提示性的材料、命题人对材料的阐释过渡以及话题。从理论上来说。“材料——阐释——话题”三间应该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尤其是三的内涵应该在同一层面。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因为一旦有了偏差,就会对考生产生误导。这就是话题作命题的线性原则,也是话题作拟制的严密性的体现。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模拟高考的话题作。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甚至有些高考话题作也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7.
跟随着高考三十年的风风雨雨,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四个不平凡的阶段。其中的“新材料作文”,已成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8.
从1997年算起,高考作文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走过了10年的光景。冷静地审视近10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1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实际上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三个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第一阶段——“材料作文”阶段,1999年至2003年的第二阶段——“话题作文”阶段,2004至2006年的第三阶段——“以话题作文为主”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异常鲜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文作为高考试卷的重头戏。其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地“花样翻新”。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虽然它还没有明确地提出话题作文这一概  相似文献   

10.
谢道炳 《新作文》2004,(2):26-26
话题作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却忽视了“提示语”.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所写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就会发现“话题材料”并非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中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话题”,作为考生写作构思所依赖的大致范围。2.“话题”出现之前(或之后),一般都要给出一段提示语(或材料),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和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话题作文特点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首先研究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材料”、“提示语”和“注意点”三部分组成。“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人们称之为“三自”: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命题,已由传统的“标题命题”和后来的“材料命题”,走到今天“话题命题”、“标题命题”、“材料命题”并举。话题作文(包括只给范围的其它类型的作文)之所以被广泛采纳,自有其优点:首先,这类作文给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命题人提供的话题是一个思维的触发点和引爆点,它鼓励考生由此进行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等多方面的思考,充分挖掘考生的发散思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的语文试题都有小变化,今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作文。在高考舞台上退隐多年的材料作文今年“卷土重来”,特别是全国卷。许多考生缺乏准备,应对乏术,以致考后“反应不良”,情绪低落。这是因为部分学校教师忽略了材料作文的训练。既然已经“卷土重来”,材料作文便不会“轻易”退出高考舞台。因此,认真应对乃明智之举。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明显不同在于——在材料作文中,命题者没有提供给考生一个明确的话题。考生必须在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中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提炼、概括出一个明确的主旨,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话题作文的写…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和体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中的“一”。从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导向看,话题作文是主要形式。中考话题型作文的特点,首先是内容宽泛。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只规定了一个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 ,却忽视了“提示语” ,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 ,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 ,所写文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 ,话题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自由 ,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但也并非学生想像中的“自由”。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正在逐步完善 ,“作文题结合阅读题”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亮点。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时 ,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试题一反常态.丢掉一直叫好的话题作文命题方式.而回归到全命题作文.让广大考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这样嘀咕着。在当晚的电视节目里.我们又看到许多考生美滋滋地告诉记者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觉得今年高考作文挺好写。”真的好写吗?冷静地思索一番,你会看出这道试题平凡中的不平凡,它是有难度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高考上海卷、福建卷和湖北卷的作文题。试题中没有直接出现明确的话题,但是命题者提供的不再是一段单纯的材料,而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引言”材料,考生只要读懂“引言”材料,就不  相似文献   

20.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